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雷鋒郭明義郭明義同志事跡簡介
【編者按】在雷鋒逝世五十周年、全國正在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掀起學雷鋒新高潮的今天,本刊根據(jù)有關(guān)媒體的報道,刊登雷鋒傳人、活著的雷鋒——郭明義的事跡,以饗讀者。
郭明義,男,1958年12月生,成人本科學歷。1977年1月參軍,并于1980年6月在部隊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被部隊評為“學雷鋒標兵”。1982年1月,復員到鞍鋼集團礦業(yè)公司齊大山鐵礦工作。先后在礦用大型生產(chǎn)汽車駕駛員、車間團支部書記、礦黨委宣傳部干事、車間統(tǒng)計員兼人事員、礦擴建工程辦公室英文翻譯等崗位工作。
1996年至今,任齊大山鐵礦生產(chǎn)技術(shù)室采場公路管理員。入黨30年來,他時時處處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yè)績。從1996年開始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
1990年以來,他堅持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毫升,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
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qū)群眾捐款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qū)齊大山鎮(zhèn),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
2006年以來,他8次發(fā)起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倡議,有1700多名礦業(yè)職工參與;其中,齊大山鐵礦汽運作業(yè)區(qū)大型生產(chǎn)汽車司機許平鑫同志與武漢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成為全國第1066例、鞍山市第5例成功捐獻者。
2007年以來,他7次發(fā)起無償獻血的倡議,共有600多名礦業(yè)職工參與,累計獻血15萬毫升。
2008年以來,他發(fā)起的希望工程捐資助學活動,已有2800多名礦業(yè)職工參與,資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萬元。
2009年以來,他發(fā)起成立的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俱樂部,已有200多名礦業(yè)職工和社會人士參與,是目前國內(nèi)參與人數(shù)最多的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俱樂部。
郭明義先后榮獲了齊礦先進生產(chǎn)者標兵、模范共產(chǎn)黨員,礦業(yè)公司先進生產(chǎn)者、模范共產(chǎn)黨員,鞍鋼先進生產(chǎn)者、精神文明建設(shè)標兵、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勞動模范,鞍山市優(yōu)秀義工、道德模范、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特等勞動模范,遼寧省道德模范提名獎、希望工程突出貢獻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紅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央企業(yè)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榮譽稱號。
2008年7月1日,齊大山鐵礦黨政工做出了《關(guān)于開展向郭明義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2009年7月29日,鞍鋼集團礦業(yè)公司黨政工做出了《關(guān)于開展向郭明義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2010年4月26日,鞍鋼集團公司黨委、鞍鋼集團公司做出了《關(guān)于開展向郭明義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在2010年6月9日鞍鋼集團公司召開的郭明義事跡報告會上,鞍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jīng)理張曉剛在講話中稱贊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跡,集中體現(xiàn)了鞍鋼優(yōu)秀的企業(yè)文化、鋼鐵產(chǎn)業(yè)工人的可貴品質(zhì)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堅定實踐者,是雷鋒、孟泰精神的傳承者,是新時代的道德楷模。
甘肅舟曲縣發(fā)生特大泥石流之后,鞍鋼齊大山鐵礦采場公路管理員郭明義多次找到單位領(lǐng)導,詢問捐款的事情并捐出了1000元錢。
作為一名普通工人,這樣的事情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發(fā)生在他的身上了:30多年來,郭明義熱心公益事業(yè),在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的情況下,累計為“希望工程”捐款10余萬元,先后資助180多名特困生;他累計無償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
1994年,當郭明義看到鞍山團市委希望工程辦公室號召向瀕臨失學的兒童捐資助學的電視短片后,心中非常沉重。孩子們渴望讀書的目光,讓他無法平靜,他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第二天,他就向一名岫巖山區(qū)的失學兒童捐助了200元錢。十幾天后,他又給這個孩子郵寄了200元。
而當時,他和妻子每月的收入還不到600元,正是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上學的女兒,家庭負擔最重的時候。
但從那時起,他就將參與希望工程活動,當作了一項事業(yè)和義務執(zhí)著的堅持至今。16年來,已捐款10萬多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學生。
厚厚的感謝信見證了郭明義10多年來的愛心
郭明義不僅在物質(zhì)上不遺余力地幫助這些孩子,更為這些孩子在精神上撐起了一片藍天。
考上大學的鞍山市特困學生張麗,父母離異后已經(jīng)五年多沒有見到父親了。她的母親患有心臟病、類風濕、腎結(jié)石等多種疾病,既要靠每月當保潔員不到700元的工資治病,又要撫養(yǎng)剛剛考上高中的女兒,生活十分艱難。當郭明義從報紙上看到她考上重點高中、面臨輟學窘境需要資助的信息時,當天就慷慨解囊。并一直資助她到高中畢業(yè)。
張麗收到工程技術(shù)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后,聽到消息的郭明義比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學還要高興,當即表示要一直資助她到大學畢業(yè)。張麗說,是郭伯伯讓她有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和追求,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郭明義幾乎傾其所有。直到現(xiàn)在,一家三口仍住在市郊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一個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房子和20多年前沒什么改變:還是水泥地、白灰墻、木制門窗。20多歲的女兒,至今還住在不到4平米的門廳里。
在郭明義的心中,幫助孩子就是幫助社會和國家,是他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郭明義說,他家不困難,他和妻子、女兒喜歡過這樣簡單的生活,他們很滿足。在南京讀書的女兒來信也說,一想起那不足40平米的家就感到特別的溫暖。
早在2002年,手機就在大眾中普及了。但直到2007年,齊礦獎勵郭明義一部手機并明確要求他是工作需要不能捐獻后,他才有了手機。2008年,鞍山團市委聽說他已捐出了3臺電視,自己家卻連電視都不舍得買時,就為他買了一臺送去,并告訴他這是固定資產(chǎn)不能捐獻,這時他家里才有了一件像樣的家電。
2008年春節(jié),礦業(yè)公司領(lǐng)導到他家走訪,特意為他辦了超市購物卡??刹痪?,他就找身邊同志換錢捐了;2009年春節(jié),齊礦獎勵他一臺數(shù)碼相機,他又換錢捐了;2010年,郭明義被評為鞍鋼勞動模范,獲得一萬元嘉獎,可他又全部捐獻了。
16年來,他不僅把生活費捐了,而且把各種補貼一分未留的全都捐了;他不僅把各級組織給他的獎金、慰問金捐了,而且把所有的獎品和慰問品也都捐了。
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他不僅自己全力付出,還在鞍山團市委希望辦的支持和幫助下,于2008年3月4日,發(fā)起成立了以參加希望工程捐資助學活動為目的的“郭明義愛心聯(lián)隊”。目前,“愛心聯(lián)隊”的成員由原來的30多人,迅速發(fā)展到年底的700多人。截止2010年7月底,已有2800多名礦業(yè)職工加入,累計捐資助學金額達40萬元,共資助了1000多名特困學生。
2009年3月4日郭明義愛心聯(lián)隊見面會
鞍山市希望辦的同志們感慨的說,在一個企業(yè)里,能夠憑一個人的帶動,就有這么多職工參與希望工程,在全國都是十分罕見的!
1990年,齊礦號召職工參加義務獻血,郭明義第一個報了名。在血站里,他同許多初次獻血的同志一樣,非常緊張。第一針沒抽出血來,第二針才完成了獻血。
從此,他堅持每年獻血,逐漸由每年獻一次血,增加到每年義務獻血最高限額的兩次。
血小板是珍貴的血源,在搶救臨床重癥病人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捐獻志愿者很少。為了他人的健康和生命,郭明義一直堅持按期捐獻。為了不影響工作,每次捐獻一結(jié)束,他馬上就趕回去上班。
2009年春節(jié)前的一天,郭明義正從采場下山準備吃午飯,突然接到血站的電話,問他能否提前捐獻血小板。他知道血小板保存期特別短,一般都是按照每月預約的捐獻時間采血,沒有重癥病人,血站不會打來這個電話。當時,雖然天降暴雪,道路難行,但郭明義還是跑出很遠攔了一輛出租車,迅速趕到血站。為了挽救一名患有嚴重融血癥的臨產(chǎn)孕婦的生命,郭明義雖然工作了一上午,并且從早上5點到下午2點水米未進,但沒有絲毫猶豫,馬上上機采血。血站的同志讓他獻一個單位的血小板,他堅決不肯。他說,不行,還有孩子呢。寧可浪費點,也得保她們母子平安。最終他捐獻了2個單位的血小板。當歷時1小時40分鐘的血小板采集結(jié)束時,疲憊的他在采血床上睡著了。由于及時輸了他捐獻的血小板,孕婦母子平安得救。當病人家屬打來電話要當面致謝時,郭明義婉言推辭并再三說,這是他應該做的。
一個體重75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約有6200毫升血液。20年來,郭明義累計無償獻血已達6萬毫升,相當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按搶救一個病人需要輸血800毫升計算,可至少挽救75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郭明義不僅自己獻血,還向工友們宣傳無償獻血的知識,帶動身邊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志愿者的行列。
2007年2月,鞍山市臨床用血告急,他在獻血時聽到后,就主動找到血站,要發(fā)起大規(guī)模無償獻血。他自己動手寫倡議書,面對面向工友們宣讀,在他的號召下,3月2日,齊礦和礦業(yè)設(shè)備檢修協(xié)力中心等單位的100多名干部職工參加了這次無償獻血。他經(jīng)常去給特困生匯款的齊大山郵局的全體職工和許多了解他事跡的社區(qū)居民,還有他經(jīng)常去復印特困孩子資料的復印社里打工的小女孩等30余人,受郭明義的感召也聞訊趕來捐獻了自己的血液。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沒想到一下子能來100多人,有些措手不及,體檢表都差點沒夠,采血車就出動了三臺。他們說,一個由個人自發(fā)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能來那么多人,以前沒見過。當時有很多職工是剛下夜班,干了一宿活趕來的,他們都很感動。這一次,血站采集血液2萬多毫升。
郭明義的工友高森山說:“以前給補助費,我都擔心影響健康不愿意獻血?,F(xiàn)在沒有補助,我卻獻好幾次了,就是被郭明義這種精神所感動的?!痹诓蓤龉ぷ鞯囊幻r(nóng)民工說:“我當了幾年兵都沒獻過血。這兩年獻了三次血,我就是沖著郭明義去的?!蓖仆翙C司機馬文昌已無償獻血6次,并成為捐獻造血干細胞、遺體(器官)的志愿者,他說:“我們的愛心,都是被郭明義激發(fā)出來的?!?/p>
郭明義說:“獻血最高的年齡為55歲,我只能再獻3年;距離退休,也不到8年了。爭分奪秒的為鞍鋼、為社會多做一些事,是我現(xiàn)在最大的心愿?!?/p>
目前,在郭明義手中,已有54本無償獻血證書。
54本無償獻血證
這54本無償獻血證書,展現(xiàn)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名鞍鋼人救助生命、關(guān)愛他人、奉獻社會的高尚情懷;這54本無償獻血證書,記載了20年來他用超常的付出和滿腔的熱血,寫就的人間大愛。
(編輯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