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蕓
華北地區(qū)的日光溫室多年重茬栽培,土傳病害越來越嚴重,針對這一點情況對各項技術進行綜合集成,制定日光溫室土壤可持續(xù)利用且秋冬季黃瓜優(yōu)質、安全、高效的技術規(guī)程。利用本技術要點可以使土傳病害發(fā)生率降低50%以上,防治土傳病害的農(nóng)藥用量降低60%以上,氮肥使用量降低40%以上,并保證正茬增產(chǎn)10%以上,做到連作不減產(chǎn),使蔬菜產(chǎn)品達到農(nóng)業(yè)部頒布的無公害標準。
本茬口宜選擇對溫度適應性強、抗病性強、瓜條發(fā)育快的黃瓜品種,如小型黃瓜品種MK160、京研迷你2號,華北生態(tài)型黃瓜品種津春2號、津優(yōu)5號、北京101、北京102等。
本茬口黃瓜應于8月中下旬播種,直播和育苗均可。
提倡采用干籽直播栽培。播種前先在畦面開挖深2~3 cm的播種溝,然后將種子按10~12 cm的距離點播到溝中,播種后用細土覆溝,然后將栽培畦澆足水。也可采用育苗移栽。育苗要求:幼苗2片真葉展開,苗齡20~25天,株高<15 cm,葉片較大而舒展、葉色綠,植株無病蟲為害,根系完整。播種育苗方法宜采用穴盤育苗,育苗基質按草炭∶蛭石=3∶1配制。包衣處理的商品種子也可采用干籽直播,播種覆土后,穴盤澆足水。播種后,將育苗盤擺放到育苗畦中。
為增大黃瓜幼苗單株營養(yǎng)面積,培育優(yōu)質壯苗,宜選用50孔或72孔穴盤。
直播栽培時,至定苗前,苗期均應注意及時澆水,尤其是出苗前避免畦面變干影響出苗,必要時及時澆水。出苗后分2~3次間苗,至2~3片真葉展開前后,按預定株行距定苗。
育苗移植時,育苗畦應采取遮蔭、防雨措施。育苗期間苗盤注意及時澆水,防止基質失水變干造成幼苗萎蔫。整個育苗期間育苗畦加強通風。
無論直播或育苗移植,均應在幼苗1片真葉展開前后至定植(或定苗)前連續(xù)噴灑0.2 mL/L乙烯利溶液2次,其間間隔7~10天。
黃瓜播種或定植前應先鋪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作底肥,每1 hm2推薦施肥量:腐熟雞糞50~75 m3或腐熟廄肥120~150m3。肥料應與栽培溫室土壤充分翻耕,耕深25 cm以上。栽培畦宜采用大小溝畦或壟畦,畦寬130 cm,畦面覆蓋地膜,雙行定植。
育苗移栽于2片真葉展開前后及時定植;直播于2~3片真葉展開時定苗。定植或定苗應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為害、不徒長的幼苗。
定植或定苗密度:大小行定植,株行距30 cm×65 cm(小行距75 cm、大行距55 cm),定植或定苗密度48 000~52 000株/hm2。定植或定苗后,苗畦應及時澆足水。
環(huán)境調控的原則是在保證室內溫度滿足黃瓜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前提下,盡量加大通風量、增強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
適宜溫度管理指標:白天25~36℃,夜間14~18℃。生長前期外界氣溫高、光照強,同時植株易發(fā)生徒長,溫室以加強通風為主;進入冬季后,溫室轉為以保溫為主。
定植或定苗后5~7天,及時澆水促進緩苗,之后根據(jù)天氣狀況,適度控水蹲苗,直至根瓜坐瓜。根瓜坐瓜后,應加強水肥管理,保證水肥供應充足。光溫適宜季節(jié)或天氣狀況下,應保證土壤相對濕度在80%~90%,并防止忽干忽濕。追肥以N、P、K復合肥為主,每次追肥量 300~360 kg/hm2。
生長中后期,隨著光溫條件逐漸變劣,澆水、施肥量相應減少。前期可隔水追肥,進入冬季,則每水追肥,同時注意葉面噴肥。
黃瓜蔓長30 cm左右時,及時用塑料繩或麻繩吊蔓。當生長點接近溫室頂部薄膜時,及時落蔓。落蔓后,及時摘除地面莖蔓上的葉片,并及時摘除植株所有側枝及植株下部的病、老、黃葉。
生長前期,室內光溫條件較為理想時,適當留大瓜,而進入冬季后應適當早收,避免化瓜。
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必要的化學防治等措施對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白粉虱、蚜蟲、美洲斑潛蠅等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