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華 張靖君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 河南新鄉(xiāng) 4530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作為糖尿病比較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如治療不當,可能會致盲。近年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組對80例患者施個體化強化式健康教育,現將結果匯報如下,以供臨床參考。
本組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齡36.7~75.6歲。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并結合相應的輔助檢查結果,符合WHO關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糖尿病視網膜病。
對患者實施個體化強化式健康教育,于健康教育前、后,采用SF-36量表,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估。(1)健康教育的組織和實施:建立健康檔案,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和多個量表,SF-36量表是健康檔案中的量表之一,對患者實施為期1年的健康教育。研究者要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良好的關系,并且互留聯系方式,以便于隨訪和咨詢。隨訪期間,免費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血壓、體重的檢測?;颊咴谧≡浩陂g,病房完成健康教育,當患者出院后,告知患者定期回訪,回訪時完成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血糖儀的使用方法、胰島素筆的使用方法、糖尿病的自我監(jiān)測、飲食指導、糖尿病足部護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知識的教育,以及相應的心理護理等。開展健康教育,并做好相關記錄,分析結果后,對患者及家屬關心的問題,進行教育和指導,然后進行隨訪和評估。(2)達標標準:血壓<130/80mmHg(1mmHg=0.133Kpa);三酰甘油(TCH)<1.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1.0mmol/L;膽固醇(TG)<4.5mmol/L;體 重 指 數 (BMI)<24kg/m2。
表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于健康教育前、后生存質量等級比較[例(%)]
表2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于健康教育前、后血脂、血壓達標情況比較[例(%)]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結果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于健康教育前、后生存質量等級比較:與教育前相比,教育后生存質量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于健康教育前、后血脂、血壓達標情況比較:與教育前相比,教育后TCH(58.8%)、HDL(73.8%)和BP(72.5%)達標例數都有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2。
大約2%~7%的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視網膜病變而失明。糖尿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夠有效防止和延緩視力的下降,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患者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知識的認識起重要的作用。向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因、治療方法、預防等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臨床表現,其發(fā)病基礎為長期慢性的高糖血癥。高糖血癥使毛細血管收縮力減弱或者喪失,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出現障礙。在健康教育過程中,使患者堅定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按時服藥,定期監(jiān)測。而且本研究的結果中,與教育前相比,教育后生存質量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總之,健康教育明顯提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生存質量,顯著改善糖代謝指標,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任彥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fā)病機制和治療的研究進展[J].臨床薈萃,2009,21(17):1285~1287.
[2]楊泉.個體化強化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10C):2776~2778.
[3]李瑛.健康教育干預對提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10C):2772~2774.
[4]謝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分歧健康教育干預44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1,33(2):293~294.
[5]甘亞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防治與健康教育[J].全科護理,2010,8(12):3271~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