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斌 鄭安平 趙福軍
直腸癌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病癥,近年來患者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的上升,在治療的過程中使用手術治療及放化療等是常見的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MVD及VEGF時其中的主要指標[1]。本次研究主要觀察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聯(lián)合化療治療對患者的MVD及VEGF的影響情況,通過對比分析觀察其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詳細的報道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整理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間收治的直腸癌患者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患者的年齡在37~72歲之間,在治療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臨床檢查,患者當中Ⅰ級16例,Ⅱ級33例,Ⅲ級13例,IV級2例,所有患者在治療之前進行的腸鏡檢查當中,其腫瘤遠端距肛緣均在3~7 cm之間,通過超聲檢查患者的Hildebrandt和Feifel檢測分期當中均在T4或T4期之間,直接進行手術治療較為困難,部分患者的腫瘤情況在檢查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遠處轉移情況。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2例,患者之間的年齡、性別及病史等情況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通過手術治療,在手術治療之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放化療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10 MVX射線,采用前后對穿固定野照射。照射范圍上界為腰5骶1,下界為閉孔下緣,兩側為髂外1 cm,前后兩野對穿照射;劑量:2 Gy/次,5次/周,連續(xù)4周,總計量為35~48(40 2 2 6)Gy,放療結束后4~6周手術;治療組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前使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盆腔固定野照射20 Gy后,應用三維適形調強治療計劃系統(tǒng),治療當日用真空床墊將患者置于立體定位框架內,進行定位CT掃描,以5 mm層厚掃描,病變上、下各多掃描10層。再將CT掃描信息輸人工作站后,勾畫靶區(qū)(GT V),靶區(qū)勾畫按照國際輻射單位和測定委員會(ICRU)50號文件規(guī)定標準定義,GT V外放0.8~1.0 cm為臨床靶體積(CT V),CT V外放1~1.5 cm為計劃靶休積(PTV)。確定鄰近危險結構小腸、膀朧等,在影像重建及射線視角下設計治療計劃。休息4~6周后CT和腔內超聲復查,進行手術治療,兩組患者同步使用化療治療,采用藥物使用奧沙利鉑130 mg/m2,同時給予5-F U 500 mg/m2,連用5 d,四氫葉酸200 mg/次,連用5 d,療程為8周。兩組患者的手術方法相同,在完成手術治療之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對患者的MVD及VEGF的下降程度進行比較[2]。
1.3 觀察項目 在本次研究當中,主要針對患者使用不同放化療情況下兩組患者之間的手術效果,對完成手術之后患者的MVD及VEGF的下降程度比較,在臨床治療當中對患者進行檢查并記錄,分析臨床使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并化療對患者手術治療后的影響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研究過程中患者的所有數(shù)據(jù)統(tǒng)一使用SPSS 14.0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情況差異較為明顯,在手術治療前及放化療前的差異情況見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較為順利,在本次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死亡病例,沒有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完成治療之后,患者的MVD及VEGF下降的程度差異明顯,其中患者的VEGF表達及MVD記數(shù)的詳細比較情況見表2。
患者的手術治療及預后情況較為良好,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為臨床常見情況,包括患者的皮疹、惡心、嘔吐等情況,在回訪過程中患者的復發(fā)及毒副作用的詳細比較情況見下表3: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放化療前及術前腫瘤分期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VEGF及MVD比較情況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毒副作用比較
患者的腹瀉、皮膚反應及放射性膀胱炎等情況治療組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整體的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等情況治療組較少,兩組相比差異較為明顯。
直腸癌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在治療當中的情況也具有一定的差異,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在T3、T4期,那么直接手術的可能性較小,需要在臨床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放化療治療,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患者治療情況也具有一定的差異。
在本次治療研究過程中,治療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患者在完成手術之后,其MVD及VEGF的變化情況差異較為明顯,同時使用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方法下,患者的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情況也明顯較少,特別是常見的放療治療當中的不良反應較小,兩組相比,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綜上,在臨床治療直腸癌患者的過程中,使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聯(lián)合化療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對患者的中低位直腸癌MVD及VEGF的影響也較為明顯,臨床上治療效果顯著,值得進行推廣使用。
[1]Takahashi Y.Ve ssel coun ts an dex pres sion of vascular endoth el ial growt h fact or as prognosti cfa cto rs in node-negat ive col on cancer.Ar ch Surg,1997,132(5):541-546.
[2]Pucciarelli S.Preoperative com-bined radiocherapy and chemoth erapy fo r middle and low er rec-ta l cancer:pr elimin ary results.A nn S urg On col,2000,7(1):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