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腸衣廢水是一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該廢水的CODCr值很大,氮、磷以及鹽分含量高,針對該廢水的特點,采用混凝-生物化學處理二步法。實驗結果表明,三氯化鐵和非離子型PAM和兩性PAM的復配效果較好,混凝過后的水質較清,CODCr去除率可達50%。
關鍵詞:混凝劑 氯化鐵 好氧\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食品工業(yè)尤其是肉類食品工業(yè)快速發(fā)展,極大的促進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但是大量的廢水直接排放,對水環(huán)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屠宰加工廢水[1]。我國屠宰加工廢水處理所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厭氧接觸工藝、UASB工藝、混凝法、厭氧-好氧二步法等等[2,3]。本實驗將
二、實驗原理
1.混凝預處理
混凝技術是用化學混凝劑去除污水中的細分散顆粒及膠體物質,其混凝機理主要有雙電層壓縮的機理、吸附電中和機理、吸附架橋作用機理以及沉淀物網(wǎng)捕機理。本實驗擬采用聚合氯化鋁、硅藻土、氯化鐵、聚丙烯酰胺等無機和有機絮凝劑對本實驗所要處理的腸衣廢水進行混凝處理,通過混凝過后CODCr的去除效率來選擇一種或是幾種混合絮凝劑作為混凝處理的絮凝劑。
2.生化處理
本實驗采用活性污泥法?;钚晕勰嗍且环N充滿微生物的絮狀泥粒,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在活性污泥中,除了微生物外,還有一些無機物和分解中的有機物?;钚晕勰嗟暮室话阍?8~99%左右,具有很強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三、實驗方法
針對腸衣廢水的特性,本實驗采用混凝—生化處理工藝。該工藝主要是先使用混凝技術作為預處理,去除大部分的懸浮物和降低CODCr以及部分的氮和磷的含量,生化法使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控制一定的工藝參數(shù),確定廢水處理效果。
本實驗利用膠體的吸附能力,向水中投加適量的混凝劑,從而降低它的CODCr和濁度。方法是慢速攪拌燒杯中的原水,用0.5毫升移液管每次一滴一滴加混凝劑直到出現(xiàn)礬花為止,這時的混凝劑量作為形成礬花的最小投加量。根據(jù)所得出的礬花最小投加量,取出其中1/4作為1號燒杯的混凝投加量,其2倍作為6號燒杯的混凝劑投加量,用依次增加混凝劑量相等的方法求出2~5號燒杯混凝劑投加量,把混凝劑移到與相對應的燒杯中,將六個水樣放在攪拌葉片下,先快攪3分鐘,在慢速攪20分鐘,攪拌完成后,靜置沉淀15分鐘,沉淀時間到達后,用注射器分別抽出上清液,并測其CODCr。CODCr去除率最好的投加量即為最佳投藥量。
四、結果與討論
1.水質分析
本實驗從事的腸衣廢水處理為工程項目。此廢水來源于臺州食品公司的產(chǎn)品廢水。廠家主營生產(chǎn)鹽漬豬腸衣、肝素鈉等產(chǎn)品,廠家每天排放量約為130噸。廢水較黑,CODCr、BOD5、總氮、總磷及固形物含量高,并帶有強烈的惡臭是污染治理重點。
2.混凝劑的篩選和優(yōu)化
本實驗擬采用聚合氯化鋁、硅藻土、氯化鐵、聚丙烯酰胺等無機和有機絮凝劑對本實驗所要處理的腸衣混合廢水進行混凝處理,聚合氯化鋁作為混凝劑處理水時,有下列優(yōu)點:對污染嚴重或低濁度、高濁度、高色度的原水都可達到好的混凝效果;水溫低時,仍可保持穩(wěn)定的混凝效果;礬花形成快,顆粒大而重,沉淀性能好;適宜的pH指范圍較寬,在5~9間,當過量投加時也不會造成水混濁的反效果。
2.1 PAC最佳投加量的確定
分別配制2%、5%和6%(質量體積比)的溶液,采用正交實驗法確定每種濃度下的最佳投加量,同時比較每一種濃度下的CODCr去除率。
2.1.1 2%PAC最佳投藥量的確定
取100mL水樣6杯,測得其CODCr的大小為10000 mg/L,分別投入2%PAC:4.4mL、5.3mL、6.15mL、7.05mL、7.95mL、8.8mL,混凝后取上清液,測定CODCr,確定最佳投藥量,處理效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每100mL水中加入7.95mL的2%PAC時,去除效果最佳,可達28%。如果繼續(xù)增大投加量,去除效果反而降低,這是由于出現(xiàn)了膠體再穩(wěn)的現(xiàn)象,在峰值出現(xiàn)之前有一個去除率的最低值,其可能由于混凝過程中不單單只有一種機理起作用,它們之間相互制約引起。
2.1.2 6%PAC最佳投藥量的確定
由圖4可知,隨著投藥量的增加,去除率呈現(xiàn)先增大在減小的趨勢,當每100mL水中加入0.8mL的6%PAC時,去除效果最佳,可達48%。
2.2 6%PAC的最佳pH的確定
取6杯原水水樣,CODCr值為4860mg/L,分別調(diào)節(jié)pH為3、5、7、8、9、10,每一杯中都加入6%PAC0.8mL,混凝后測CODCr值,確定最佳pH,處理效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當pH等于8.0時,6%PAC的混凝效果最佳,此時的去除率為45.8%,
在堿性條件下,有利于形成不溶性的膠體氫氧化鋁,但由于氫氧化鋁是兩性化合物,當水的pH值進一步提高時,它又重新溶解成負離子,所以聚鋁在略偏堿性的條件下的混凝效果較好。
五、結論
本實驗使用了PAC、硅藻土、三氯化鐵和PAM等混凝劑處理腸衣廢水,得出了如下結論:
1.對于CODCr大小為4000mg/L~5000mg/L混合水樣,使用PAC作混凝劑時,調(diào)節(jié)pH值微弱堿性,在每100mL水樣中,加入0.8mL6%的PAC溶液,CODCr的最高去除率達48%,但所產(chǎn)生的礬花較少,SS去除效果不高;
2.使用濃度為3.0%的三氯化鐵作混凝劑時,調(diào)節(jié)pH值到8.0,在每100mL水樣中加入1.4mL三氯化鐵溶液,混凝過后,CODCr的最高去除率為30%,處理過后的色度很大;
3.用三氯化鐵和非離子型PAM進行復配,先按照三氯化鐵混凝劑的最佳條件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劑,,調(diào)節(jié)pH值到8.0,在每100mL水樣中加入1.4mL三氯化鐵溶液,再投入1.9mL的0.1%的非離子型PAM,處理后,CODCr的最高去除率達44.6%,出水較澄清;
參考文獻
[1]吳衛(wèi)國.肉類加工廢水處理技術, 國家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1991, 41-78.
[2]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肉類加工廢水處理技術.中國環(huán)境出版社, 1992.
[3]李紹秀, 彭勃.SBR法在屠宰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給水排水.1997, 23(9): 34-36.
作者簡介: 何鍵,男,1984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本科學歷,2007年畢業(yè)于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2007.7-2010.8就職于臺州環(huán)境保護局從事環(huán)境監(jiān)測、污染物防治與控制工作.2010.8——至今 浙江天宇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環(huán)保部 , 主要從事于廢水、廢氣、固廢等管理與處置工作。2008年被評為臺州市環(huán)保局先進工作者、臺州市“多城同創(chuàng)”先進個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