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敏 紅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哈爾濱 150025)
英語教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因素影響程度不同,對教學過程起到或積極或制約的作用,諸因素的組合又構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所以衡量英語的教學水平問題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我們必須認真地研究,這對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會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總結歸納英語教學中的各要素,可分為三類:教的要素,學的要素,教學資源的要素,這是構成教學的基本要素。
這三個要素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們組成一體就構成了教學。每個要素包含多方面的內(nèi)容,即每個要素都由多個不同的因子構成,這些因子組成了比較復雜的教學過程,它們相互關聯(lián),相互作用,組成一個統(tǒng)一體,同時又都對教學效果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誰關注的因子多,誰的教學過程就全面,教學水平就好。我們把這些要素梳理歸納起來,建立教學評價模型(見圖1),既有直觀的幾何意義,又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我們可以假設把這三個要素建立在一個三維的坐標系上,把X軸定義為教學資源的要素,把Y軸定義為學的要素,Z軸定義為教的要素。當我們確立了每個軸上量值的大小后,把所對應的點連接起來,就形成了一個三維立體空間模型,即一個立方體。我們假設X軸有a個因子,Y軸有b個因子,Z軸有c個因子。那么該立方體的體積就是abc。abc值的大小就反映了教學水平的高低,值越大教學水平就越高,值越小教學水平就越低。
教是指教師教,主要包含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時間、教學能力、教師素質(zhì)等7大方面的主要因子。
2.1.1 教學內(nèi)容方面
對英語教學來說,主要是聽、說、讀、寫、譯等五個方面的教學內(nèi)容,這是與其他學科不相同的地方。首先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上的好素材、好課件、精品課視頻內(nèi)容等進行教學,針對聽、說、讀、寫、譯每個方面進行教學。在完成規(guī)定教材的基礎上,可適當?shù)剡x擇一些讀物、視頻資料、電影、卡通片等供學生選擇學習。還可以組織學生搞一些課外活動,建立英語角、參加英語大賽等,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又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對教學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
2.1.2 教學方法方面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措施。比如,自主式教學方法、使用式教學方法、應用式教學方法、任務式教學方法、目標式教學方法、討論型教學方法等。針對不同的內(nèi)容、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1.3 教學手段方面
教師在完成課內(nèi)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可為學生提供課外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目的選用一些多媒體教學軟件或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或從課件庫中下載課件,利用超鏈接功能,把聲音、圖像、剪貼畫等鏈接到演示文稿中,為學生提供圖形、聲音和語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學習者靈活方便地操作使用。學生可以用來復習教學內(nèi)容,也可以用來預習教學內(nèi)容。以視頻、畫面、聲音并貌的形式實施教學,是符合英語學科教學特點的教學方式。這種全信息表達為外語教學提供逼真的表現(xiàn)效果,多媒體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以不同形式描述某一事物,能提供直觀的教學素材,克服文字與口頭表達形象性弱的缺點,激發(fā)學生左右大腦半球同時工作,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自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再加上教師的引導、講解,學生將得到一個綜合的主體形象,從而形成概念,完成記憶。
2.1.4 教學時間方面
使用網(wǎng)絡教學,既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又不受地域的限制,大大地提高了教學信息量和靈活性。
學是指學生學,主要包含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智力、學習方法、身體狀態(tài)、學習氛圍、學習目標、自學能力、各類學習活動、課外其他方式學習等。共9個主要因子。
教學資源是指學校辦學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主要包括有教室、實驗室、自習室、閱覽室、宿舍、食堂、運動場、實習場所、圖書館、教師素質(zhì)、各類資料、教學方案、教學管理水平、學生管理水平、校園文化、管理措施等。共14個主要因子,這些必備的教學條件是教學全過程的基本保證。
我們把已建立的教學水平量化模型作進一步分析??梢钥吹?,教的因素包含7個因子數(shù),即在Z軸上c等于7;學的因素包含9個因子數(shù),即Y軸b等于9;教學資源因素包含14個因子數(shù),即X軸的a等于14。我們規(guī)定每個因子的量相等,都為1個單位的量,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教學水平的量值是abc。即該立方體的體積7×9×14等于982。這可以直觀地看出,該立方體的體積的大小直觀反映了教學水平的程度。體積大,教學水平就高;相反就是教學水平低。這對評定教學水平,在宏觀上提供了參考。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個因子對教學的影響和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諸因子的大小就會不同,在這里我們暫不做每個因子大小的分析,只考慮因子的個數(shù)。
模型的建立為我們分析教學水平的高低起了很好的作用。在這里,我們用代數(shù)分析方法再針對模型提出問題,進一步分析立方體邊長和體積的關系問題。這里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什么樣的立方體的邊長之和最短而體積最大,第二個是三邊之和一定的條件下,什么樣的立方體體積最大。我們知道答案只有一個——正立方體,即三邊相等的立方體的體積最大。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的要素,學的要素,教學資源要素,三個要素要均衡發(fā)展,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這就是教學水平最佳的諸因素量化幾何原理,這對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對教學水平的量化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理論依據(jù)。對教學水平評價,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