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麟
(作者系福建師范大學協(xié)和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記得曾聽過一場 “態(tài)度是否決定一切”的辯論,論辯雙方旁征博引,口若懸河,唇槍舌戰(zhàn),妙語連珠,比賽過程自然是一如既往的精彩,但真正讓我感興趣的卻是比賽結尾時主持人的一句總結:“不可否認,態(tài)度對每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一個需要態(tài)度的時代,因為在電子科技網(wǎng)絡覆蓋下越來越疏離而焦慮的我們,需要更多真實的面對,需要更多深刻的觸動?!痹诿襟w變化形式花樣極盡渲染賽事的緊張熱烈時,在語言的對擊和碰撞全力撩撥觀眾的情緒沖動時,這句總結無疑具有清醒理性的思考意義,在彼時顯得頗具理論深度,也因此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實,態(tài)度是個人面對事物的觀念,它往往決定了人們的行為定位、價值選擇和精神追求,從樂觀、勤勉的個人修養(yǎng)鍛煉,到分享、尊重的社會道德建設,都可以被視為 “態(tài)度”涵義的各種外延分散?!叭松械哪芰Χ急仨毰旁趹B(tài)度之后。”這個不無偏激的全稱判斷,倒也為我們指明了一個事實:態(tài)度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是一種生命體驗,它是觀察,是思考,是指引,是力量。
這就是我看到原來同事、傳播學院師杰副教授 《凌波微步走臺灣》初稿時的感想。雖然在我們曾經(jīng)共事的幾年里,我已經(jīng)熟悉了她一貫開朗樂觀的性格、豁達率直的氣質(zhì),以及時不時流露出來的細膩敏感與感性跳躍的想象,但是還未曾見識過這位女俠客肩負行囊走江山的豪情。因此當初她跟我說想記錄臺灣之行時,我就曾做過多種假想,學院化的考察評論,布爾喬亞式的低調(diào)抒情,唯獨沒想到她會用這樣私語化的行走游記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然而細細讀下去,那種追求感性的自由自在,那種強調(diào)個性的獨特發(fā)現(xiàn),那種微帶情懷的理性考量,確實是她專屬的鮮明特征,確實是她該有的風格首選。
行走,可以是徜徉遼闊平原野漠的生命穿越,可以是沉浸山水叢林的人文跋涉,也可以是展現(xiàn)風土人情的文化游歷。某種意義上說,選擇一種行走方式,就等于選擇了一種經(jīng)驗態(tài)度,所以梭羅的 《瓦爾登湖》采擷豐富廣博的人文、地理、歷史和動植物學知識,并由此思考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深邃命題,所以本雅明創(chuàng)作的 《拱廊街》在現(xiàn)代都市的喧鬧嘈雜和聲色光影中反思時間和空間中的個體存在。作為一個研究現(xiàn)代傳媒文化的學者,師杰選擇的方式是漫游,一種且行且看、邊走邊唱的漫步,一種個性隨意、無拘無束卻又不乏冷靜觀察和理性思考的行游。
事實上,當看到文稿中流水賬式的生活點滴、生動別致的人事遭遇、智慧冷靜的體念隨想和情趣盎然的場景插圖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像極了流行網(wǎng)絡的博客日志,有一點隨意,有一些散漫,有少許天真,有很多坦誠,表達的正是她本人對臺灣的態(tài)度:沒有走馬觀花的游覽賞玩,沒有人云亦云的抒情美談,也沒有高調(diào)空洞的政治論斷,有的是自己的真切體驗,是自己的具體實踐,是自己的真誠觸動。正如她在書中所言的:“我可以不像一般大陸游客那樣走馬觀花10天跑完全島,而是有充分的時間去欣賞、去觀察這個牽動著兩岸親人幾十年的寶島。臺灣到底什么樣?只靠聽說,只看新聞還不能呈現(xiàn)出它的全部。我對福州的朋友說:我要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去行走臺灣,用我的眼睛我的鼻子我的嘴巴去觀察去呼吸去感悟去品味臺灣,要用我的姿態(tài)我的舉止我的談吐去傳遞大陸人現(xiàn)在的生活面貌?!边@不僅是一個饒有趣味的過程,還是一個頗有意義的實踐。對于臺灣,我們看到的、聽到的、甚至親自感受到的各種信息實在不少,我們知道這里盛產(chǎn)蘭花和珊瑚,知道這里遍植茶葉,知道這里有日月潭和阿里山,也知道這里有藍綠黨派陣營的爭議和競選……然而這樣的臺灣似乎是熒屏報刊上的靜物,是書籍地圖上的標志,這個海峽對岸的明珠寶島,這個與大陸血脈相連而又長期分隔遙望的 “熟悉而陌生的地方”應該有更加平實生動的笑與淚,有更加庸?,嵥榈臒┡c愁,它在基隆夜市的嘈雜喧囂中有著什么心事?它在101大樓的熱鬧奢華里會上演怎樣的劇情?那些夾雜著濃厚北方口音的 “外省人”對故鄉(xiāng)有著怎樣的回憶和念想?那些騎著電車戴著耳機的新世代對本土和大陸的發(fā)展又有著如何的想象和建構?……走近臺灣,聆聽臺灣,觸摸臺灣,我們需要的也許不再是那些長篇大論齊整規(guī)范的平面介紹,而是更多細碎和瑣屑的拼接,更多零亂而散淡的組合,更多像師杰這樣絮絮叨叨而又細致敏感的發(fā)現(xiàn)。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純粹個人的想法和心得,比如那些賬簿式的記載和自得其樂的快活:
在世新大學的木柵路一段我發(fā)現(xiàn)了一家叫金帝手工饅頭店,看上去圓圓大大的,店家讓我買六個說不加糖,我心里沒底就買了3個價錢忘了,在超市買了一塊白切雞39元,一小瓶豆腐乳17元,一小袋素雞17元,六聽啤酒109元,一盒韓國泡菜42元,一盒酸奶19元、咸鴨蛋1個19元,今天沒有覺得東西貴了。哈哈哈……
到了苗栗,我知道值得去的地方是南莊。來到客服中心,小姐告訴我,坐區(qū)間火車到竹南,再去搭乘 “臺灣好行”的客運,在南莊游玩坐車就不用再花車錢了。幾分鐘就上了去竹南的區(qū)間火車,只要22元臺幣 (不到5元人民幣)20分鐘就到了竹南,100元臺幣的 “臺灣好行”往返大巴,一個小時后到了南莊。南莊是我在臺灣去過的老街中最有特色的一個,賣的食品也是最有特色的,桂花小巷、洗衣坑小巷子小的兩個人對面經(jīng)過,真的是擦肩而過,一邊走一遍品嘗著店家遞上來的讓你品嘗的食品,這是我最喜歡的買賣方式。從小巷出來,再次乘大巴去了向天湖,又是半個小時的盤山公路。
也許有人覺得如此庸?,嵥榈匿浫胫鴮嵱悬c過于零散,然而這實在是她這樣一個對生活永遠充滿新鮮好奇而又率真開朗的人的最自然展現(xiàn)。而不可否認的是,讀者在欣賞這份沒有做作虛偽的坦然自在時,無形中也對臺灣的衣食住行有了更實在的一些了解。誰能說,看完這樣的文字,對臺北路遇的兩位熱情長者沒有感動?對淡江古街的紅墻黛瓦沒有遐想?對深坑夜市的臭豆腐和魚丸沒有垂涎?對木柵農(nóng)會的斗茶比賽沒有贊嘆?……如果有,那么她的目的就達到了:就是不要說教,不要引導,不要介紹,而是要你了解臺灣最真實的日常生活,要你感觸臺灣最質(zhì)樸的尋常世事,要你在這點點滴滴絮絮叨叨中,慢慢品味融化了的歷史滄桑、歲月變遷、政治更迭和人情冷暖。
當然,除了對一日三餐、服飾打扮這樣的家長里短話題感興趣之外,師杰也在以同樣獨特的方式進行反省和思考:
一天的課聽下來,我在思考:覺得兩岸在文化交流上,大陸人似乎總是處在跟隨的狀態(tài)上,甚至看不起自己原本就擁有的優(yōu)勢,我們過去窮過,落后過,但我們不能自卑到失去自我吧?臺灣有的方面真的值得學習,有的方面需要分析思考一下,有的地方是不能接受的,不能說臺灣經(jīng)濟發(fā)展在先,就一定什么都是好的——尤其是大陸的學者們更不應該有這樣的偏頗。
兩岸的文化交流已滲透到各個領域,大陸的節(jié)目主持人在忙于模仿臺灣主持人的說話腔調(diào)以此增添節(jié)目的時尚,學校的教學在探討還要不要把播音與主持人藝術專業(yè)的普通話教學繼續(xù)下去,因為臺灣節(jié)目主持人的說話腔調(diào)充滿著現(xiàn)代氣息。在這些表象下,追尋探索著的大陸業(yè)界的專家和學者們,我們頭枕著華夏厚重的文明卻只能欣賞華麗外衣的風彩,卻品味不出顯現(xiàn)風采的不是外衣而是思想。
一樣的日常語調(diào),一樣的平實記錄,即使是觀察后的理性思考,也要做到順理成章、坦誠自然。無需列舉更多,我們已經(jīng)可以看出,這種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結合,絕不僅僅是純粹個人思想的表達和日?,嵤碌挠涗洠翘峁┝艘环N輕松閑散而自在自得的敞開空間,即以一種通俗的個人體驗方式進行書寫,在獲得認同的同時,取得思想交流和觀念碰撞的可能,從而使自身具有了一定的共享精神和價值。
所謂的 “游記”就是邊游邊記,本質(zhì)上說就是一種 “漫游”的記錄,一種 “行走”的記錄。有學者在解讀臺灣現(xiàn)代派小說時指出:“……漫游為人物提供了自由寬廣流動的生活空間,漫游也因此被賦予特殊的小說形式功能,具有浪漫美學屬性的漫游常常是小說結構的要素與人物獲得啟悟的重要途徑”。這段話雖是針對小說中的漫游情節(jié)設置而言的,但也不妨作為對漫游這種獨特行為方式的一種闡釋。如果說漫游的行為方式就像一部架設在文本內(nèi)部的移動攝影機,提供的是視點的靈活轉(zhuǎn)換和拍攝的多重疊合,是意義掃描的最佳活動方式,那么實現(xiàn)這一活動方式的與其說是一種外在的行動能力,不如說是內(nèi)在于主體的精神自由,正因為主體內(nèi)在精神空間的敞開,才可能具有開闊的 “漫游”狀態(tài),在 “漫游”過程中達到介入與抽離的位移自如,從而獲得觀察的最佳體驗和思考的最佳位置。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師杰的 “行走臺灣”,與其說是一種 “漫游”記錄,不如說是一種思想開放和精神獨立的體現(xiàn)。顯然,對臺灣和大陸、歷史和政治、體制和人民這些深刻而重大的命題,她不想高談闊論,不想故作深沉,也不想生搬硬套,她只想通過最純粹簡單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樸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理性的判斷和獨立的思考。我尊重她這種態(tài)度,并真誠的希望她能以這樣的態(tài)度繼續(xù)走下去,為我們展現(xiàn)這個世界更加豐富精彩的無盡可能。
2012年12月3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