心理咨詢
● 正月綜合征的心理調適
趨樂避苦,是人天然帶有的心理特征。追求快樂,也是很多人活著的主要動力。對于中國人來說,“過大年”就是一個全民性的最快樂的節(jié)日。大家又一起走過了一年,即將開始新的一歲,這本身就是個值得慶賀的事情。人們走親訪友,互相祝賀,歡樂的氣氛隨空氣彌漫。狂歡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制”似乎成了一個非常不合時宜的詞匯。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解釋“狂歡”呢?狂歡是一次釋放,也是一種補償。而如果平時的壓抑越大,釋放時補償心理也會同比例增強。這或許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人在過年期間會寧可損傷身體也要無止境地去享樂了。但是,當狂歡的時光匆匆流過,可能才會突然間發(fā)現,你所追求的補償其實也同時帶來了不小的損耗。
當生活的腳步回復常態(tài),你會發(fā)現一切都沒改變??仗摳锌赡軙藱C侵入,隨之而來的還會有孤寂、落寞,可能也有人際交往中的計較與緊張。一旦反差過于強烈,焦慮或憂郁的心理就會產生,而此時,再想用狂歡去驅散不快的嘗試已不可能。
這個時候,與其去試圖與不快的心理對抗,倒不如拿出些勇氣來正視這些不快的情緒,好好地品味它,安撫它。因為這些情緒無論多么糟糕,它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用快樂去抵御不快是逃避與壓抑自己的一部分,只有當你用完整的自己去擁抱這不快的部分,不快才會真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