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偉勇
當前,縣級臺對社會新聞報道重視不夠,主要表現(xiàn)為在新聞節(jié)目中,社會新聞報道的數(shù)量少、精品少、影響力弱,在新聞節(jié)目中扮演著點綴、湊數(shù)的角色??h級臺的這一現(xiàn)狀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xiàn)實原因。從歷史上來說,縣級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其報道活動從設臺以來就是圍繞時政要聞來進行,其思想意識里認為“時政要聞在縣級臺就是新聞報道的重點,就是新聞節(jié)目的主要內容”,這導致縣級臺對社會新聞很少有考慮。從現(xiàn)實來說,縣級臺受條件限制,一般只有一檔純新聞節(jié)目,其它大都為綜合性新聞節(jié)目。同時,縣級臺時政要聞的報道任務比較重,很難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支持社會新聞報道,因而導致社會新聞報道數(shù)量在新聞報道總量中偏低。
社會新聞的采寫相比時政要聞難度要大一些。記者采寫時政要聞,新聞線索一般由采訪對象提供,容易獲得,采訪對象對采訪活動也很支持,很配合記者采訪。而社會新聞,記者需要自己去尋找新聞線索,采訪對象對采訪活動反應不一,記者采寫社會新聞有時是“吃力不討好”。因此記者對采訪社會新聞有畏難情緒,這也是導致社會新聞報道數(shù)量偏少的原因之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新聞的作用越來越大。一是社會新聞是時政要聞報道的重要補充。時政要聞主要報道黨和政府的相關工作,而社會新聞的報道題材廣泛,有些就來自群眾的來電來訪。這些群眾來電來訪內容大部分是群眾對政府工作的訴求,把這部分社會新聞題材報道好了,也能推動黨和政府的工作。二是社會新聞能夠提升電視臺的收視率,擴大電視臺的影響力。社會新聞相對時政要聞來說,它報道的是群眾的身邊人、身邊事,關注的是民生,貼近生活和體現(xiàn)生活的方方面面,觀眾喜歡看。加大社會新聞報道的力度能有效吸引觀眾,提升收視率,擴大影響力。
社會新聞在縣級臺大有可為??h級臺不能“重時政新聞,輕社會新聞”,要重視社會新聞報道。一是思想意識上要與時俱進,要充分認識到社會新聞報道的重要性,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支持社會新聞報道。二是在社會新聞的報道中,要注意用群眾的話說群眾的事,同時注意輿論導向的把握,力求社會新聞報道“幫忙不添亂”。三是要轉變記者工作作風。記者要把“腳印留在基層、鏡頭對準百姓,做到少跑機關,多跑基層;少拍干部,多拍百姓”,實現(xiàn)電視熒屏的“官氣變輕,民味變重;會議報道變少,社會新聞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