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紅霞
(赤壁市人民醫(yī)院,湖北赤壁437300)
羊水過少是一種妊娠期并發(fā)癥,可發(fā)生在妊娠各期,以妊娠晚期較為常見,其發(fā)病原因不清楚,羊水量<300ml者稱為羊水過少。為提高妊娠期羊水過少的治療效果,改善母嬰結局,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母體水化小劑量肝素治療妊娠期羊水過少產婦100例,療效滿意,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羊水過少孕婦100例,均符合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第7版的診斷標準,即:羊水指數(AFI)≤5cm為診斷羊水過少的絕對值,AFI≤8cm為羊水過少的臨界值。孕婦年齡19~36歲,平均25.9歲。初產婦62例,經產婦38例。孕周25~36周,平均32.3周。隨機分為母體水化療法組和小劑量肝素治療組,每組50例。隨機抽取同期羊水過少孕婦40例作為對照組,孕婦年齡18~38歲,平均26.5歲。初產婦27例,經產婦13例。所有產婦均胎膜完整、均無妊娠高血壓疾病、內科合并癥。3組孕婦在年齡、孕周、孕產次、已婚情況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羊水過少產婦均口服Vit C、地塞米松10mg,1次/d。母體水化療法組采取靜脈補液療法,每天予5%葡萄糖溶液2L在2h內靜脈滴入母體。小劑量肝素治療組:治療前詳細談話,告知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獲得知情同意。肝素50mg加5%葡萄糖500ml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4~6h滴完,治療期間定期監(jiān)測肝素治療是否影響凝血功能。兩組均7d為1個療程。治療2療程后,如果羊水無明顯增加或進行性下降,且胎心監(jiān)護結果欠佳,則予剖宮產終止妊娠。對照組40例患者除加強監(jiān)護外未予特殊處理,妊娠足月后均經引產成功或自然臨產而行陰道試產。
治療14d后,比較母體水化療法組和小劑量肝素治療組產婦的治療效果(AFI≥8為治療有效),比較3組產婦的剖宮產、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產褥病等發(fā)生情況。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3.0軟件包完成。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2個療程后,母體水化療法組臨床有效率為86.0%,小劑量肝素治療組有效率為92.0%,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AFI明顯提高,但差異無顯著性(P>0.05),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均<0.05)。(表1)
表1 母體水化療法組和小劑量肝素治療組產婦治療效果比較(s)
表1 母體水化療法組和小劑量肝素治療組產婦治療效果比較(s)
與同組治療前AFI比較,*P<0.05
AFI母體水化療法組 50 86.0(43/50)6.5±1.4 10.7±2.6組別 n 有效率(%)治療前AFI治療后*小劑量肝素治療組50 92.0(46/50)6.2±2.5 11.4±4.5*
母體水化療法組和小劑量肝素治療組剖宮產率、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產褥病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表2)
表2 3組產婦母嬰結局比較n(%)
在胎兒生長、發(fā)育以及活動中,羊水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羊水能夠緩沖母體由于胎兒在子宮腔內活動所導致的不適感,同時保護胎兒不受到直接損傷;羊水可以使子宮內的溫度保持恒定,還可以確保胎兒在其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得到一個適當的活動空間;在羊水里還有一些抑菌物質,有助于減少感染;在子宮體收縮的時候,羊水能夠緩沖子宮體對胎兒特別是頭部的壓迫,有利于分娩的進行。近年來由于圍產醫(yī)學的發(fā)展和超聲技術提高,羊水過少診斷率越來越高。羊水過少是胎兒危險的重要信號,輕者胎兒生長受限,重者引起胎肺發(fā)育不良、肌肉和骨骼出現(xiàn)畸形,甚至死亡。目前認為胎兒因素、胎盤因素、母體因素和羊膜病變等和羊水過少的發(fā)生有關,但其生成及循環(huán)機制還沒有完全闡明。
一旦診斷羊水過少,就應該加強胎兒監(jiān)護,篩查胎兒畸形,可聯(lián)合胎心監(jiān)護、臍動脈血流綜合了解胎兒宮內安危,必要時行染色體核型分析及排除先天病毒感染。若無胎兒畸形,妊娠不足月,則需要定期B超了解羊水情況,積極防治合并癥及并發(fā)癥,增加羊水量行期待治療。
我們采用母體水化療法和小劑量肝素治療妊娠晚期羊水過少孕婦,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母嬰結局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正確處理羊水過少對提高圍生期產科質量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