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素芬
(通山縣中醫(yī)醫(yī)院內科,湖北通山437600)
小兒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加和性狀改變(可呈稀便、水樣便、粘液便及膿血便)為主要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腹瀉、嘔吐、惡心等。臨床以飲食治療、補鋅治療、微生態(tài)治療及抗病毒治療為主。我們在常規(guī)口服西藥思密達的基礎上,比較聯(lián)用小兒腹瀉貼與喜炎平治療小兒腹瀉病的臨床效果。
本組對象為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150例小兒腹瀉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方鶴松著《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中的相關標準。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齡3個月至3歲8個月,平均19.4個月;每天腹瀉次數為5~12次,平均8.8次。除少數伴輕中度脫水外,均無明顯全身中毒癥狀。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風寒瀉98例,寒濕瀉35例,脾虛瀉證17例。隨機分為思密達對照組、喜炎平治療組和小兒腹瀉貼治療組,3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每天腹瀉次數、并發(fā)癥及證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先視具體病情予以補液、調整飲食、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等對癥治療。思密達對照組:在上述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口服思密達粉劑(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服用劑量及方法:<1歲者,1包/d,分3次服用;1~2歲者,1~2包/d,分3次服用;>2歲者,2~3包/d,分3次服用。喜炎平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注射喜炎平(江西青鋒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按為0.2ml/(kg·d),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小兒腹瀉貼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小兒腹瀉貼敷臍,48h 1次。5~7d為1個療程,觀察時長為1個療程。
觀察指標包括止瀉時間、療效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參考1998年5月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究會關于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顯效:每日大便次數在3次以內,大便性狀有所好轉,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每日大便次數為3~5次,大便性狀出現(xiàn)好轉,全身癥狀明顯好轉;無效:每日大便次數、大便性狀及全身癥狀無好轉甚至惡化。顯效和有效合計為總有效。
數據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喜炎平治療組和小兒腹瀉貼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思密達對照組,止瀉時間短于思密達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喜炎平治療組和小兒腹瀉貼治療組總有效率、止瀉時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3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見表1。
表1 3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小兒腹瀉是兒科常見多發(fā)病,根據病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感染性腹瀉是指當機體的防御功能下降時,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通過污染的水、食物或污染的手傳播而進入消化道,產生毒力引起腹瀉。非感染性腹瀉主要是指喂養(yǎng)不當、對食物過敏或不耐受、生理性腹瀉等。腹瀉常導致營養(yǎng)不良、多種維生素缺乏和多種感染。癥狀早期表現(xiàn)為發(fā)熱、嘔吐、流鼻涕等類似感冒發(fā)燒癥狀,應注意鑒別。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小兒腹瀉病與“泄瀉”屬于同一范疇?!督鹭乙浴穼⑿篂a與痢疾一起劃歸“下利”范疇,分為風寒瀉、寒濕瀉、脾虛瀉。《幼幼集成·泄瀉證治》提出“夫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蓋胃為水谷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谷腐化,而為氣血以行營衛(wèi)”。認為泄瀉病的根本還是在于脾胃,其他皆為誘因。
思密達的通用名稱為蒙脫石散劑,其主要成分為雙八面體蒙脫石微粉,具有層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其對消化道內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均具有較強的固定、抑制作用,能與患兒腸道內粘液蛋白充分結合,覆蓋消化道黏膜,提高腸道黏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能力,且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罕見,是治療小兒腹瀉的首選用藥。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種純中藥制劑,主要成份為水溶性穿心蓮內酯總酯磺化物。其具有抗病毒、抗細菌、解熱消炎、鎮(zhèn)靜、鎮(zhèn)咳、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jié)兗皽p少滲出、減輕水腫等作用。同類藥物比,活性強,療效好,不產生耐藥性,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是臨床治療小兒腹瀉的不二良藥,但超大劑量的穿心蓮內酯可影響肝功能,應用時應適量。小兒腹瀉貼由丁香、蓽茇、肉桂組成,三藥均為香燥、辛溫之品,符合脾“喜燥惡濕”之性,緊扣“健脾貴運,運脾貴溫”之治則,合用具有溫中健脾止瀉之功用。而且小兒腹瀉貼藥物濃度較高、治療方便、可操作性強,解決了患兒長時間靜脈給藥和口服給藥的困難,減輕了患兒痛苦,提高了用藥依從性,易于患兒接受。
本資料結果表明,喜炎平治療組和小兒腹瀉貼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思密達對照組,止瀉時間短于思密達對照組,且在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說明小兒腹瀉在口服思密達的基礎上,聯(lián)用喜炎平注射液靜滴或小兒腹瀉貼敷臍,能提高療效,縮短臨床止瀉時間。喜炎平治療組和小兒腹瀉貼治療組臨床療效無顯著性差異,但中醫(yī)外治法運用“內病外治”理論,采用不同的中藥配伍進行外敷等,具有整體調節(jié)、辨證施治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