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華 王西濤
1.1 一般資料 肺癌組選擇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的住院患者71例,男51例,女20例,年齡26~79歲,平均56歲。均經(jīng)支氣管鏡或cT引導下肺活檢確診,其中:鱗癌30例,腺癌21例,小細胞癌20例。根據(jù)1997年國際抗癌聯(lián)盟公布的TNM臨床分期標準進行分期,Ⅰ期27例,Ⅱ期14例,Ⅲ期15例,Ⅳ期15例。良性肺病組36例,為肺炎、肺氣腫、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疾病患者,正常對照組32例,來源于已排除腫瘤的健康體檢者。
1.2 研究方法 3項腫瘤標記物的測定取空腹靜脈血4 ml,置于含促凝劑的真空采集管中,分離血清,放射免疫定量法檢測(VEGF),丙酮酸激酶2(PKM2),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guān)因子(TRAF)水平。VEGF陽性判定標準為>15 μg/L。PKM2陽性判定標準為>13 μg/L。TRAF陽性判定標準為>17 μg/L。試劑VEGF免疫分析試劑盒購于北京佳誠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試劑PKM2免疫分析試劑盒購于福建邁新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試劑TRAF免疫分析試劑盒購于福建邁新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資料數(shù)據(jù)用SPSS 13.0計算機軟件進行t檢驗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
2.1 肺癌組和良性肺病組外周血3項腫瘤標記物陽性率的比較 肺癌組血清(VEGF),丙酮酸激酶2(PKM2),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guān)因子(TRAF)陽性率水平顯著高于良性肺病組(P<0.05、P<0.05、P<0.05)。良性肺病組高于健康對照組(見表1)。
2.2 肺癌不同臨床分期3項腫瘤標記物陽性率的比較 肺癌組不同臨床分期(VEGF),丙酮酸激酶2(PKM2),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guān)因子(TRAF)陽性率及水平不同,隨臨床分期遞增其陽性率及水平呈上升趨勢,具有正相關(guān)性。
2.3 不同病理分型肺癌3項腫瘤標記物陽性率的比較VEGF在肺腺癌中明顯升高(P<0.05),PKM2在肺鱗癌中明顯升高(P<0.05),TRAF以小細胞肺癌升高明顯(P<0.05)。與鱗癌、小細胞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KM2在肺鱗癌中明顯升高(P<0.05),與腺癌、小細胞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RAF以小細胞肺癌升高明顯(P<0.05),與腺癌、鱗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血清VEGF、PKM2、TRAF陽性率比較(例,%)
肺癌大多數(shù)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近年來發(fā)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確,與多種因素有關(guān)[1]。因為其發(fā)現(xiàn)時多屬晚期,手術(shù)效果較差,所以提高肺癌的診斷水平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目前肺癌的診斷手段仍借助于影像學、病理學檢查。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早期肺癌診斷中有其獨特優(yōu)勢。特別是在腫瘤形成期間,腫瘤細胞合成的一些特殊的蛋白及酶類,分泌入血,對腫瘤具有輔助診斷作用。
VEGF即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作為一種同源二聚體糖蛋白,可以與機體內(nèi)的相應受體相結(jié)合,促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并增加血管通透性,對于肺癌細胞而言,它可以特異性地促使肺癌血管內(nèi)皮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和延長肺癌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存活時間,從而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2]。本組資料顯示肺癌組CEA敏感性48.36%、62.36%,腺癌敏感性最高,提示CEA對肺腺癌的診斷價值較高,有助于確定肺癌病理分型。另外,有文獻報導VEGF在與肺癌淋巴轉(zhuǎn)移密切相關(guān)。
PKM2主要與激酶信號傳導通路有關(guān)。他通過調(diào)節(jié)磷酸化底物分子蛋白與相應配體結(jié)合,使細胞外的下游信號分子向細胞內(nèi)的轉(zhuǎn)導反應增加,從而使肺癌細胞逃避免疫監(jiān)視,并得到更多的生長刺激信號,造成肺癌細胞的積極生長[3]。發(fā)現(xiàn)通過阻斷PKM2的激酶信號傳導通路可以有效地阻止肺癌細胞的血行轉(zhuǎn)移和淋巴轉(zhuǎn)移[4]。本組資料顯示肺癌組PKM2敏感性53.54%,鱗癌敏感性最高,提示PKM2對肺鱗癌的診斷價值較高。
TRAF是一種胞質(zhì)銜接蛋白,可以選擇性地結(jié)合磷酸化多肽,并通過葡萄糖合成碳或者催化反應生成異源二聚體形式調(diào)節(jié)肺癌細胞的增殖,凋亡。Bray等應用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TRAF在肺癌細胞系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細胞系[5]。本組資料顯示肺癌組TRAF敏感性62.36%,小細胞肺癌敏感性最高,提示TRAF對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價值較高。
此項研究結(jié)果顯示三項腫瘤標志物陽性率水平顯著高于良性肺病組(P<0.05)。及健康對照組。并隨肺癌臨床分期遞增其陽性率及水平呈上升趨勢,在不同病理分型中陽性率及水平也有不同,而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肺癌檢出率并對肺癌臨床病理分型有指導意義。3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早期陽性率較高,所以更適合作為早期診斷指標。從而為肺癌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1]Adams J,Carder PJ,Banks RE,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primary lung cancer.Cancer Epidermal Biomarkers Prev,2010,14(3):571-575.
[2]Emma S Rennel.Recombinant human VEGF165b protein is an effective anti-cancer agent in mice Eur J Cancer,2009,44(13):1883-1894.
[3]Lee SJ,Lee SY,Jeon HS,et al.PKM2 factor gene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primary lung cancer.Cancer Epidermal Biomarkers Prev,2009,14(3):571-575.
[4]Hiun Suk Chae,Jin Sookim.Adolescent and adult soy intake and risk of PKM2 in Asian Americans.Carcinogenesis,2002,23:1491-1496.
[5]Bray F Parkin.TRAF in lung cancer:comparison of plasma,serum,and tissue TRAF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and effects of tamoxifen.Cancer Res,2010:60(11):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