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鮑鋒
到翰林鎮(zhèn)感受“公期”
□本刊記者 鮑鋒
陽春三月,應朋友的邀請,我來到定安縣翰林鎮(zhèn)觀摩“公期”活動,面對面地感受最具海南地方特色的文化習俗。
“公期”活動中心會場距鎮(zhèn)政府僅一公里,一路上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看來小鎮(zhèn)這天是傾巢出動了。四面八方的人,與各種車輛擠在同一條村道上。經(jīng)過半小時艱難跋涉,我們才跌跌撞撞擠進中心會場。會場正面是一座廟,四周人頭攢動,水泄不通,目測現(xiàn)場超過萬人。我站在高處瞭望,廟里面的人正在輪番燒香祭神。烈日下,幾十輛農(nóng)用拖拉機圍成一圈,據(jù)說來自全省各地,每輛車上都裝著一尊當?shù)厝诵欧畹纳裣?。車上擠滿人,打著各種旗號,彩旗獵獵,鑼鼓喧天。會場中央擺一碩大的香壇,燒得云霧繚繞。有個20多歲的女子,揮舞著一桿“令”旗,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非常搶眼?!肮凇被顒觾叭怀闪撕擦秩嗣竦氖⒋蠊?jié)日。鎮(zhèn)黨委、政府也非常重視,派出武警、公安人員維持秩序,學生放假,全鎮(zhèn)停工。
“公期”活動最驚心動魄的要屬“穿杖”。只見兩名男子用約4米的鋼釬從腮幫子穿過,沿鎮(zhèn)主干道緩慢游行,眾人托釬保護。后面跟著一輛車,車上供奉著“公祖”,有青年人在車上手舞足蹈,圍觀者個個眉飛色舞,興高采烈。“穿杖”被視為是一種神圣的行為,人們自愿遞上50、100元向其祈福,紙幣穿于釬上,少則幾百元,多則數(shù)千元。游行所到之處,沿街商家紛紛燃放鞭炮喝彩,歡樂的氣氛達到沸點。
“公期”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吃喝。這一天,你到了誰家都有飯吃,不認識也無妨。所以不少地方干脆叫“公期”為“吃公期”。
隨著歷史的變遷,海南“公期”的文化內(nèi)涵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最初是為了紀念冼夫人。現(xiàn)在由于“公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民眾集會,給常年居住在鄉(xiāng)下的民眾帶來了難得的交流機會,給寂寞的鄉(xiāng)村帶來了熱鬧和喜悅,“公期”也成為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機會。由于“公期”多在陽春二三月,也成了青年男女交友擇偶、談婚論嫁的好時機。另外“公期”還要消耗大量的食品、用品,給商家?guī)砹素斶\。商家一邊擺案拜祭“公祖”,燃放鞭炮,一邊笑呵呵地買進賣出,招財進寶,全鎮(zhèn)買賣興隆。經(jīng)過了一天的深入觀察和體驗,我認為,隨著時代賦予“公期”更多的意義,只要各級黨委政府在尊重民俗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文明辦“公期”完全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