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發(fā)揚
(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福建 寧德355200)
核電廠建造期間全廠安裝物項具有總噸位量大、數量龐雜、項目繁多、專業(yè)性強、質量要求高的特點。作為中俄合作的百萬千瓦級田灣核電站在供貨上又呈現許多自身的特殊性:
1)核島、常規(guī)島的工藝設備和電氣部分設備以俄羅斯供貨為主;
2)儀控部分以德國西門子供貨為主,輔助有法國、瑞士、芬蘭、荷蘭、澳大利亞等第三國供貨;
3)電站配套項目(即BOP部分)以國內供貨為主;
4)供應商繁多,供貨形式多樣,陸運、海運、空運等多種運輸渠道并存;
5)供貨物項編碼體系不健全,進口設備類物項以KKS編碼為主、國產設備類和材料類物項基本沒有編碼;
6)供貨以最初簽訂的合同為依據,供貨物資與設計文件聯系性不強;
7)供貨進度與施工現場施工進度計劃不匹配的持續(xù)時間長。
當前在建核電廠(包括CPR1000、CNP1000、AP1000),物資供貨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1)國產化比例增高,帶來主機與輔助部件配套性弱,供應計劃性不強等問題;
2)重要核級設備以進口為主;
3)散裝材料(包括管材、板材、線材等)集約化程度大。
面對核電廠建造期間物項供應特點,采取創(chuàng)新的管理手段進行物項的控制與管理,不僅有助于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物項的節(jié)省,從而為投資控制作出一定貢獻。
田灣核電站建設初期在物項管理上采用的模式為:將所有物項委托給專業(yè)化的物資器材公司進行接貨、儲存、發(fā)放管理;業(yè)主審批承包商編制的物項需求計劃后,由承包商填寫物項領用單,再由業(yè)主落實物項是否到貨、審核物項領用單填寫的正確性和規(guī)范性,簽字后由承包商領用物項進行安裝。這種管理模式主要缺陷是物項管理脫離了建設現場安裝實際,使物項管理孤立起來。在這種模式運作下,再加上供貨上的特殊性,使整個工程出現了:現場安裝因缺料難以開展,而庫存物項大量積壓,庫容緊張,核電站物項積壓和工程建設缺料的矛盾突顯。
田灣核電站為了解決上述矛盾,對物項管理進行整合,組建獨立的物項管理部門來承擔田灣核電站的物項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上針對供貨特點,拋棄傳統(tǒng)的倉儲靜態(tài)化管理的觀念,將物項倉儲管理放在設計需求、訂貨、進庫、安裝調試等活動的動態(tài)鏈中考慮,以庫存物項的傳統(tǒng)管理為依托,以設計文件對物項的需求為導向,以施工進度為邏輯,建立以物項接收檢驗和質量跟蹤為基礎,以技術支持為核心的技術型物項管理模式,即TSMM模式(Technique Supporting Material Management)。在管理形式上,采用物項管理部門的技術人員根據圖紙需求直接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開出物項領用單,再由承包單位簽字領用,省去了諸多物項計劃報送、審核、批準的環(huán)節(jié)。這就是技術型物項管理的形成。
TSMM模式的基本特點是:將傳統(tǒng)的倉儲管理方式由重點地位弱化為倉儲管理的基本功能,也就是物項的到貨驗收、入庫儲存、維護保養(yǎng)、裝卸倒運等過程成為倉儲管理的基本工作,而不是重點工作;將依據設計文件編制物項需求清單(Material Requirement List,MRL)來控制物項的發(fā)放、依據工程進度計劃確定物項出庫的優(yōu)先順序、依據MRL和到貨清單制定系統(tǒng)缺料清單等技術性活動作為倉儲管理的重心,將出入庫的物項緊密與設計文件、現場施工結合起來,始終面向工程進度、面向系統(tǒng)完善來進行物項的需求預測、物項的系統(tǒng)跟蹤,最終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
TSMM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一個宗旨,三個動態(tài)鏈”的物項管理思想,即:
1)以面向施工現場,為一線作好物項服務為宗旨;
2)將物項管理放在設計需求、訂貨供貨、物項發(fā)放、現場安裝、系統(tǒng)完工、機組調試等進度控制動態(tài)鏈中運作;
3)將物項管理放在經濟采購、降低庫存、物項控制、安裝消耗等投資控制動態(tài)鏈中考慮;
4)將物項管理放在物項監(jiān)造、物項驗收、物項保養(yǎng)、安裝調試質量管理等質量控制動態(tài)鏈中管理。
TSMM模式的基本流程:
1)到貨物項進行開箱驗收后將數據全部進入物項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
2)依據施工圖需求、施工進度和庫存系統(tǒng)進行物項發(fā)放;
3)依據施工圖和施工進度預測未來物項需求,并進行缺料預警;
4)依據施工圖和物項發(fā)放狀態(tài),進行核電廠系統(tǒng)物項的完善性跟蹤。
在田灣核電站建設中物項管理部門進行全廠安裝物項的管理。為了實踐TSMM模式,物項管理部門的最大特點是引入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核心人員進行物項管理,設立了技術準備室、綜合管理室、物項接收檢查室、質量管理室4個職能室進行運作。
在運作過程中,綜合管理室起到收集整理發(fā)貨信息,收集、統(tǒng)計倉儲數據和對外協(xié)調與溝通的作用。質量管理室實施質量管理,見證到貨物項的質量狀況,跟蹤存在質量問題的物項,使進庫物項的質量處于受控狀態(tài)。物項接收檢查室承擔了田灣核電站全廠安裝物項的實體開箱驗收和隨箱文件驗收工作。在實體驗收中應用標準驗收法驗收。實體驗收產生短缺時向供應方發(fā)出問題單予以跟蹤;實體產生質量問題時向供應方發(fā)出“不符合項通知單”。實體驗收完畢后辦理入庫交接手續(xù)。隨箱文件驗收完畢移交業(yè)主信息中心。
技術準備室的基本任務是:在收到施工圖紙后,首先依據圖紙和考慮實際安裝消耗量編制物項需用清單(MRL);物項到貨后將MRL與到貨數量進行核實;若不滿足時,及時與采購部門聯系,查看未到部分是否訂貨或者還是在運輸途中;若滿足,就依據施工進度開出物項領用單,由施工單位領用。當物項接收檢查室進行實體驗收過程中發(fā)現物項標識或者規(guī)格等存在疑問時,技術準備室依據設計文件或者標準給予技術澄清;當資料驗收難以確定分發(fā)單位時,技術準備室給資料驗收給予技術確認。當倉儲過程中物項產生不符合時,技術準備室根據物項的標準提供技術處理意見,使物項的缺陷得以糾正。
TSMM模式的基本運作模式如圖1所示。
從田灣核電站建設的實踐中,可以看到TSMM模式在物項管理中具有如下優(yōu)勢:
1)施工圖紙的閱讀者十分清楚物項的組成、規(guī)格等信息,當到貨物項存在問題時,容易依據圖紙或標準提供技術澄清;對于某些不符合物項,有依據給出技術處理建議;
圖1 TSMM模式的基本運作模式Fig.1 TSMM mode basic mode of operation
2)施工圖紙的閱讀者就是物項的控制者,因而十分清楚到貨物項的出庫方向,有利于快速正確地審批出庫單據;
3)施工圖紙的閱讀者清楚一般材料的需用量,當庫存材料緊缺時,可以控制材料的出庫,以保證急需系統(tǒng)完工的需要;
4)施工圖紙的閱讀者清楚安裝物項的需求,根據工程進度,便于物項的控制者主動及時要求承建單位領用,有利于推動工程的進度,有利于降低庫存,減少庫存維護的投入;
5)施工圖紙的閱讀者掌握到貨、清楚需求后,便于安裝物項的系統(tǒng)缺料跟蹤與解決,有利于推動工程的系統(tǒng)完善。
鑒于田灣核電站供貨的特殊性,再加上管理模式的不適應性,在田灣核電站建設初期到貨物項的現狀比較嚴峻:
1)1號機組安裝施工已經全面鋪開,但是需要安裝的物項缺料嚴重;
2)約3.8萬臺件設備、500 t管道、1600 km電纜在近10萬m2的倉庫內積壓,造成庫容極為緊張;
3)陸運到貨物項在院前租用的倉庫里因基建倉庫不能容納而積壓;
4)供貨仍然平均以每天100箱的速度遞增。
面對上述形勢,技術型物項管理在田灣核電站建設期間全面實施,產生了以下效應:
效應之一:按設計圖紙,促進物項領用。
針對現狀,物項管理部門技術準備室采取專業(yè)組的形式首先對庫存進行全面清查,摸清庫存物項各自的屬性;同時將庫存物項與設計圖紙進行對照,促進庫存物項的及時出庫。4個月時間內敦促施工單位領用設備1.5萬多臺件、系統(tǒng)管道1105 t;4個月時間內依據圖紙控制物項發(fā)放量超出了自項目開工以來近一年半的發(fā)放量(設備9000多臺件、系統(tǒng)管道975 t),不僅有效地推進了現場施工的進度,而且從根本上緩解了庫存壓力,進而也結束了核電公司在社會上長期租用倉庫的歷史。
效應之二:開展技術對比,滿足施工需要。
田灣核電站物項供貨最大的特點是以合同為中心,而現場施工卻是以設計圖紙為中心。俄羅斯在供貨中編碼機制不完善,產生了大量到貨物項在編碼上與設計圖紙上不能一一對應。比如:工藝閥門在設計圖紙上均是以KKS編碼標識,而供貨存在兩種編碼形式,即KKS編碼和MCS編碼。工藝閥門在一段時間內庫存長期保持在6000臺左右,其中MCS編碼閥門占60%以上,而施工現場一直處于缺閥門不能使工藝管線完善。為此,技術準備室的管道工程師對MCS編碼閥門的型號、標準、質保等級、抗震等級、材質進行研究,并將這些參數與設計圖紙上閥門的參數進行對比,擬定可安裝的MCS編碼閥門清單,提交設計部門、采購部門確認后讓施工單位領用安裝。通過這種技術支持的方式,使到貨的13233臺MCS編碼閥門中有8593臺得以確認領用安裝。同樣的方式,使長期庫存600多千米的BOP電纜通過設計代用或設計修改等渠道使部分得以使用,從而庫存降低為350多千米。不僅滿足了現場需要,而且減少了再采購的費用和庫存物項積壓。
效應之三:建立虛擬緩沖庫,解決設計變更材料需求。
鑒于田灣核電站初步設計存在的不足,建造期間產生了大量的設計變更單,而要完成設計變更的實體工作首先需要解決材料問題。建立緩沖庫是解決設計變更材料需求的良好方法。而當初在定貨時沒有緩沖庫的概念。技術準備室的工程師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建立虛擬的緩沖庫,材料實體一方面來自于散裝形式供貨的材料,一方面來自于退庫的合格物項,再一方面來自于設計變更中減少的可用材料。當發(fā)生設計變更時,就從緩沖庫中開出物項領用單,由施工單位領用后安裝。當設計變更單增加的材料沒有解決渠道時,只能通過業(yè)主的采購部門進行采購來解決。
效應之四:跟蹤系統(tǒng)缺料,促進工程建設。
技術準備室在田灣核電站建設過程中發(fā)揮的最大作用在于物項的系統(tǒng)缺料跟蹤上。在明確了田灣核電站1號機組79個冷試相關系統(tǒng)進行消缺與跟蹤的任務后,技術準備室以工藝系統(tǒng)為先導,以核電廠工藝系統(tǒng)物項跟蹤為重點方向進行管理轉移。對于工藝設備及閥門,采取密切關注發(fā)貨與到貨情況的方式,做到急需物項即到即發(fā);對于工藝管道及管件,采取利用庫內俄供緩沖材料及余量統(tǒng)一和調配的策略滿足承包商的需求;對于常規(guī)島非核級要求的工藝管道及管件缺料時,在確認庫內難以解決的部分,力勸設計部門和業(yè)主在國內進行代用采購;對于核島有核安全級別要求的管道及管件缺料時,一方面挖掘俄供緩沖材料的潛力,另一方面催促業(yè)主和俄羅斯供貨代表盡快空運發(fā)貨;對于非冷試系統(tǒng)物項,采取每周向安裝承包商發(fā)布庫存物項信息的方式,以便于承包商及時領用。其次,在電氣儀控方面,首先以電纜供應為突破口,以德國西門子儀表供應跟蹤為重點全面向電氣系統(tǒng)進行管理轉移。這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現場施工進度的推進,加快了缺漏物項解決的速度,推動了工程向核電廠冷功能試驗目標的靠近。
通過技術型物項管理在田灣核電站建設期間的應用和實踐,采取拋棄傳統(tǒng)的倉儲靜態(tài)化管理的觀念,將物項倉儲管理放在設計需求、訂貨、進庫、安裝調試等活動的動態(tài)鏈中考慮,以庫存物項的傳統(tǒng)管理為依托,以設計文件對物項的需求為導向,以施工進度為邏輯,建立以物項接收檢驗和質量跟蹤為基礎,以技術支持為核心的技術型物項管理模式,在核電廠建設期間是一種實用、有效的物項管理模式,對當前核電廠建設的物項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