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勛 康運凱 姚紅霞 李紅娟 楊國強
(鄭州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鄭州 450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加劇、生活和工作壓力增大,育齡夫婦中不孕不育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其全球發(fā)病率約為10%~15%。不育不孕的夫婦往往需要臨床治療來建立妊娠,但常規(guī)的手術、藥物或激素治療對部分患者的療效不明顯。近年來,輔助生殖技術在治療不育不孕癥方面發(fā)展迅速,其中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治療效率高,但在受精過程中有20%~30%的患者會出現受精率低下(受精率<30%)或不受精[1],影響IVF-ET受精結局。目前,仍沒有一項檢查可以準確預測IVF受精結局,精子形態(tài)學分析與IVF受精結局的關系已有少量文獻報道[2],但仍有爭議。本文通過分析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率與IVF受精率的關系,來探討精子形態(tài)與IVF妊娠結局的關系。
選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來我院檢驗科做精液分析檢查的IVF助孕的42例新鮮移植周期。女方年齡25~34歲,平均(30.4±1.5)歲,男方年齡26~35歲,平均(31.0±1.4)歲。不孕原因包括盆腔輸卵管因素、男性因素、不明原因不孕以及多次人工授精不孕;男方取卵日精液正?;蜉p度少弱精,排除有染色體的異常、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的患者。
1.2.1 精液的采集和分析 禁欲3~7d,手淫法采集精液,置于干凈的取精杯中,在37℃恒溫箱中靜置,完全液化后取液化精液0.5mL,加入生理鹽水1mL,5000r/min、3min離心2次去除精漿。用生理鹽水調整精子密度至(40~60)×106/mL,取20uL于清潔的載玻片上,均勻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改良巴氏染色方法進行染色,油鏡下計數200個或以上精子的形態(tài)。精液常規(guī)分析參數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標準[3]判定,按WHO編寫的精液分析手冊規(guī)定的精子形態(tài)分析方法觀察每條精子的頭部、頸部、中部、尾部和胞漿小滴,如全部正常記為正常精子。
1.2.2 輔助生殖方法 根據患者年齡、基礎內分泌和基礎卵泡數的不同,分別采用:(1)長方案:從人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治療周期的前一月經周期的黃體中期皮下注射短效GnRHa(Decapeptyl,0.1mg/支,德國Ferring公司)0.05mg/d,月經周期d3-d5,開始肌注Gn(Gonal-F,75IU/支,瑞士Serono公司)至注射hCG日。②短方案:于月經周期第2天開始注射短效GnRHa,0.1mg/d,第3天起加用Gn至注射hCG日。取卵日精液常規(guī)分析均使用Makler板計數并觀察活率,精液處理采用Percoll梯度離心法。
1.2.3 參數比較和分組 記錄女方年齡、男方年齡、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和獲卵數;取卵日精液常規(guī)分析結果,精子形態(tài)分析結果和IVF的受精率。按照IVF受精率,將42例移植周期分為2組(<30%組和≥30%組),比較2組患者相關參數差異。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以(±s)表示;采用的統(tǒng)計學方法有兩隨機樣本t檢驗和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受精率<30%組和受精率≥30%組相關參數比較見表1受精率<30%組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率顯著低于受精率≥30%組(P<0.05),精子頭部畸形、頸部畸形和尾部畸形比率均顯著高于受精率≥30%組(P<0.05);2組在患者一般情況、取卵日精液常規(guī)分析結果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受精率<30%組和受精率≥30%組相關參數比較(±s)
表1 受精率<30%組和受精率≥30%組相關參數比較(±s)
參數受精率<30%組 受精率≥30%組 t/χ2 P例數 15 27女方年齡(歲) 31.2±1.6 30.6±1.4 1.265 0.2133男方年齡(歲) 32.0±1.5 31.3±1.3 1.583 0.1213不孕年限(年) 7.0±1.0 6.6±0.8 1.419 0.1636不孕原因(輸卵管/男方/不明原因) 8/1/6 13/0/14 2.136 0.3436獲卵數(個) 13.8±1.7 13.1±1.0 1.686 0.0995精液量(mL) 2.6±0.2 2.7±0.3 1.153 0.2556精子密度(×106) 111.3±16.0 107.8±12.6 0.783 0.4384 A級 23.0±2.2 22.1±1.7 1.479 0.1471 B級 27.6±2.0 28.6±1.9 1.604 0.1165直線運動精子數 274263.3±78917.7 254537.9±68785.1 0.845 0.4032正常形態(tài)比率(%) 13.5±2.2 19.2±2.7 6.979 <0.001頭部畸形比率(%) 73.6±4.6 68.7±4.2 3.503 0.0011頸部畸形比率(%) 6.9±1.1 5.7±1.0 3.495 0.0012尾部畸形比率(%) 7.5±1.7 5.8±1.3 3.758 0.0005
精液常規(guī)分析是臨床上評價男性生育能力的主要檢查項目,但精液常規(guī)分析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變化較大。目前,尚無一種可以確切評價男性生育能力的方法,臨床上往往采用一組精液檢測結果綜合分析而作出判斷。精子形態(tài)學分析是近年來才在我國逐漸被重視的用于評價男性生育力的檢測指標之一,但精子形態(tài)在預測IVF妊娠結局中所起的作用尚存爭議。
Macleod等于1951年首先提出了對精子形態(tài)的分類,此后較多的研究開始關注精子形態(tài)與受精能力的關系,形態(tài)異??墒咕訂适芫芰е虏挥?。王瑞雪[4]等研究顯示,精子形態(tài)與其功能密切相關,任何精子形態(tài)上的缺陷都將導致其功能下降,影響男性生育力。Guzick等[5]報道稱,精子頭部缺陷,精子運動速度慢,不能到達輸卵管,無法與卵子結合,位于精子頭部的頂體異??墒咕訂适芫芰?導致不育。高洋等[6]的研究結果顯示,精子形態(tài)與IVF受精率呈顯著正相關性,正常形態(tài)≥12%和正常形態(tài)<12%組問IVF受精率顯著性差異,但妊娠率和流產率無顯著性差異。羅開玲等[7]研究顯示,在常規(guī)IVF中,精子的形態(tài)對卵子的受精率有著明顯的影響,在精液精子密度≥20×106/mI,活動率≥5%,a+b級精子≥5%;或精子密度>5×106~<20×106/mI,同時a+b級運動精子>20%條件下,正常形態(tài)精子≥5%,可選擇常規(guī)IVF治療;正常形態(tài)精子百分率高,卵子受精率亦較高。這些研究說明精子形態(tài)與受精率關系密切。
本研究得出與上述研究相似的結果,發(fā)現精率<30%組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率顯著低于受精率≥30%組,精子頭部畸形、頸部畸形和尾部畸形比率均顯著高于受精率≥30%組;2組在患者一般情況、取卵日精液常規(guī)分析結果方面無顯著性差異。提示精子形態(tài)與IVF妊娠結局關系密切,且當其<15%時,IVF部分受精率顯著下降。
綜上所述,精液常規(guī)分析正?;蚴禽p度少弱精時,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率與IVF的受精結局關系密切;當精子的形態(tài)異常時,易引起精子與透明帶的結合異常或穿透異常,導致IVF部分受精率顯著降低;所以正常形態(tài)精子比率<15%時,可以考慮全部或大部分卵子行ICSI受精,避免卵子浪費。
[1] 崔險峰.應用嚴格精子形態(tài)學測定法評估精子形態(tài)對體外受精率的影響[J].中華男科學,2006,12(9):842~843.
[2] 李 曉 曄 ,白 曉 紅,宋 學 茹,等 .精 子形態(tài)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1,38(1):72~75.
[3] 黃茜,劉鋒,鄒彥,等.計算機輔助分析與人工計數分析精子形態(tài)結果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0,50(15):72~73.
[4] 王瑞雪,劉睿智.精子形態(tài)與精子功能關系研究進展[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7,13(4):348~351.
[5] Guzick D S,Overstreet J W,Factor-Litrak P,et a1.Sperm morphology, motility and concentration in fertile and infertile men[J]. N Engl J Med,2001,345(19):1388~1393.
[6] 高洋,劉東云,張孝東,等.原發(fā)不育精子形態(tài)對常規(guī)體外受精(IVF)結局的影響[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5(9):1427~1429.
[7] 羅開玲,丘映,鄧志華,等.嚴格精子形態(tài)分析正常形態(tài)精子百分率對常規(guī)IVF受精率的影響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27(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