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
在臨床上急性膽囊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急腹癥,根據病因可將其分為結石性膽囊炎和非結石性膽囊炎兩種類型,腹腔鏡切除膽囊炎或者是早期手術是對急性膽囊炎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1-2]。但是這類患者大多數情況下會有其他比較嚴重疾病伴隨,所以很難耐受手術及麻醉。但是經皮肝膽囊穿刺術可以有效的避免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危險,有著診斷及治療的作用[3]。本文就是要分析與研究經皮肝膽囊穿刺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療效。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了8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23~91歲,全部患者均存在著肺部感染、腎功能衰竭、心臟病、糖尿病以及急性胰腺炎等合并癥,不能夠承受手術治療,大部分的患者存在發(fā)熱、反跳痛、右上腹痛、反跳痛、血常規(guī)顯示其白細胞升高以及可及腫大膽囊等情況,通過對其進行檢查,確診為急性膽囊炎。其中有結石性膽囊炎患者48例,非結石性膽囊炎患者32例。文中所選擇的這些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其他相關因素方面存在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將這8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應用經皮肝膽囊穿刺術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腹部的超聲定位,根據患者膽囊的具體位置,選擇經過患者肝臟進入到膽囊的角度以及方向,同時對進針的深度進行測量。局部麻醉之后,用尖刀切開2~3 mm穿刺點的皮膚,用20 ml的注射器針頭進行試驗性的穿刺,進入到皮下,用小止血鉗將皮下組織分離之后,選擇8~10號的一步法一次性PTCD穿刺針(管),沿著事先確定了的深度和方向進針,將膽汁抽出之后,針芯拔出少許,再置入1~2 cm的軟管,最后進行縫合,同時將引流管固定。如有必要可以抽出一些膽汁進行細菌培養(yǎng)以及進行其藥物敏感實驗。而對照組則應用經腹腔膽囊穿刺引流進行治療。之后對比兩組治療方法的安全性以及療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11.0進行統(tǒng)計學方面的分析,所有的數據用卡方χ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在24 h之內腹痛情況均有緩解,24~72 h之內患者的體溫均恢復正常,住院10~15 d沒有出現(xiàn)圍術期患者死亡的情況,同時,患者手術前有伴發(fā)疾病的均無加重趨勢?;颊弋斨谐霈F(xiàn)1例患者術后72 h腹痛情況緩解不明顯,為引流管不通,在對引流管進行通暢后患者腹痛情況有所緩解。術后,1例患者腹痛加重,通過對其進行膽囊造影檢查,發(fā)現(xiàn)有膽汁外漏的情況,通過對癥治療以及加強抗感染治療之后,患者腹痛情況有所緩解(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老年急腹癥當中急性膽囊炎是比較常見的,由于老年患者對伴隨有糖尿病,所以這類患者對于感染的抵抗能力被大大的降低了。一般將在起病的72 h之內行手術或者是腹腔將切除膽囊術作為有效方案對急性膽囊炎進行治療[4,5]。但是有上述情況的患者,急性期手術治療的風險分非常大,死亡率甚至高達19%~30%。作為降低急性膽囊炎并發(fā)癥以及死亡率的關鍵,如何對膽囊伴發(fā)癥及急性感染進行控制,將高危險的急診手術轉變?yōu)榫哂邪踩缘膿衿谑中g應被重視起來。經皮肝膽囊穿刺術能夠迅速緩解臨床癥狀,同時可評價全身感染的來源。再利用術后的導管造影對膽系情況進行了解,有利于進一步處理結石和膽囊。對于不能夠耐受手術的患者,如果膽道通暢,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可以將管拔出。本組研究中患者當中出現(xiàn)1例患者術后72 h腹痛情況緩解不明顯,為引流管不通,在對引流管進行通暢后患者腹痛情況有所緩解。術后,1例患者腹痛加重,通過對其進行膽囊造影檢查,發(fā)現(xiàn)有膽汁外漏的情況,通過對癥治療以及加強抗感染治療之后,患者腹痛情況有所緩解。
經皮肝膽囊穿刺術中氣胸、膽汁性腹膜炎、出血、結腸損傷、導管脫落以及膽汁瘺是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其中膽汁瘺最為嚴重,通常發(fā)生在行多次穿刺手術或膽囊管拔出后的患者。以下幾種方法有助于患者預防膽汁瘺:①引流時間要保持在6周以上,由于引流通道發(fā)育成竇道至少需要20 d的時間,因此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拔管時間要長于正?;颊摺"谛g后要將引流管固定牢,醫(yī)護人員或患者家屬在護理時,應盡量避免接觸引流管,以免不慎使其脫出。引流管脫出,會極易造成患者發(fā)生膽汁瘺。③手術時采用經皮經肝的入路引流方式為佳。④穿刺時盡可能選擇較細的穿刺針,這樣對肝與膽囊壁不會造成較大損傷。若穿刺部位不佳還能夠重新穿刺。
總而言之,經皮肝膽囊穿刺術能夠將梗阻迅速解除,緩解并發(fā)癥,與此同時創(chuàng)口小、操作簡單、療效確切,并且安全性高,具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實施與推廣。
[1]Houghton PW,Jenkinson LR,Donaldson LA.Cholecystectomy in the elderly:a prospective study.Br J Surg,2009,72(7):220-222.
[2]Edlund G,Ljugdahl M.Acute cholecystitis in the elderly.Am J Surg,2008,159:414-416.
[3]Huber DF Martin EW Cooperman M.Cholecystestomy in elderly patients.Am J Surg,2009,146,(6):19-22.
[4]KirshteinB BaymeM Bolotin A et alLaparoacopiccholecystectomyforacutecholeeysfitisintheeldedyisitsafe.SurgLaproseEndoscPercutanTech,2008,18(4):334-349.
[5]Do Amand PC,Azaro Filho Ede M,Galvao TD,el al.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for acute cholecystitis in elderly patients.JSLS,2006,10(7):47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