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積極話語分析和批評話語分析的互補性

        2012-12-04 09:26:14胡壯麟
        當代外語研究 2012年7期
        關(guān)鍵詞:人際語言學話語

        胡壯麟

        (北京大學,北京,100871)

        1.引言

        1979年,英國East Amglia大學的語言學家和文學評論家倡導“批評語言學”(critical linguistics)的研究(Fowler & Hodge 1979),在學術(shù)界產(chǎn)生巨大影響。嗣后,Fairclough(1989)在《語言與權(quán)力》一書中首次使用“批評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簡稱CDA)的稱謂,并于1995年出版專著《批評話語分析》。這些學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Halliday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在此前后,語言學界不同流派也開始了對“評價理論”(appraisal theory)的研究(Wikipedia 2012),但完整提出“評價系統(tǒng)”(appraisal system)模式的應(yīng)是Martin于1994年在悉尼大學講學時提出的(Martin 1995a,1995b)。在我國,根據(jù)“中國期刊網(wǎng)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的收錄,潘章先(2002)曾較早扼要介紹過批判話語分析。該數(shù)據(jù)庫至2012年5月中旬已收錄了482篇有關(guān)這項研究的論文。筆者認為,批評語言學旨在建立一個新的學科,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元理論為基礎(chǔ)的評價理論或評價系統(tǒng)為批評話語分析的研究提供科學的、語言學的方法,而批評話語分析,正如韓禮德(2011)所指出的,Fairclough在1989年首先提出了“話語是一個行使和實現(xiàn)權(quán)力關(guān)系的場所”這個論斷,而Widdowson(2000:185)把這項研究概括為“揭開掩蓋著的意識形態(tài)動機”。

        1999年,Martin在英國伯明翰批評話語分析國際研討會上宣讀了“積極話語分析:團結(jié)和變化”的論文(參見Martin 2004),在國際上從此展開了積極話語分析(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簡稱PDA)的研究。2006年,朱永生在《英語研究》上發(fā)表了“積極話語分析:對批評話語分析的反撥與補充”一文。2007年,黃會健、冷占英、顧月秋發(fā)表了影響深遠的“話語分析的建設(shè)性轉(zhuǎn)向——從批評話語分析到積極話語分析”一文。至2012年5月中,我國主要期刊和學報已登載主題為“積極話語分析”的論文26篇,碩士論文6篇。積極話語分析為我國語篇分析,特別是評價理論的應(yīng)用展現(xiàn)了新的視角,取得了較大成果。韓禮德(2011;142)評價說,Martin提出“‘積極話語分析’這種反向研究,以贊美那些‘世界更美好’的篇章?!彼?同上:143)根據(jù)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理論認為積極話語分析的有關(guān)研究是從人際元功能討論話語分析問題。

        由于我國學者介紹和應(yīng)用積極話語分析理論尚屬初期階段,加上Martin等人(Martin & Rose 2003;Martin & White 2005)的有些論述不夠清楚,學界難免在一些問題上存在若干模糊觀點,有待我們進一步討論和清理,以使積極話語分析連同已經(jīng)出現(xiàn)30年的批評語言學、評價理論和批評話語分析這些相關(guān)理論和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發(fā)展,從而推動我國語篇分析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2.評價理論的兩個方面

        在早期評價理論思想指導下的批評話語分析主要是揭露或解構(gòu)話語底層的涉及權(quán)勢和統(tǒng)治者意識形態(tài)在語言上的表達,顯然這樣的評價理論需要用能反映處于劣勢的、為爭取平等地位的、為謀求社會共同和諧發(fā)展的積極話語分析補充。在這個意義上,積極話語分析的出現(xiàn)彌補了這個缺陷,使評價理論對話語分析能作出全面的貢獻。但這并不意味著積極話語分析“優(yōu)”于批評話語分析,或者話語分析正在從批評話語分析“向”積極話語分析的方向發(fā)展,或者假以時日,從事積極話語分析的研究者和論文將一定“多”于批評話語分析的研究者和論文。Martin的貢獻并不是在評價理論中,用積極話語分析來“代替”批評話語分析,而在于為評價理論“補齊”了另一個重要方面,即積極話語分析。用Martin(2004)自己的話說,“我力爭的是我們需要一個補充的重點,考慮如何使人民聚集在一起,在世界上有自己的空間——使權(quán)力得以重新分配,而不一定通過斗爭[......]我提出一個關(guān)于語言和語義生成的補充視角?!币虼?文中以各種方式表達的“補充的”觀點才是Martin的本意。我們更應(yīng)該注意的是,在Martin心目中,積極話語分析實際上也是批評話語分析的一個組成部分。他認為批評話語分析包括兩個方面:“現(xiàn)實的批判話語分析”(CDA realis)和“非現(xiàn)實的批判話語分析”(CDA irrealis)。前者指的是揭露和批判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平等、權(quán)勢和反映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和思想意識的批評話語分析,后者就是積極話語分析,但它不是現(xiàn)實的,是非現(xiàn)實的,有待人民或社團在一個共同目標指引下共同爭取并實現(xiàn)。Martin(2004)還說,“在世代、性別、民族和階級的不平等導致人類分裂的語境下,批評話語分析繼續(xù)對話語利害關(guān)系的研究作出巨大貢獻”。Caldas-Coulthard和Coulthard(1996)注意到Martin的這個基本觀點,因而對Martin的非現(xiàn)實批評話語分析或積極話語分析專門做了解釋,即“話語是權(quán)勢、控制和批評話語分析的主要工具,批評話語分析[……]感到它責無旁貸的部分工作是調(diào)查、暴露和澄清權(quán)勢和歧視性的價值在語言系統(tǒng)中是如何銘刻和介入的。批評話語分析根本上是有政治意圖的,連同其實踐者作用于世界,俾能改造世界,從而有助于建立一個人民不再因性別、膚色、種族、年齡或社會階層而被歧視的世界”。不難看出,在這段話里,批評話語分析的最后目標就是積極話語分析的目標。

        在本節(jié)結(jié)束之前,順便補充三點:首先,以Martin為代表的積極話語分析家們與批評性話語分析家們都受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以西方馬克思主義為哲學基礎(chǔ),把語言看作是社會基礎(chǔ)而不是上層建筑(廖昕2009)。其次,在功能觀上,兩者都接受了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特別是三元理論,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朱永生 待發(fā)表)。第三,兩者都采用了評價理論的分析方法,如“介入”、“態(tài)度”和“級差”三個子系統(tǒng),并按精密度把態(tài)度進一步分為“情感”、“裁決”和“鑒賞”等等(王振華2001,2004;袁華、潘小江2008)。

        3.解構(gòu)和建構(gòu)

        Martin(2004)多次提到“解構(gòu)”和“建構(gòu)”這兩個概念,批評話語分析是解構(gòu)的,積極話語分析是建構(gòu)的,其用意不是建構(gòu)“強于”解構(gòu),也不是以建構(gòu)“代替”解構(gòu)。他真正強調(diào)的還是兩者的“互補”。Martin通過中國古典哲學中的“陰陽”之說闡明“解構(gòu)”和“建構(gòu)”的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便是最好的證明。本來嘛,沒有解構(gòu),何來建構(gòu)?沒有建構(gòu),解構(gòu)也只是虛功。人們之所以團結(jié)起來為某個目標奮斗,在于他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和問題。所有這些都表明,討論積極話語分析和批評話語分析孰優(yōu)孰劣不是Martin的本意。因此,朱永生(2006)曾指出,應(yīng)當“探討積極話語分析在哪些方面是對批評話語分析的反撥與補充,有哪些創(chuàng)新,有哪些欠缺,從而使我們對積極話語分析有進一步了解”。稍后,黃會健等人(2007)也抓住了這一點,認為“話語意義的解釋和話語評價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解釋是為了評價,評價是以解釋為前提的。評價是解釋的目的”。因此,他們指出,積極話語分析的本義應(yīng)該是“積極批評話語分析”。

        基于此,在以下兩個圖示中,圖1只能說明積極話語分析產(chǎn)生的歷史過程,不能充分說明彼此的關(guān)系。首先,批評語言學的興起標志著人們期待一門新學科的誕生。在此基礎(chǔ)上,推動了批評話語分析的誕生。其次,當人們發(fā)展批評語言學和批評話語分析的同時,必然要求構(gòu)建新的理論和方法。這導致早期的研究人員在評價理論中運用了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元功能理論和隨后的Martin的評價系統(tǒng)的應(yīng)運而生。第三,批評話語分析和積極話語分析在實際研究過程中都使用了評價理論或評價系統(tǒng)中的范疇。第四,在從事批評話語分析的過程中,Martin等人認識到需要發(fā)展積極話語分析,這可標示為“批評話語分析→積極話語分析”。其余的可相應(yīng)標示為“現(xiàn)實的CDA→非現(xiàn)實的CDA”,“解構(gòu)→建構(gòu)”。因此,筆者認為圖2更能反映這一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

        圖1

        圖2

        4.壞新聞和好新聞

        積極話語分析和批評話語分析的互補性也表現(xiàn)在分析對象或語料選擇上。Martin(2004)主張應(yīng)采取積極友好的態(tài)度,不僅適用于自己和自己一方,也適用于對立一方,其目的在于建立“和平語言學”的遠大目標,最終建成一個“寬松、和解、共處”的人類社會。為此,Martin主張語言分析的對象不應(yīng)該只是一些含有不平等的“壞新聞”(bad news),也應(yīng)該有主張“和平”的“好新聞”(good news)。

        Kress(1996:15-16;2000:160-61)對此觀點也有闡述。他強烈主張把話語分析“從批評閱讀、分析消極的行為改變?yōu)榻ㄔO(shè)性的行為(productive activity)”,而且更加明確地指出,有必要對話語分析提出一個“新的目標,不是批評,而是設(shè)計(design)”。所謂設(shè)計就是拋開前人的消極做法,通過有意識的語篇分析,規(guī)劃一個美好的未來。這里需要說明的是,Kress論述的主題是教育,不完全是政治和軍事。例如在交際教學法中的一個重要理論是教師應(yīng)當多鼓勵學生,不要多批評,不要讓學生思想上感受學習的沉重壓力,或在堂上當眾出丑。最近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紀念趙蘿蕤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的追思會上,我便曾向與會者轉(zhuǎn)述趙先生早年任教燕京大學時對一個學生說的一句話:You can do excellent work!這句話給了他溫情和力量,成了他一輩子的座右銘。又如,下面一段引文也可看做是好新聞,它報道最美麗的女教師張麗莉如何向新生做自我介紹:

        “我的名字第一個‘麗’是美麗的‘麗’,第二個‘莉’是茉莉花的‘莉’,想記我的名字,記住‘美麗的茉莉花’就行了。”這是張麗莉向新生們介紹自己時常用的一段話。她常把自己比作茉莉花,在生活中,她確實也像茉莉花一樣,用淡淡的清香溫暖他人、熱愛他人。(《人民日報》,2012年5月18日)

        在這段話語中,評價理論的“介入”是通過“我的名字”、“麗”、“莉”、“她”來體現(xiàn)的?!皯B(tài)度”一項有“美麗的”、“茉莉花”、“談?wù)劦那逑恪钡仍~語,有關(guān)“裁決”包括“美麗的茉莉花”、“溫暖他人”、“熱愛他人“等。在“級差”方面則有“常用的”、“確實”等強勢語言。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現(xiàn)實世界并不總是那么美好,我們無法回避壞新聞的客觀存在。從現(xiàn)有的文獻看,在批評話語分析中所選擇的語篇多數(shù)是西方國家統(tǒng)治集團中的首腦人物在某個場合所作的話語,如Martin筆下原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拒絕以政府名義向土著人民道歉的遁辭。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或商業(yè)談判中,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壞新聞”不時出現(xiàn),躲也躲不過。下面是一篇關(guān)于渣打銀行招聘大學生實習的報道:

        渣打銀行“招聘大學生”被指“招攬大儲戶”

        滿懷著到外資金融機構(gòu)求職的憧憬,一路上過關(guān)斬將拼搶寶貴的實習崗位,最后一環(huán)卻遭遇“拼爹門檻”;想成功當上“實習體驗生”,父母必須先存入人民幣50萬元成為銀行VIP客戶。渣打銀行廣州分行確認: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客戶子女。(《北京青年報》,2012年5月17日A17版)

        在這段引文中,我們必然會對“招聘”和“招攬”,“大學生”和“大儲戶”等信息進行對比,了解其語義的差別,然后發(fā)現(xiàn)求職大學生如果“想成功”的話,必須接受渣打銀行的強勢語言,如“必須先”和“優(yōu)先”等詞語。這不是經(jīng)濟領(lǐng)域的“權(quán)勢”和“意識形態(tài)”在行使它的話語權(quán)?你記者不是來調(diào)渣打銀行嗎?我“確認”了,你能怎么樣?因為我渣打銀行有權(quán)制定為自己單位牟利的霸王條款。如果考慮到我國社會生活和報刊報道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我爸是李剛”、強拆民房等話語,“壞新聞”既需要報道,也需要分析,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任何一個國家或社會中,“好新聞”和“壞新聞”并存。即使像《圣經(jīng)》那樣的開導信徒共進天國的“好新聞”中,也免不了開宗明義地寫上一段有關(guān)亞當與夏娃不聽上帝的話貪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園的壞新聞。其次,對“壞新聞”展開批評話語分析有時不是“消極的”,而是具有積極意義,教育當事人,警戒其他人。至于在外交斗爭的場合,批評話語分析可以起到揭露霸權(quán)主義者的真實面目和不良企圖,讓對方有所收斂,這時采用批評話語分析的效果絕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例如,2012年5月24日美國國務(wù)院發(fā)表了《2011年國別人權(quán)報告》,次日國新辦以《2011年美國的人權(quán)紀錄》進行回應(yīng)??梢妼@些語料非得做批評話語分析不可。

        總的來說,不論是批評話語分析,還是積極話語分析,都是為了應(yīng)對壞新聞和好新聞的客觀存在,是為人民說話、為人民爭取利益的。筆者還認為在具體運用評價理論時,有時調(diào)子可以放低些,因為制造壞新聞的對象不一定非得是政府領(lǐng)導或官員,制造好新聞?wù)卟灰欢ㄊ巧鐖F領(lǐng)袖或民運人士。在我們?nèi)粘I钪?既要表揚好人好事,也要與壞人壞事斗爭。韓禮德(2011)便曾指出“批評”這個詞具有多重意思。Kress就教育領(lǐng)域采用“設(shè)計”的術(shù)語說明他是區(qū)別對待的。本節(jié)的基本思想,可概括為“壞新聞?好新聞”,以表示其共存關(guān)系。

        5.在同一話語中的共現(xiàn)

        國內(nèi)發(fā)表的有關(guān)批評話語分析或積極話語分析的論文存在一個共同現(xiàn)象:在找到合適的語篇后,根據(jù)其內(nèi)容,或單做批評語篇分析,或單做積極話語分析。這并非不可,但在本節(jié)中,筆者試圖說明往往在同一語篇中,有的內(nèi)容需要做積極話語分析,有的內(nèi)容需要進行批評話語分析,兩種方法可以在同一語篇中共現(xiàn)。例如,Martin(2004)談到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I Have a Dream”,并把它作為積極話語分析的典范之一,文中有許多強調(diào)人類平等的話語,如: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不過,如果我們進一步觀察,便發(fā)現(xiàn)演講詞中也有許多話語是需要開展批評話語分析的,如:

        But 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Negro still is not free.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life of the Negro is still sadly crippled by the manacles of segregation and the chains of discrimination.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Negro lives on a lonely island of poverty in the midst of a vast ocean of material prosperity.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Negro is still languished in the corner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finds himself an exile in his own land.And so we’ve come here today to dramatize a shameful condition.

        就這段話語來說,語言學家的任務(wù)應(yīng)當和馬丁·路德·金一樣,和廣大黑人一起揭露美國白人統(tǒng)治階級在“一百年后”還沒有讓黑人獲得解放,文中出現(xiàn)的“but”的語義是典型的“介入、借言、讓步”。許多動詞使用了許多以現(xiàn)在時態(tài)為主的表述方法,如“is”、“is still sady crippled”、“l(fā)ives”、“is still languished”、“finds himself”等都強調(diào)黑人的悲慘境遇在100年后的今天沒有得到改善。就“態(tài)度、情感”來說,具有“裁決”之意。本段最后一句話中提到的“to dramatize a shameful condition”表明馬丁·路德·金的目的是“凸顯這一可恥的情況”,還談不上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這是典型的批評話語分析的目的。

        也許,有人會做這樣的解釋,批評話語分析應(yīng)分析統(tǒng)治階級或政府的話語,而不是屬于人民陣營的像馬丁·路德·金那樣的話語。但在同一篇論文中,他對比了澳大利亞兩位總理有關(guān)土著民族的政策的不同態(tài)度。在分析霍華德總理拒絕以政府名義對以往向土著民族施行的壓迫政策做道歉時,Martin(2004)采用了批評話語分析的方法,但對另一位總理基廷的愿意讓政府承擔責任的講話則采用了積極話語分析的方法??梢娭挥袑羧A德總理的批判,才能凸顯基廷總理承認錯誤求諒解的誠意。

        又如,我國報刊對外交部發(fā)言人洪磊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的話語有如下的報道:

        洪磊強調(diào),鼓吹向臺灣售武更是嚴重違反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嚴重干涉中國內(nèi)政?!拔覀兌卮倜绹鴩鴷恍┤朔艞壚鋺?zhàn)思維,停止推動對臺軍售,停止一切干涉中國內(nèi)政的錯誤行徑,多做對中美關(guān)系和兩國互信有利的事,而不是相反?!彼f。(《北京青年報》,2012年5月22日A5版)

        上述報道前半部分的“鼓吹”、“更是嚴重違反”、“嚴重干涉”都屬批評話語分析的范圍,后半部分則通過“敦促”、“放棄”、“停止”、“多做”等詞語,特別是采用了直接引語的表述方式,凸顯了我方愿意息事寧人、呼吁中美雙方建立互信有利的態(tài)度。這屬于積極話語分析的范圍。

        需要說明,對負面人物或負面事件不一定只能進行批評話語分析,這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例如,在《中國青年報》(2012年5月17日A17版)的有關(guān)某地方官員受賄的報道中,第1段可采用批評話語分析,第2段可采用積極話語分析:

        經(jīng)檢察機關(guān)查明,朱育英在干部提拔、人事調(diào)動、換屆任用過程中均收受賄賂。辦案人員介紹,朱育英自己經(jīng)常說一句話,叫“先上車,再買票”。意思就是先不收錢,等事情辦好以后再收錢。

        朱育英在廣東省看守所接受調(diào)查時,談到自己的墮落過程時說:這些錢我都以朋友的名義存在銀行,一分錢都不敢用,但還是存在僥幸心理,以為只要不被發(fā)現(xiàn)應(yīng)該就不會有事。自己很后悔,想當初前呼后擁,多么風光,現(xiàn)在和過去比簡直就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以后要出一本書,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出來,警戒后來人。

        受賄干部朱育英日后如果真能把這本書寫出來,絕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這將說明他的錯誤如果得到改正,也可以教育其他官員??傊?在同一個話語中,我們可以找到“批評話語分析?積極話語分析”并存的現(xiàn)象。

        6.概念意義和人際意義

        韓禮德(2011)在討論信息和語言意義的關(guān)系時有許多精辟的論述。第一點,如果我們從元功能的角度看待信息問題,“可以說‘信息’對概念元功能特別青睞,而這是以犧牲人際功能為代價的”。正因為如此,韓禮德對Martin有關(guān)積極話語分析的活動加以肯定:“吉姆·馬丁在合適的時候合適地闡述了人際意義這一重要領(lǐng)域”(Martin 2000;Martin & White 2005)。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批評話語分析偏向信息和概念功能,積極話語分析偏向人際功能。第二點,韓禮德指出,“我認為人們喜歡在他們的語篇中保持概念意義和人際意義之間的平衡;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初創(chuàng)時起,這一直就是我們再現(xiàn)語言時的一條重要原則。在人類符號學中,意義產(chǎn)生于概念和人際之間的互動。概念詮釋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世界’,人際規(guī)范我們的社會關(guān)系”。重溫一下這段話的用意,不難發(fā)現(xiàn)概念意義和人際意義是互動的,不是截然分開的,也就是說,是互補的。對照之下,我國已經(jīng)發(fā)表的一些有關(guān)積極話語分析的研究工作對這一點重視不夠。第三點,韓禮德說,“人際意義是典型的模擬系統(tǒng)。信息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我們會碰到錯誤信息,不真實的信息,還有虛假信息,故意塞入傳遞通道里來的假信息”。這番話引起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如果信息是假的、是錯誤的,那么,被認為是“模擬系統(tǒng)”的人際意義還有沒有真正的“意義”呢?或者說,它究竟給我們傳遞了什么“意義”呢?我們能否在虛假信息的基礎(chǔ)上傳遞真實的情感,勉勵自己和社團中的伙伴,以至能呼吁對自己耍弄權(quán)勢的對立陣營一起來建設(shè)和平和諧的社會呢?第四點,韓禮德認為信息可以被阻攔,因此就有敵對力量之間的斗爭:要阻止并控制信息的力量與要戰(zhàn)而勝之的力量;利用信息從事犯罪活動的力量與要防止犯罪的力量。可問題是“謊言在真相大白之前可能早已傳遍天下了——散布虛假信息比批駁虛假信息要容易得多”。這說明做好積極話語分析并不那么容易,我們不能光考慮人際意義,應(yīng)識別有時我們會上當受騙,參與散布虛假信息,更不用說未能批駁虛假信息了。

        為了說明這些問題,我們不妨以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2010年8月31日晚8點一次面對全國的講話為例,內(nèi)容是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如果從積極話語分析出發(fā),估計我們大致會總結(jié)以下幾點:

        (1) 美國人民以生命捍衛(wèi)和平。

        (2) 美國對伊拉克的幫助象征和平友好的外交關(guān)系。

        (3) 和平是美國人民的神圣使命。

        (4) 與恐怖主義斗爭到底是維護和平的長期目標。

        (5) 一切為了美國與伊拉克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體現(xiàn)和平。

        本文不打算對以上每一點進行討論,想指出的是奧巴馬在開場白后,立即進入以下一段話語:

        From this desk, seven and a half years ago, President Bush announced the beginning of military operations in Iraq.Much has changed since that night.A war to disarm a state became a fight against an insurgence, terrorism and sectarian warfare threatened to tear Iraq apart.Thousands of Americans gave their lives; tens of thousands have been wounded.Our relations abroad were strained.Our unity at home was tested.

        奧巴馬在第1句話中說打伊拉克的戰(zhàn)爭是前總統(tǒng)布什7年半前在同一張桌子前宣布的,也就是說,這場軍事行動是美國發(fā)動的,這是實話,但奧巴馬沒有給以評價。第2句話強調(diào)了一夜間美國發(fā)動軍事行動后發(fā)生的變化。變化表現(xiàn)在第3句話,美國發(fā)動的原來是一場“解除一個國家武裝的戰(zhàn)爭”,雖然也是實話,人們不禁發(fā)問,是誰給美國的權(quán)力去解除另一個國家的武裝呢?再往下看,像“insurgency”、“terrorism”和“sectarian warfare”這些詞語的意義一般要通過具體語境才能弄清。但最令人困惑的是美國曾經(jīng)指責伊拉克正在發(fā)展核武器。遺憾的是,不論是布什總統(tǒng),或者是奧巴馬,至今都沒有拿出真憑實據(jù)來支撐這個莫須有的罪名,以致給人以師出無名之感。第4句話是實話,但回避了這是布什總統(tǒng)下令讓這些美國孩子跨洋去當炮灰的。用評價理論的范疇來說,其語義是“級差、聚焦、模糊”。第5句話說明與海外的許多國家關(guān)系緊張了,第6句話說國內(nèi)的團結(jié)出問題了。為什么會緊張?為什么會不團結(jié)?這些都有待批評話語分析者去挖掘其潛在的意義。最后,美國為什么打了7年半后要終止伊拉克的戰(zhàn)爭呢?真的是為了和平嗎?這里,又有許多遮遮蓋蓋之處。就我所知其原因有:它不想在伊拉克陷得太深;它要集中精力征服阿富汗,或者準備與利比亞或伊朗開戰(zhàn);它要把兵力轉(zhuǎn)移到亞洲去捍衛(wèi)它的利益和稱王稱霸,等等。哪一條都不是為世界人民謀和平,而是為美國自己謀利益。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模擬的人際關(guān)系頓時失去了可信度,積極話語分析便很難進行,除非你同意人家自欺欺人、指鹿為馬的假話。再進一步看,美國2012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tài)勢發(fā)展報告》中多處渲染“中國軍事威脅”和“中國軍力不透明”的指責,以及在許多其他場合要求中國遵守“規(guī)則”等等言辭都表明美國利用它的軍事力量和霸權(quán)掌握了話語權(quán),它濫用權(quán)力說三道四,威脅中國不準建立自己的國防力量,要挾中國按美國譜寫的曲調(diào)(規(guī)則)“跳舞”。只有美國在全世界的軍事活動才是“合法的”,才是為了“體現(xiàn)和平”。所有這些,都說明積極話語分析著重的人際意義,不能脫離批評話語分析所關(guān)注的信息和概念意義。我們可以發(fā)展和平語言學,但對奧巴馬譜寫的“和平進行曲”要嚴加提防。在這一點上,袁華和潘小江的文章(2008)點到了美國的死穴,把美國不想凸顯的企圖和隱蔽的信息曝光了。

        本節(jié)內(nèi)容說明的是人際意義和概念意義的互補性可以標示為“人際意義?概念意義”。

        綜上所述,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元功能理論為基礎(chǔ)的評價理論的兩個方面:不論是批評話語分析或積極話語分析,不論是解構(gòu)或建構(gòu),不論是壞消息或好消息,不論是概念意義或人際意義,都不能絕對分割,而應(yīng)該是互補的。這是客觀的存在。這樣,上文中的圖2可以更精確地以圖3表示,來說明兩者之間的互動。

        圖3

        7.結(jié)語

        行文至此,我們不得不承認語言不僅僅是符號系統(tǒng),連同其他表示意義的手段或方式,在一定國家關(guān)系和社團,以至家庭中,它被賦予控制的力量。正如韓禮德(2011:141)所說:“過去幾十年來,人們愈來愈清楚地意識到語言是有力量的,可以說服人、欺騙人,實際上就是控制人。”像訓練律師為案子辯護,訓練邏輯學家去辯論,訓練傳教士去改變?nèi)藗兊男叛龆际且谜Z言來左右人們的情感和判斷。如果說批評話語分析揭示如何通過權(quán)勢和意識形態(tài)來壓服對方的話,積極話語分析力圖營造一種氣氛,以共同努力,實現(xiàn)一個既定目標,最后建造一個平等和諧的社會。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話語分析也可發(fā)揮很大作用,可以“協(xié)調(diào)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關(guān)系”(周金娜、鐘慶倫2012)。從方法上來說,如果應(yīng)用于家長教育孩子或教師評價學生,那是批評與表揚相結(jié)合。兩者的應(yīng)用需視不同語境而定。不過,所有這些,筆者認為都是第二性的。最本質(zhì)的是,不論哪一種分析方法都離不開一個基本要求:實事求是,不能讓一個虛假的信息顛覆了全部努力。如果還有更高要求的話,判斷是非的標準決定于與這個問題休戚相關(guān)的人民,他們的利益和他們的觀點——盡管那些總統(tǒng)和政府總想把自己看做救世主,讓人民乖乖地聽從他們自己的話語,企圖維護他們的權(quán)勢和利益。

        Caldas-Coulthard, C.R.& M.Coulthard.1996.TextandPractices:Readingsin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C].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1989.LanguageandPower[M].London: Longman.

        Fowler, R.& B.Hodge.1979.Critical linguistics [A].In R.Fowler, B.Hodge, G.Kress & T.Trew (eds.).LanguageandControl[C].London: Routledge & Keegan Paul.185-213.

        Kress, G.1996.Represent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ubjectivity: Questions for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A].In C.R.Caldas-Coulthard & M.Coulthard (eds.).TextandPractices:Readingsin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C].London: Routledge.15-32.

        Kress, G.2000.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New theories of meaning [A].In W.Cope & M.Kalantzis (eds.).Multiliteracies:LiteracyLearningandtheDesignofSocialFutures[C].London: Routledge.153-61.

        Martin, J.R.1995a.Interpersonal meaning, persuasion, and public discourse: Packing semiotic puncn [J].AustralianJournalofLinguistics15: 3-67.

        Martin, J.R.1995b.Reading positions/positioning readers: JUDGEMENT in English [J].Prospect,AJournalofAustralianTESOL10(2): 27-37.

        Martin, J.R.2000.Close reading: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s a tool for critical analysis [A].In L.Unsworth (ed.).ResearchingLanguageinSchoolsandCommunities:FunctionalLinguisticsApproaches[C].London: Cassell.275-303.

        Martin, J.R.2004.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Power, society and change [J].RevistaCanariadeEstudiosIngleses49.(轉(zhuǎn)載于《英語研究》2006年第4期)

        Martin, J.R.& D.Rose.2003.WorkingwithDiscourse:MeaningBeyondtheClause[M].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Martin, J.R.& P.R.R.White.2005.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London: Palgrave.

        Widdowson, H.2000.Critical practices: On represent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xt [A].In S.Sarangi & M.Coulthard (eds.).DiscourseandSocialLife[C].Harlow: Pearson Education.155-69.

        Wikipedia.2012.AppraisalTheory[OL].[2012-06-26].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Appraisal_theory&oldid=489257369

        韓禮德.2011.篇章、語篇、信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視角[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1):138-46.

        黃會健、冷占英、顧月秋.2007.話語分析的建設(shè)性轉(zhuǎn)向——從批評話語分析到積極話語分析[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1):1-5.

        廖昕.2009.話語分析的新視角——積極話語分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9):87-88.

        潘章先.2002.多學科、多視角的語言研究——話語分析[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6):109-13

        王振華.2001.評價系統(tǒng)及其運作——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新發(fā)展[J].外國語(6):13-20.

        王振華.2004.“硬新聞”的態(tài)度研究——“評價系統(tǒng)”應(yīng)用研究之二[J].外語教學(5):31-36.

        袁華、潘小江.2008.憑借理論對新聞報道的積極話語分析[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7(5):58-61.

        周金娜、鐘慶倫.2012.“塑化劑”新聞的積極性話語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116-17,120.

        朱永生.2006.積極話語分析:對批評話語分析的反撥與補充[J].英語研究(4):36-42.

        朱永生.2011.積極話語分析與語言學家的社會責任——評Martin的社會責任說[A].朱永生、嚴世清.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再思考[C].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人際語言學話語
        現(xiàn)代美術(shù)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搞好人際『弱』關(guān)系
        從《戰(zhàn)國策》看人際傳播中的說服藝術(shù)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詞的人際功能探討
        劍南文學(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話語新聞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話語新聞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20
        由人際代詞與非人際代詞的對立看語體分類
        當代修辭學(2013年3期)2013-01-23 06:41:20
        語言學與修辭學:關(guān)聯(lián)與互動
        當代修辭學(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在| 911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caoporon国产超碰公开| 国产精品髙潮呻吟久久av | 日韩成人免费一级毛片|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蜜桃一区二区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熟|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aⅴ毛片大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在线观看| 少妇熟女天堂网av|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日日骚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麻豆AⅤ无码不卡| 亚洲av网站首页在线观看| 男女真人后进式猛烈视频网站|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春药|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久久| 少妇无码av无码专线区大牛影院|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大片| 国产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真| 欧美国产小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在线不卡 | av中文字幕潮喷人妻系列| 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黄片av在线播放|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视频免费| 精品99在线黑丝袜| 国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