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西班牙塞戈維亞引水渠修建于公元109年的羅馬時代。1800多年來,塞戈維亞人的生活用水一直依賴這條引水渠。然而,到了近代,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塞戈維亞引水渠是一項宏偉的工程,應該被保護起來,留給子孫后代。有人附議道:引水渠已用了上千個年頭了,它太累了,也該歇歇了。這條建議得到了很多人響應。于是,塞戈維亞人動手鋪設了一條新的鐵皮水管,代替了原先引水入城的古引水渠。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新水管鋪好不久,那條千年引水渠就發(fā)生了質(zhì)變:經(jīng)日光暴曬后,那些千年古磚和石塊開始開裂,干涸的引水渠很快就到處坍塌。沒過多久,引水渠就因短暫的閑置,而被徹底葬送了。這樣的結果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好心卻辦了壞事的塞戈維亞人扼腕嘆息,后悔不迭。
閑置是一種可怕的破壞力,不僅對古老的建筑而言,對人類來說更是如此。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一塊肥沃的土地,如果不按季耕種,就會被荒草淹沒;我們的心靈,也像是一塊閑置的空地,你不種莊稼,它就長雜草。本題參考立意:
1.對大自然最好的保護,就是充分地利用,所謂物盡其用。當然,“利用”既不等于“濫用”,也不等于“亂用”。過度保護有時反而會起反作用,可能會打破原有的平衡,閑置的結果有可能就是徹底廢棄。
2.對人才最好的尊重,不是“圈”起來或“養(yǎng)”起來,而是在給予充分尊重的同時,創(chuàng)造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其才能的環(huán)境,所謂人盡其才?!安慌卤焕?,就怕沒有用”,精辟地說明了這一道理。
3.對我們的心靈來說,閑置比忙碌更危險。將心靈閑置的人,無論他是天才與否,等待他的必將是被超越或淘汰。忙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一種快樂,讓我們真實地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讓我們無暇空虛?!皧^斗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與眾不同”。戰(zhàn)斗的生活,讓你的一生充滿無限可能;而閑置,則可能讓你的人生就此止步。然而,時光的腳步永遠不會停下,我們都會一天天地老去,止步的人生無法讓你“永葆青春”。如果你不想自己“白發(fā)三千丈”時“老大徒傷悲”,那就千萬別閑置了你的心靈,更別閑置了你的人生。
4.還可由“好心辦壞事”等角度入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魯迅先生《野草》題辭:“當我沉默的時候,我感到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背聊?,是一種大智慧。
(2)我們常常贊美沉默:沉默是淡泊者最真的坦然,沉默是思想者最大的智慧,沉默是復仇者最高的輕蔑,沉默是絕望者最后的尊嚴。然而,沉默又可能是無是無非的圓滑,是裝腔作勢的膚淺,是當說不說的怯懦,是作壁上觀的冷漠……成功的人生,也在于拿捏好沉默的“度”。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材料核心詞是“沉默”,關鍵句是“成功的人生,也在于拿捏好沉默的‘度’”。具體的作文立意:
1.在多說無益的時候,沉默,也許就是最好的解釋。縱有萬語千言,也只蘊藏于胸中。如果語言是樹,沉默便是樹的根須,在深深植根大地的同時,同最內(nèi)在、最深層、最重要的自我進行交流和接觸。只要這沉默不是消沉,不是頹廢,不是無原則的老好人主義,那么,即便略帶寂寞,也是一種風骨,一種超然,一種力量。
2.在沉默中冷靜,在沉默中反省,在沉默中尋找新的起點和確立新的目標;在沉默中清醒,在沉默中爆發(fā),一言既出,擲地有聲。
3.該說就說,當歌則歌,該笑則笑,當哭則哭。人沉默久了,就會變成一尊木訥的石雕,但它不是羅丹的《思想者》。我們理應敞開胸扉表述自己,少一些隱晦,多一些袒露。陽光透過云層是一種表述,島嶼浮出海面是一種表述。人,只有在掙脫一層層自我束縛中才能實現(xiàn)超越。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粵語系統(tǒng)中,“山寨”是“小朝廷”,“山大王”是“小皇帝”。 由此,“山寨”延伸出模仿、克隆、仿制等含義。最初有山寨手機、山寨游戲機,然后是山寨明星、山寨電影、山寨百家講壇、山寨鳥巢、山寨春晚等。
對于“山寨”現(xiàn)象,有人認為是對精英文化的挑戰(zhàn),是“暴利行業(yè)的殺手锏,對平衡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有著關鍵的作用”;也有人認為所謂“山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知識產(chǎn)權的侵犯,對于“山寨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允許,但不能提倡。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這道作文題很新,意在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與時俱進。構思作文時,先要明確“山寨”這一社會流行語的意思——它發(fā)端于“山寨手機”,后來出現(xiàn)所謂“山寨版劉翔”、“山寨版周杰倫”,又出現(xiàn)了“山寨版春晚”、“山寨版百家講壇”等,于是也就有了“山寨文化”一說?!吧秸碑a(chǎn)品為何暢銷?就拿手機來說,很多人受經(jīng)濟條件所限,買不起名牌手機,但是自己又對名牌有心理需求,那么,“NCKIA”、“SAMSING”就很適合他們。看上去和名牌手機差不多,性能可能差別也不是很大,但是價錢便宜很多,“性價比”很高。也正是因為看到這樣的社會需求存在,一些人才打起仿冒品牌的主意。
從目前看,“山寨”產(chǎn)品至少可分兩種:一種是具體的商品,比如手機等;另一種是文化和精神產(chǎn)品,比如百家講壇、春晚等。這二者不可同日而語。當然,還有一種分法:以營利為目的和不以營利為目的。比如,有的人搞“山寨版百家講壇”、“山寨版功夫熊貓”并在網(wǎng)上傳播,制作者純粹就是為了好玩,或者滿足一下自己的表現(xiàn)欲、表演欲。本題參考立意:
1.“山寨”商品明顯是有違法律的,只是因為很多人的商標意識、知識產(chǎn)權意識不是很強,相關的法規(guī)不是很完善,有關部門執(zhí)法力度也不夠,這些都給了一些人打擦邊球的機會。
2.“山寨文化”情況比較復雜,其中既有自娛自樂型的,也有商業(yè)型的。比如“山寨版春晚”、“山寨版百家講壇”等,如果不違反法律,不違背社會公德,而且也不以營利為目的,我們只能允許它們存在,說實話也很難禁止。
閱讀詩人阿紅的《奇觀》,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啄木鳥飛來
樹/緊張得每只手/都舉起槍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啄木鳥是樹木的醫(yī)生,專門給樹捉蟲子,可現(xiàn)在樹見到啄木鳥飛來,怕得不得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仔細想想,不難發(fā)現(xiàn)“樹”“諱疾忌醫(yī)”??梢?,本題應談諱疾忌醫(yī)的危害、救治等。這方面有個典型事例——蔡桓公不聽扁鵲勸告,以致病入膏肓。成語“諱疾忌醫(yī)”即來源于此。寫作時這個例子可直接列舉,也可據(jù)此新編故事;當然,現(xiàn)實生活中更有其他許多鮮活的例子可選用。參考立意:
1.從樹木的角度思考:(1)正確對待(或樂于接受)別人的批評與幫助;(2)害怕批評就是拒絕進步。
2.從啄木鳥的角度思考:(1)應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2)幫助別人,還得讓對方理解自己的好意;(3)應無懼別人的誤會乃至打擊報復。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時候,有一次幫母親去菜園栽西紅柿苗。我徑直來到去年種過西紅柿的那壟地前,正蹲下身子準備移栽時,母親卻制止我說:“今年可不能再種在這塊地里了,咱們得換個地方。”她把我領到菜園西北角,說:“今年就讓西紅柿在這兒落戶吧?!蔽液懿焕斫?,問道:“去年種過西紅柿的那塊地里用樹枝搭的架子還在,今年接著種就不用再搭架子了,豈不是更方便嗎?”母親笑了笑說:“你不懂。西紅柿如果連續(xù)種在同一塊地里,就會生長不好,容易發(fā)生蟲害,產(chǎn)量將大減,所以得一年挪一個地方。其實不僅僅是西紅柿,還有花生、西瓜等其他作物也是這樣?!?/p>
要取得西紅柿的豐收,就不能把它連續(xù)種在同一個地方,要舍棄原來那塊已不再適宜的土壤。我們要想摘取人生的碩果,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也得學會審時度勢,隨時給自己換一個最適合發(fā)展的“田塊”,而絕不可固守在同一塊地里,吊死在同一棵樹上。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人生在世,要想奪取成功的桂冠,當然需要對目標的執(zhí)著,但更多的時候則需要果斷而及時地放棄。在我們身邊,有那么一些人,他們堅持著連續(xù)多年把“西紅柿”種在某塊“地”里,卻癡心不改,哪怕是連年“歉收”也不動搖,他們認為這是對既定目標的堅守,是一種有恒心、有毅力的表現(xiàn),相信堅持到底就必定會迎來豐收的喜悅。其實,他們錯就錯在分不清堅守目標與適時放棄的界限和時機。如果發(fā)覺一個主攻方向、一個發(fā)展目標不再適合自己,仍舊一味固守,一條道走到黑,那已不叫執(zhí)著、堅定,那叫糊涂、盲干!
別把“西紅柿”連續(xù)種在同一塊“地”里,是因為那塊“地”已不能種好你的“西紅柿”。但只要你敢于放棄,善于尋找,總會有塊“地”適合你,并最終成就你!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們往往對自己的人生做出設計,但是結果卻并不一樣:有的人生,按照自己的設計,苦心經(jīng)營,成就了輝煌;有的人生,卻在不斷修正甚至改變自己的設計,同樣也成就了偉業(yè)。有趣的是,有的人生,雖然執(zhí)著于自己的設計但始終沒有實現(xiàn),然而卻成就了始料不及的另一方面的燦爛?!@些現(xiàn)象,令人深思,給人啟迪。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有人說,金字塔如果拆開了,只不過是一堆散亂的石頭。同樣,人生如果缺少設計,也就是幾段散亂的歲月。但在“人生與設計”的這個關系式中,有許多的變量,也有許多的變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執(zhí)著于自己既定的設計,苦心經(jīng)營,可以成就人生輝煌,古有玄奘17年西天取經(jīng)之游,今有王順友20年跋涉飛鴻傳信;但有時因為自己身心、思想等內(nèi)在因素和時空、形勢等外在因素的發(fā)展變化,人又需要修正、改變自己既定的設計,“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古有班超投筆從戎,今有魯迅棄醫(yī)從文;而有時,人生的設計也會出現(xiàn)“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有趣現(xiàn)象。
鑒于本文主旨的直白性,審題難度不大,但思辨頗需功力:“專一式”的人生設計要有“演”的功力,要能演繹出“設計”對“人生”的深遠意義和影響的漫漫歷程;“修正式”的人生設計要有“剖”的功力,要能由表及里,剖析出“修正”的內(nèi)因和外因;“無心式”的人生設計要有“探”的功力,要能由此及彼,探尋出“偶然”背后的某種“必然”。有了思辨的深度,才會有立意的高度,從而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走出平庸,走向出彩。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許多人聲名遠播的造就并非所學專業(yè),而是主業(yè)之外的另一番作為。
魯迅和郭沫若,本來是去日本學醫(yī)的,最后卻都成為了一代文化巨匠。
余秋雨本來是搞戲劇教育和藝術理論的,但讓他聞名于世的卻不是學術專著,而是文史散文。
黃渤自小喜歡唱歌,高中畢業(yè)后組建了一個“藍色風沙”樂隊,在全國走江湖,傾心付出近十年的音樂事業(yè)卻一直沒有起色,無意間被寧浩相中,一塊《瘋狂的石頭》讓他在銀屏上持續(xù)“瘋狂”起來,終于登上了第46屆金馬獎影帝的寶座。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人生發(fā)展的軌跡和成就,很難預料會在哪個節(jié)點上時來運轉(zhuǎn),有時還會偏離自己的初衷。在有些人那里,無意間的造就反而比刻意作為還要精彩。于是,人們不免要感嘆“有意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其中的奧妙恐不僅僅是機緣巧合,而是與個人固有的潛質(zhì)有很大關系。不論是“有意栽花”還是“無心插柳”,也不論是半路出家還是被迫無奈,如果缺乏相應的天生資質(zhì)、必備的人生積蓄、不棄的意念堅守,也會與迎面而來的機遇擦肩而過。
人生因“副業(yè)”而精彩的現(xiàn)象還啟示我們,成功的載體沒有高下大小之分,賣豆腐的與鑄鋼鐵的都有可能成為“大王”;在事業(yè)的選擇上,千萬不能總是幻想自己要成為什么,而是要多想想自己能成為什么;當你發(fā)現(xiàn)一條路走不通或走不順時,不妨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優(yōu)勢,轉(zhuǎn)一下腦筋,換一條路徑,改一個行當,變一個角色,說不定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閱讀下面的圖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漫畫“羨慕”由三幅畫面組成。第一幅:畫面上左右各放一個盛滿水的魚缸,兩個魚缸里分別盛著兩條魚和一條魚。左邊魚缸中的兩條魚呆呆地、羨慕地望著對面的魚缸,它們似乎在想:那么寬的水域卻只有一條魚,那條魚多清靜,可以自由自在地獨享那缸水了。而右邊魚缸中的魚也呆呆地、羨慕地望著對面的魚缸,它大概在想:兩條魚游在一個缸里,多熱鬧、多快樂啊,一點也不寂寞。
第二幅:仍然是這兩個魚缸,可里面的魚卻在羨慕對方的條件、環(huán)境后,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魚缸,奔向?qū)Ψ降聂~缸。
第三幅:右邊的一條魚和左邊的兩條魚已躍入對方魚缸,環(huán)境如前,只是互換了一下位置。現(xiàn)在它們?nèi)栽诹w慕對方呢,還是因環(huán)境一如從前而產(chǎn)生困惑,抑或在思考著什么?也許都有可能吧。
將漫畫推及人類生活領域,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差別除了產(chǎn)生矛盾、力量,也產(chǎn)生“羨慕”;當你羨慕別人時,別人也可能正對你羨慕不已呢。
“度”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哲學概念,還是一把影響人與社會乃至整個世界和諧發(fā)展的“雙刃劍”。凡事有度,適之最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小到失言、失態(tài)、失禮、失范,大到失職、失策、失節(jié)、失足,都是程度不等的一種失度。同樣是飲酒,有人享受了“杯中乾坤大,壺內(nèi)日月長”的浪漫,有人卻因為失度而留下了“酒杯雖小淹死人,筷子不粗打斷腰”的終身遺憾;同樣是當官掌權,有人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贊許,有人卻因為失度,跌入腐敗犯罪的泥坑,而落下了遭人民群眾唾棄的千古罵名。
請以“說‘度’”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
【寫作提示】
古今中外的一切事業(yè)驕子,無論是商界巨擘、社會名流還是政治領袖,他們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輝煌,取得成功,除了個人才能出眾等因素以外,從思想方法上考量,就在于他們善于把握“度”,該行則行,當止則止,一“度”在握,入水能游,出水能跳,游刃有余。具體可考慮如下角度:
1.“度”是教養(yǎng)的折射。這種教養(yǎng),除了傳統(tǒng)思想、民族文化的長期熏陶之外,主要在一以貫之、堅持不懈的學習、教育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學習和運用,是這種教養(yǎng)的“源頭活水”。有了這種教養(yǎng),就有了把握“度”的高度自覺,就能深諳事物的因果緣由和內(nèi)在聯(lián)系,面對變化萬千、永無寧日的外在世界,“我自巋然不動”。面對物質(zhì)的引誘,心不動,手不癢,于利不趨,于色不惑,平淡對得失,冷眼看繁華,快樂不忘形,痛苦不失態(tài)。
2.“度”是理智的脈動。把握住“度”就是把住了脈,就能凡事看準,遇事不慌,做事不盲,無事不惹,有事不怕;就能在催動人的求利欲望時,不忘而且更重要的是賦予其理性和秩序,在宣示市場帶來的種種機會和應當爭取的種種權利時,提醒人們要在道德底線和規(guī)則制約的前提下進行沖突解決和價值選擇;就能時刻對燥熱的經(jīng)濟空氣保持警覺,準確把握經(jīng)濟過程后面潛藏的政治、道德、倫理、信仰、文化等層面上的危機。
3.“度”是節(jié)制的連續(xù)。通過節(jié)制把握“度”,是一種常見的表現(xiàn)。為了健康,“已饑方食,未飽先止”;為了操守,“進不失廉,退不失行”;為了大局,“事大于爭則當爭,事小于爭則不須爭也”;為了真理,“永不向權勢低頭,但要摘帽為禮”;為了和諧,“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人使氣,我以理屈之”。以節(jié)制求適度,所行所為,心中自有分寸;所思所想,不會邪妄滋蔓;所觀所識,不會以偏概全。
4.“度”是知足的守恒??鬃釉唬翰蛔闵跓o度。生命之舟載不動過度的物欲與虛榮?!笆Ф取钡亩嗍秦摀菈核礼橊劦淖詈笠桓静?,因而是另一種失去;而適度的少并非不足,由于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活出氣象,因而是另一種有余,是另一種更從容、更寬闊的擁有。知足了,沒有功名利祿的拖累,沒有小肚雞腸的煩惱,就不會讓太多的欲望不停地抽動生命的脫落,弄得自己叫苦不迭;知足了,不要什么厚重的“物質(zhì)武裝”,只要有那么一只能裝下我們必需的東西的行囊足矣!像那布袋和尚“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么自在”,永遠保持心靈的那份輕盈與自由。
有人說,精彩是可以預約的,只要準備充分,就能展開美麗的圖景;有人說,精彩是無法預約的,只要大膽向前,隨時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
請以“預約精彩”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寫作提示】
作文提示語中揭示出對“預約精彩”的兩種認識:一種是“精彩”“可以預約”,“預約”的條件是“準備充分”;另一種則是“無法預約”,理由是“隨時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即“精彩”很可能是突然來臨、無法預估的。
除此之外,作文立意也可以是“有些人(有時)可以預約精彩,而另一些人(或另外一些情況下)卻又無法預約精彩”,然后在文中深入探究其中的根源,給讀者一些有益的啟迪——比如要“預約精彩”,你所約對象必須切合自身實際;又如光有“預約”的美好愿望和一腔熱情遠遠不夠,更需要在目標的指引下執(zhí)著前行,不松懈也不氣餒;再如“預約精彩”并不排斥適時適度地作出調(diào)整,更不提倡走進死胡同后仍不知轉(zhuǎn)身,等等。
莎士比亞曾說:“卑微的工作是用艱苦卓絕的精神忍受的,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標?!?/p>
比爾·蓋茨指出:“如果你想同時坐兩把椅子,就會掉到兩把椅子之間的地上。”
請以“一生干好一件事”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寫作提示】
“一生干好一件事”,這個標準似乎不高,但細想也不是那么簡單的。本題參考立意:不少普通人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一生干好一件事,雖然默默無聞,干著瑣碎的工作,但同樣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美化著世界,創(chuàng)造著財富。
請以“人生就像自助餐”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寫作提示】
1.可以由“自助餐誘發(fā)人的邪惡”入題,先列舉現(xiàn)象——“部分同胞在自助餐上的表現(xiàn)”,并歸結出“自助餐是一種誘惑人展示自己貪婪和丑惡本性的就餐方式”。在此基礎上,直接挑明“干脆可以說人生就是這樣一場自助筵”,然后通過合理的類比與“分解”,巧妙地表明自己的觀點。
2.還可確立這樣的主旨:人生好比“自助餐”,理應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選擇,做到“不加限制、各取所需”。
“疾風知勁草”典出《東觀漢記·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贝笠馐恰皬那霸跐}川跟隨我的人都跑了,唯有你獨留身邊,只有在迅猛的風中才看出堅韌的草,這話現(xiàn)在得到了驗證”。
唐太宗李世民《賜蕭瑀》詩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請以“疾風知勁草”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寫作提示】
所謂“疾風知勁草”,成語詞典上解釋為:“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jīng)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也就是說,在這個比喻性的命題中,“疾風”喻指的是艱難困苦的處境、嚴峻的形勢與挑戰(zhàn)等,而“勁草”則是堅毅的象征,往往表現(xiàn)為一種忠貞不渝的堅守,或者迎難而上的奮進等。
寫作本題時,應避免步入兩種誤區(qū):一是一味地就“風”“草”寫“風”“草”,看似托物言志,其實容易流于膚淺、牽強;二是簡單地寫一寫自己在學習上如何不怕困難,經(jīng)過苦苦的思考終于解出了某道題或取得了成績的進步等就了事——殊不知,“疾風知勁草”一般應提升到人的品格、德行的層面加以詮釋。
哲人說,“慧”不如“癡”,慧易成事,但難成大局;癡似呆拙,但孜孜矻矻,一點一滴,終能成就不凡的格局。
請以“留一點‘癡心’”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寫作提示】
如果你是“癡”人,笨人沒路走,只能努力,無需多言。問題是社會上“癡”人少有,大多是聰明人(或者其實是自以為聰明),聰明人就是精于算計,心思復雜,以至于小算盤每天打、時時打,稍有困難就不做,稍遇挫折就放棄,無利立即就回頭;長遠大計無心想,結果是小成可也,大事難成。
最好的結論是,不論你是聰明人還是癡人,常常替自己留一點“癡心”,刻意去做一些看起來笨笨的事,凡事想長一些、想遠一些。利益不要計算得那么精準,刻意找一些辛苦、困難的事來做,找一些需要冒險進取的事來做,然后發(fā)揮你的決心,考驗你的能力,激發(fā)你的堅持,磨煉你的執(zhí)著,成就你的耐性,讓成果滴滿你的汗水、淚水,這是另一種歷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要奮斗,社會要發(fā)展,人往高處走,大抵是不錯的。但人追慕的高處,應該是事業(yè)的高處,是人格的高處,是人生境界的高處,而不應該是名利的高處,這才稱得上是高尚的人生追求??墒?,滾滾紅塵中,名利的高處總是那么令人向往。高處是顯赫和榮耀的象征,高處是優(yōu)越和強勢的代名詞,于是有數(shù)不清的人,對高處趨之若鶩。
一心追慕著名利的高處的人們,很少會去關注低處。其實,高處有高處的風光,低處有低處的景致。而且,善于低處經(jīng)營的人,最后往往能到達更高的人生高處。
請以“守得住低處的人”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低處于人生的成就,關鍵在于心態(tài)的低調(diào)。低調(diào)的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低調(diào)的人,謙虛、平和、淡泊、寧靜。他們不爭身外之物,因此更能心無旁騖,全心全意攀登事業(yè)的高峰;他們不為名利所困,因而更能安貧樂道,返璞歸真中追求人生的化境。這正應了那句千古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參考立意:(1)守得住低處的人,知道自身的渺小,因而懂得敬畏大自然,懂得敬畏人世間一切永恒和博大;(2)守得住低處的人,相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以他們坐得了冷板凳;(3)守得住低處的人,溫厚、寧靜,就像大地,永遠把自己置于低處,但沒有人能否認他的博大;(4)守得住低處的人,收斂、含蓄,就像大海,永遠把自己放在低處,但沒有人能否認他的深邃……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p>
請以“道德與智慧”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寫作提示】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智慧?!卑衙赖碌韧谥腔?,無疑是一種偏頗的觀點。但是,也不可否認其中包含著一定的真理。在人類歷史上所形成的許多道德規(guī)范,向人們揭示了人與他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美好關系形成與發(fā)展之必然,也揭示了每個個體在群體、社會中得以生存、發(fā)展之必然。
隨著社會和道德的發(fā)展,道德越來越成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其范圍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它通過“應然”揭示“必然”。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道德的建設更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社會主義的道德規(guī)范、道德價值更具科學認知的價值,善與真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梢哉f,個體每一種善的品質(zhì)的形成,即是對人生真諦之一種把握。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從前,“慢”是成事的基礎——“欲速則不達”;好湯得靠“慢火”燉煮,健康要從“細嚼慢咽”開始;“慢工出細活兒”更是品質(zhì)的保證??傊?,“一切慢慢來!快了出錯劃不來”!
現(xiàn)在,“快”是前進的動力——有“方便面”就不怕肚子餓,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就不怕塞車,有“寬頻”就不怕資料下載中斷,有“快遞”就不怕禮物交寄太晚。身邊的事物都告訴我們:“快!否則你就跟不上時代!”
不同的時代總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過時?“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試以“快與慢”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立意自定,題目自擬。
【寫作提示】
“快與慢”這個話題題意寬泛:“快”,可寫快速發(fā)展給我們帶來的種種好處,也可寫快節(jié)奏的生活給人帶來方方面面的心理壓力;“慢”,可寫“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也可寫“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學習,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毓ぷ鳌钡某练€(wěn),以及“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的從容。需要注意的是,“快與慢”是關系型話題,應圍繞其關系展開論述,比如談快優(yōu)于慢,或?qū)幝膊槐靥斓取?/p>
參考立意:(1)生活中,快使人活潑、反應敏捷,做事迅速而不拖泥帶水,但往往也會使人毛躁、粗心,失誤連連;慢使人沉穩(wěn)、細心,做事有條不紊,但又容易使人死板、拖沓,錯失良機。所以我們應懂得控制節(jié)奏,該慢的時候就要慢,該快時一定得快;既不一味追求速度,也不習慣性地散慢拖拉,這樣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游刃有余,獲取更多的成功。(2)快慢適度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3)當一切都將變成高速——出門有高速公路,就餐有各式各樣的快餐,打開書報有各式各樣的文化快餐,打開電腦幾分鐘內(nèi)便可“網(wǎng)盡天下”時,請記得放慢一下腳步,那時我們會感受到生活別樣的滋味。(4)快與慢都不是標準,“好”才是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