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心文
結核病在臨床治療治療的過程中由于其長期使用的抗結核藥物,在臨床當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對患者的肝臟具有較大的影響,臨床上的治療當中主要就是為了確?;颊叩母闻K完好[1]。在本次研究過程中主要就是針對藥物性肝炎的臨床治療,在治療當中介入復方甘草酸苷進行治療,與常規(guī)治療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詳細的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整理了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間收治的64例藥物性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30例,女34例,患者的年齡在19~65歲之間,在臨床檢查的過程中,患者均符合結核診斷標準,患者在治療之前其肝臟功能完好,治療完成之后檢查確診為藥物性肝炎。臨床檢查當中患者均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腫瘤病癥,在臨床處理治療的過程中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及病史情況等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研究的結果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臨床表現 在治療之前,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情況,其中40例患者出現腹痛情況,34例患者具有惡心、嘔吐癥狀,臨床觀察中,30例患者出現皮膚鞏膜黃染,所有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厭食情況。
1.3 治療方法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兩組患者均停止使用對肝臟損傷較大的PZA,同時進行肝炎治療,均為保肝保守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使用谷胱甘肽射液1.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進行治療,4周一個療程,同時在治療當中給予患者充足的休息時間,確?;颊唢嬍钞斨械臒崃颗c蛋白質營養(yǎng),配合臨床葡萄糖、維生素B、C等常規(guī)靜脈滴注治療;治療組患者在臨床治療的當中使用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同步基礎治療,治療療程為4周一個療程。在治療當中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肝功能檢查每周1次,在治療完成治療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觀察不同治療方法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并對患者的肝功能及臨床表現癥狀進行研究分析。
1.4 療效標準 在臨床治療當中,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按照臨床標準進行,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評定情況按照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進行,其中恢復正常為顯效,下降50%以上為有效,沒有明顯改善或惡化為無效。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所有數據統(tǒng)一使用SPSS 14.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使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臨床治療完成之后,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差異顯著,其中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患者的肝功能檢查結果較好,兩組相比P<0.05,詳細的治療效果比較情況見表1。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血清及癥狀積分的檢查過程中,治療組患者的各方面指標情況明顯由于對照組患者,患者的差異明顯,其中詳細的比較情況見表2。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用藥情況上,治療組患者出現4例患者惡心、嘔吐情況,沒有使用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患者的癥狀在3小時內消失;對照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6例嘔吐癥狀,患者的厭食情況12例改善不大,在臨床用藥當中患者出現2例體溫升高,通過處理之后患者癥狀消失。在臨床回訪的過程中,治療組患者的滿意度較高,其中29例患者為滿意,對照組患者17例滿意,差異明顯。
表1 治療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例%)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比較
在臨床治療結核病癥的過程中,其中很多抗結核的藥物都具有較大的毒性,在臨床用藥的過程中其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會在患者的體內形成累積,對患者的肝臟造成較大的影響。藥物性肝炎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多以保肝治療為主,在這種治療過程中,不同的藥物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起到一定的差異[2-4]。
藥物性肝炎在治療過程中的保肝治療藥物很多,但臨床上各種藥物使用的差異性也較大,通過本次研究,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使用復方甘草酸苷的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較高,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也較高,與常規(guī)治療相比,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加明顯,因此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推廣復方甘草酸苷的應用,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分會.中國結核病分類法.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2(12):716-717.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1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78-179.
[3]陳關權,車良萍.抗結核藥物對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陽性患者肝功能的影響.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9,12(2):89-90.
[4]劉艷.復方甘草甜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藥房,2008,13(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