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楓,米志寬,楊 杰
(1.延安大學醫(y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2.病理生理學教研室,陜西 延安 716000)
醫(yī)學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對學生智能與技能的培養(yǎng)
高 楓1,米志寬2,楊 杰1
(1.延安大學醫(y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2.病理生理學教研室,陜西 延安 716000)
高等教育必須培養(yǎng)學生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lǐng),要注重學生的智能和技能的培養(yǎng),否則造就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本文探討醫(yī)學教學實踐中,學生智能和技能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重點討論生理學實驗教學如何加強學生智能和技能培養(yǎng)的問題,以及如何通過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智能;技能;生理學;案例教學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must cultivate students'ability of thinking and exploring problems,should value students'intelligence and skills;otherwise the students would be unable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present socie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s'intelligence and skills training in medical teaching practice,and discusses mainly how to strengthen students'intelligent and skills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ology experiments,and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ability of collecting and handling information,asking questions,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through case teaching.
Key words intelligence;skill;physiology;case teaching
醫(yī)學科學與生命科學的當今的發(fā)展速度非常之快,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基礎(chǔ)醫(yī)學教育若跟不上形勢發(fā)展,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那造就出來的學生勢必不能適應當代人才的需要。貫穿醫(yī)學教育教學過程的指導思想應是著重能力的培養(yǎng)而非知識的灌輸。本文探討醫(yī)學,特別是生理學教學實踐中,學生智能和技能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重點討論如何加強學生智能和技能培養(yǎng)的問題。
公元2世紀,古羅馬著名醫(yī)學家蓋倫(Claudius Galen)提出了心血潮流運動說,他認為:血液是肝臟吸取營養(yǎng)物質(zhì)所產(chǎn)生的自然氣與肺臟中的生命氣結(jié)合然后與大腦的智慧氣結(jié)合,通過心臟的膈間小孔往返運動而形成的生命之潮流現(xiàn)象[1]。公元16世紀,英國醫(yī)生哈維(William Harvey)對蓋倫的學說提出了質(zhì)疑,但他知道要推翻蓋倫的學說,必須有實驗的證據(jù)才行。他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夾閉動物左心房的靜脈時心臟變得蒼白,夾閉動物左心室的動脈時,心臟又變得高度充盈。他用實驗證實了自己的“心血循環(huán)運動”假說,并創(chuàng)立了一條通過實驗求知的醫(yī)學研究之路,從而使經(jīng)典醫(yī)學步入了實驗醫(yī)學[2]。
近幾十年來,實驗醫(yī)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疾病檢查從視觸叩聽的一般物理檢查,發(fā)展到X光、超聲、CT、MRI等檢查,從普通光鏡和一般生化檢查,發(fā)展到電鏡、免疫學、同位素、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PCR等檢查;從對生物電的認識發(fā)展到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和腦地形圖的應用。醫(yī)學研究更是出現(xiàn)了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沉默、轉(zhuǎn)基因等新方法技術(shù)和膜片鉗、共聚焦顯微鏡、流式細胞、全內(nèi)反射熒光顯微鏡等新儀器及技術(shù)[3]。這些新的醫(yī)學檢驗技術(shù)與研究方法的發(fā)展,對醫(yī)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能和智能要求,同時也要求我們的醫(yī)學教育,能重視對醫(yī)學生的技能和智能的培養(yǎng)與提高。
2.1 學會觀察與思考
正確的指導思想可幫助人們簡捷地獲取客觀事實,而錯誤的指導思想則可能導致錯誤的感性認識的形成。因此,在觀察中應避免先入為主。1894年,巴甫洛夫?qū)嶒炇野盐杆釢舛鹊南←}酸注入狗的小腸,發(fā)現(xiàn)胰腺分泌出大量的胰液,他們認為這是神經(jīng)反射。但是,當動物迷走神經(jīng)被切斷之后仍有胰液分泌的現(xiàn)象,還沒有引起實驗者應有的反思,他們?nèi)韵热霝橹鞯乇3志植可窠?jīng)反射的解釋。1901年,一位法國科學家分離出一段去神經(jīng)支配但保留血供的腸管,重復上述實驗,仍發(fā)現(xiàn)有胰液分泌的現(xiàn)象,遺憾的是,這位科學家仍以局部神經(jīng)反射來解釋,而讓真理從眼皮下溜走。后來貝利斯等抓住這一事實大膽設(shè)想,認為這種現(xiàn)象是由于鹽酸刺激腸壁產(chǎn)生了一種物質(zhì),到達胰腺引起胰腺分泌,從而揭開了體液與內(nèi)分泌調(diào)節(jié)的嶄新一頁。
2.2 要善于抓住機遇
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有一句名言: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有一次,巴短期外出,臨走之前他給雞注射了霍亂菌培養(yǎng)液,奇怪的是回來后發(fā)現(xiàn)這批雞并沒有染上雞瘟。他立即著手研究,發(fā)現(xiàn)給雞注射的培養(yǎng)液已經(jīng)失效,經(jīng)進一步的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減弱病原體毒力進行免疫的原理。當時有人說巴斯德的成功是由于他的幸運,巴斯德回應說他是抓住了別人可能會錯過的機遇。1889年,閔可夫斯基和馮梅林在研究胰臟在消化過程中的作用時,切除了一只狗的胰臟,手術(shù)后發(fā)現(xiàn)狗的尿液引來了許多蒼蠅,他們沒有放過這一意外現(xiàn)象,推測尿中可能有糖,并取尿液進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尿液中有葡萄糖。他們憑借有準備的頭腦并能抓住意外現(xiàn)象,為人類對胰腺與糖尿病關(guān)系的認識和后來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4]。
2.3 突破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人的思維方式,一種是系統(tǒng)思維,另一種是突破性思維,后者跳出當前問題的情境,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問題。在生理學實驗中應當注重學生突破性思維的培養(yǎng),這是科學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的基礎(chǔ)。要培養(yǎng)突破性的思維,首先要克服思維定勢或習慣性思維,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名人,要敢于跳出和善于脫離原來的思維模式,變換角度或觀點來思考問題。但由于學生知識和經(jīng)驗的欠缺,若過分強調(diào)獨立思考則容易造成思維偏見,所以,在提倡獨立思維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相互學習以豐富思維、擴展視野。獨立思維與博采眾長有機地結(jié)合,才是培養(yǎng)突破性思維的正確方法。
3.1 練好扎實的基本功
在練好基本功這方面,前輩老科學家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著名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為了方便實地丈量,練就了以步測距的本領(lǐng),他每跨出一步都是0.85 m。中科院上海腦研究所的張香桐教授,在他70歲高齡時仍然可以憑借顯微鏡分辨各種腦神經(jīng)細胞。前輩科學家的這些本領(lǐng),來源于他們青年時代扎實練就的基本功。美國一位教育學家提出,技能的學習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認知期、定位期和自動期。其中認知期的長短反映了技能難度的大小和學習者能力的高低。這幾個階段是一個形成條件反射的過程。開始時態(tài)度嚴謹、動作準確,可以形成好的條件反射。若一開始隨隨便便,則所形成的條件反射亦然。醫(yī)學生參加工作以后面臨的對象是病人,所以嚴格要求,練好扎實的基本功尤為重要。
3.2 培養(yǎng)學生動腦和動手能力
生理學實驗必須強調(diào)手腦并用。只顧操作能力而忽視思考能力,談不上改進和創(chuàng)新。以制備坐骨神經(jīng)-腓腸肌標本為例,學生操作技術(shù)上可能出現(xiàn)以下的問題:①暴露坐骨神經(jīng)時操作費力;②固定標本兩端的技巧未掌握;③去除股四頭肌時肌肉殘留太多或損傷神經(jīng);④股骨剪斷過早使標本一端不能固定。針對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要手腦并用,開動腦筋思考,找出對策。比如,①從膝關(guān)節(jié)的半腱肌半膜肌間的小孔處撩開肌肉,可以比較良好地暴露坐骨神經(jīng);②標本兩端固定時標本上端的固定點應離開神經(jīng)處,以免其后重新固定;③去除股四頭肌時在肌腱處剪開,既可去掉不要的肌肉又可避免剪斷神經(jīng);④考慮暴露股骨后,先穿線結(jié)扎并剪斷腓腸肌肌腱,然后沿膝關(guān)節(jié)剪開,最后才把股骨剪斷。這樣的引導訓練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也有助于醫(yī)學生革新意識的培養(yǎng)。
3.3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在生理學實驗中,學生在手術(shù)操作和儀器使用中常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遇到問題時,要讓學生冷靜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是什么,問題的癥結(jié)在哪里,然后再想方設(shè)法去解決它,這是提高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好辦法。比如,用電子刺激器刺激肌肉標本時,如果肌肉未出現(xiàn)反應,則應引導同學們考慮,刺激器的電源接通否?刺激的強度是否過小?刺激器的參數(shù)設(shè)置是否正確?肌肉標本的活力是否存在?這樣,通過學生自己的分析與考慮,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癥結(jié)所在并設(shè)法解決它,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以后也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案例教學幫助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轉(zhuǎn)化為實際工作技能,訓練學生獨立解決日后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激勵學生參與、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知識,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增加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勤思考的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的挑戰(zhàn)性或批判性思維能力[5]。以下介紹實施案例教學的方法。
4.1 教師介紹案例和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開展討論
學生討論要分組進行。教師向?qū)W生展示案例,也可以事先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并作簡要的解釋或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對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做一回顧,用“頭腦風暴”思索所有可能的答案或提出假說。指導教師要鼓勵學生不要擔心出錯,幫助學生解答任何疑問,但不能給予直接回答[6]。指導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教材、參考書或其他文獻,亦可讓學生自己查找閱讀。
4.2 學生仔細審題尋求解答
學生必須對問題仔細閱讀并搞清問題的確切含義是什么,要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答案或假說列出來,與小組其他成員的進行比較以澄清基本的理解,要仔細聽取其他成員對問題的理解和答案。在把自己想到的所有答案都列出來之后,要細心推敲以縮小范圍,能排除的就排除掉,能優(yōu)化的就優(yōu)化,從中尋找合理的答案。學生要對自己的答案進行條理化,提供對問題解答的充分理由或證據(jù)。學生可根據(jù)教材、參考書或其他文獻,自己檢驗審查自己的答案[7]。
4.3 案例綜合分析與總結(jié)
讓每個討論小組把自己對問題的解答或假說進行歸納總結(jié),并推舉一個學生將結(jié)果寫出,讓全班進行分析討論。亦可讓各組代表進行口頭發(fā)言。指導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供自己對案例的分析和對問題的解答。指導教師要對學生的不同回答均給予鼓勵,要注重學生對問題分析與思考的過程,而不是最終所給的答案。教師對問題的分析與解答,不一定局限于教學大綱之內(nèi)??晒膭顚W生對問題進行擴展。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一般不會全部正確,指導教師的總結(jié),不僅要系統(tǒng)化與完善化,更要指出學生的具體錯誤或典型錯誤[8,9]。
智能是個體智力與技能的總和。個體運用智力去學習知識與掌握技能,經(jīng)過實際的鍛煉最終才能形成能力。高等教育必須培養(yǎng)學生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lǐng),因此在生理學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智能培養(yǎng)而非單純地灌輸知識和強化技能。要通過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上方法綜合利用,可使學生在大學課程學習階段智能和技能得到提高,并獲得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能使學生終身受益。
[1]Lloyd G.E.R.Methods and problems in Greek sci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p.247-293.
[2]Gregory Andrew.Harvey's Heart,The Discovery of Blood Circulation[M].Cambridge,England:Icon Books.2001.pp.124-146.
[3]Fu ZY,Wang YP,Chen Yu.Observation of insulin exocytosis by a pancreatic β cell line with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11,26(1):49-52.
[4]Bangstad HJ,Danne T,Deeb LC,et al.ISP AD clinical practice consensus guidelines 2006-2007.Insulin treatment[J].Pediatr Diabetes,2007,8(2):88-102.
[5]Forster D.P.E.Louis Pasteur[M].Baltimore,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pp.94-142.
[6]Segers M,Nijhuis J,Gijselaers W.Redesigning a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Environment: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Perceptions of Assessment Demands and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006;32 (3):223-242.
[7]Tiwari Agnes,Lai P,So M,at el.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J].Medical Education,2006;40(6):547-554.
[8]van Den Hurk M.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Regulated Strategies and Individual Study Time,Prepared Particip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a Problem-Based Curriculum[J].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2006;7(2):155-169.
[9]符兆英,田紅英,高楓.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的要素與方法及利弊探討[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 .2011,9(1):69-71.
Med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case teaching for students'intelligence and skills training
GAO Feng1,MI Zhi-kuan2,YANG Jie1
(1.Department of physiolog,2.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Yan’an university School Medicine,Yan’an 716000 China)
G642.0
A
1672-2639(2012)03-069-03
2012-04-15;責任編輯 趙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