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是純粹西方文化的產物,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但在2008年將在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不西方化、象征遠東文化中心的中國舉辦,具有破天荒的歷史意義?!边@是美國密蘇里大學人類學系主任蘇珊?布朗奈爾教授發(fā)表在《華盛頓觀察》周刊上的一段話。當奧林匹克盛會步入公元2008年,對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東方國度而言,再沒有比在這個平臺上向世界展現自己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更適宜的了。中國人也將這一點做到了極致,縱觀北京奧運會,小到會徽的設計,大到開幕式的導演,都彰顯著中國文化的特色。
開閉幕式的焰火總設計師由我國當代藝術家蔡國強擔任,火藥是他藝術創(chuàng)作的核心材料,這種難以控制的材料對他而言不算什么。開幕式上,由焰火組成的大腳印在天空中沿著北京的中軸線,一步步走向鳥巢,成為一大亮點。這不僅僅是一個焰火表演,這是蔡國強的一件作品《歷史足跡: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作的焰火計劃》。隨后,在他的家鄉(xiāng)泉州,這件轉瞬即逝的作品通過蔡國強慣用的手法——爆繪,在長33米,寬4米的長卷中再現,整個爆繪過程僅6秒鐘,但準備過程卻非常復雜。蔡國強只能憑經驗在紙上撒上火藥,蓋上蠟紙和紙皮,壓上磚頭,這其實可以看做是其“繪畫”的過程,透過這一步,蔡國強必須設想出點燃火藥后,紙面上應該留下的痕跡,這一過程既在掌握之中,又充滿了不確定性。該作名為《為歷史足跡作的草圖》,畫面上中軸線和天上的29 個腳印貫穿北京全城南北。
整個開幕式可以說高潮迭起,日晷、缶、《千里江山圖》、四大發(fā)明、文房四寶、古琴、卷軸、書法、山水畫、陶器、青銅器、瓷器、論語、竹簡、京劇、昆曲,哪個單拎出來都值得細細品讀。作為開幕式的總導演,張藝謀表示,外國客人來到中國就是想感受中國的特色,所以中國文化是我們主要表現內容。
開幕式這場“表演”無疑是成功的,豐富多元的文化很好的融合到了國家體育場這個大舞臺上,并不顯得生硬。開幕式也得到了各國媒體及友人的盛贊:英國《衛(wèi)報》的記者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此評價,“這(開幕式)比《獅子王》還要精彩!”;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首席執(zhí)行官保羅?戴頓表示“太壯觀了,說實話我有點兒發(fā)抖,因為這對后來者來說,標準一下拔得很高?!保患幽么蟠黻犉焓址犊宋值钦f,“簡直太驚奇了,我可以用我所知道的贊美之詞來形容,這是我一生最精彩的經歷。”;路透社資深攝影編輯霍肖恩加上彩排一共看了3遍開幕式,“今天的開幕式上關于中國悠久歷史的設計真的很多,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彼煌5陌磩又扉T,要與他的讀者一起分享中國的偉大;在開幕式現場一位德國記者興奮的說,“節(jié)目簡直太精彩了。我今天不寫稿子了,明天再寫,今晚只看表演?!边@樣的開幕式就連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看了都覺得非常震撼。
在如此速度地一覽中國五千年文化之前,其他各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似乎有些淺顯,奧運開賽之前各國的北京奧運宣傳短片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這一點,自說自話著他們眼中的中國。
英國版:中國=西游記
英國BBC推出的宣傳片名為《孫悟空鳥巢取真經》,短片套用了《西游記》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觀音菩薩和唐僧的三個徒弟,只不過這次是東游。三人奉觀音之命前去鳥巢取經,途中憑借鉛球、跨欄、撐竿跳、單杠、游泳等體育特長以及中國功斬妖除魔,到達鳥巢點燃圣火。整個短片的畫面及音樂都是中式的,就連觀音的唱詞都是用的中文。滿嘴尖牙的孫悟空、續(xù)了小胡子的豬八戒、尖頭綠臉的沙僧,頗有喜感的人物形象卻打破中式審美,這個最早發(fā)布的國際版宣傳片也是網絡上最受爭議的一個。
法國版:中國=友善樸實的老爺爺
法國的奧運宣傳片拍的唯美浪漫,整個畫面猶如倡導環(huán)境保護的公益宣傳片。若不是片尾的字幕和圖表,或許沒人能夠看出這是北京奧運宣傳片。
法國著名運動員,奧運游泳冠軍洛朗?馬納多一路從法國游到了中國,沿途風光優(yōu)美,最終在中國江南某小鎮(zhèn)上岸,此時,法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出現在畫面中,一位樸實的推著自行車中國老爺爺友善的說了句,“游泳池在那邊。”
美國版:中國=標志建筑+李連杰+楊紫瓊
雖然美國人的文化底蘊不深,但是他們卻一直在強勢的輸出他們的文化。美國版的北京奧運宣傳片的片頭拍的猶如Discovery的大片,畫面中故宮、天安門、長城等標志性建筑物一一呈現,配以深沉的旁白,仿佛這一期發(fā)現將帶我們走進北京。隨后片段性的畫面來回切換,一會兒是奧運賽場,一會兒是李連杰、楊紫瓊參演的《木乃伊3:龍帝之墓》的畫面,實在是看不出這是一個奧運宣傳片?;蛟S這些就是美國人眼中的片段式中國。
馬來西亞版:中國=鳥巢+焰火
馬來西亞的奧運宣傳片由當地Stadium Astro體育頻道制作,整個片子極具科幻色彩,幾個變形機器人擁有出色的柔韌性,在空間中演繹著各種體育項目,無論是籃球還是體操都能勝任,在片尾所有的機器人都變身化身為鳥巢上空的焰火,北京奧運的會徽出現在畫面中央。該片乍一看猶如美國大片,中國元素的應用僅僅是最后畫面的閃現。
這些短片大都一兩分鐘,想要融入中國文化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況且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或許也沒有那么深刻,縱觀不同的版本,英國版可以說是最中國的了。在奧運開幕之后,全世界對中國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也深深的被中國文化所震撼。只是文化越厚重,就越突顯文化保護和繼承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