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道強
對“分子在不斷運動”實驗的改進
代道強
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xué)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中,課題2“分子和原子”中“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探究實驗,雖然實驗現(xiàn)象明顯,反應(yīng)速度較快,但實驗過程中揮發(fā)出來的氨氣沒做任何處理,揮發(fā)到空氣中易污染環(huán)境,加之用小燒杯裝氨水,所需藥品量大,不能充分體現(xiàn)綠色化學(xué)“實驗量少、回收重復(fù)利用、對環(huán)境污染小(無污染)”的原則。在實際教學(xué)中,筆者對該裝置進行了5個改進:一是用塑料瓶(或塑料管)代替大燒杯形成密閉環(huán)境;二是用廢棄藥瓶代替小燒杯裝濃氨水;三是用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代替加有無色酚酞試劑的小燒杯;四是實驗藥品多次重復(fù)利用;五是將氨氣分子和滴有無色酚酞試劑接觸瞬間變色改為依據(jù)氨氣分子運動路徑(總體向上運動)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自下而上逐漸變紅,取得明顯的實驗效果。
1.污染小
用塑料瓶代替大燒杯,實驗后用橡皮塞密閉后集中處理,整個實驗在密閉環(huán)境中進行,揮發(fā)的氨氣對教室、實驗室空氣污染小,確保學(xué)生和教師身體健康。
2.藥瓶用量少
改小燒杯盛裝氨水為帶瓶塞的小藥瓶盛氨水,改2個盛放滴有酚酞溶液的小燒杯為直接在濾紙條上滴加酚酞溶液,藥品用量少(若用裝棒冰的塑料管等直徑小的塑料管代替塑料瓶作為密閉容器,藥品用量更少)。
3.可重復(fù)利用
小藥瓶中的氨水和用過的濾紙都可重復(fù)利用。
4.速度快
將實驗裝置改為直立狀態(tài),氨氣分子向上運動速度快,達到縮短實驗時間的目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5.凸現(xiàn)分子擴散運動的痕跡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懸掛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自下而上逐漸變紅,很直觀地反映了實驗中氨氣分子的運動路徑(總體向上運動),現(xiàn)象明顯,趣味性強,效果好。
1.實驗裝置圖(如圖1~圖4所示)
圖1 探究分子在不斷運動裝置分解圖
圖2 探究分子在不斷運動裝置圖
圖3 探究分子在不斷運動實驗結(jié)束裝置圖
2.實驗原理
利用濃氨水的揮發(fā)性,打開盛裝濃氨水的小藥瓶瓶蓋(如圖2所示),通過由塑料瓶制作的密閉通道,氨氣分子運動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上時,氨氣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滴有無色酚酞溶液的濾紙變紅。隨著氨氣分子向上運動,氨分子遇到濾紙條上滴下的酚酞溶液,自下而上依次變紅。
3.實驗裝置制作
(1)材料:廢舊礦泉水(純凈水)瓶2個,寬透明膠1圈,橡皮塞2個,小鐵夾1個,小藥瓶1個(根據(jù)所選塑料瓶口徑的大小選擇注射用頭孢美唑鈉、參麥注射液等廢藥瓶),濃氨水,無色酚酞溶液,濾紙條。
(2)制作:取2只規(guī)格一致的塑料瓶,保留上部的16 cm去掉底部(除掉的底部可以做圖4實驗中所需的盛水容器。用寬透明膠帶將去掉底部的2只塑料瓶粘在一起(如圖1所示),取一只廢舊胸牌上的小夾子,用細鐵絲固定在一只橡皮塞上(如圖1所示),將濾紙剪成寬0.8~1.0 cm的長條,濾紙條長度也可根據(jù)密閉容器的長度靈活掌握;將濃氨水裝入小藥瓶用瓶蓋蓋緊備用。
1.操作
(1)實驗前,按實驗裝置圖制作和準備實驗儀器(裝置如圖1所示)。
(2)在濾紙條上自下而上按一定間距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裝置如圖1所示)。為增加趣味性,也可以在濾紙條上用無色酚酞溶液按一定間距畫圓圈、小花等圖案。展示,濾紙條上不變紅。
(3)將滴有無色酚酞溶液的濾紙條用橡皮塞上連接的小夾子夾住,固定在塑料瓶瓶口的一端。
(4)拔掉塑料瓶另一端瓶口的橡皮塞,打開裝有濃氨水小藥瓶的瓶塞,將塑料瓶瓶口罩在小藥瓶的瓶口上,盡量壓緊(裝置如圖2所示)。觀察實驗現(xiàn)象。
(5)實驗結(jié)束后,蓋緊裝有濃氨水的小藥瓶的瓶塞,以備下次使用;用橡皮塞蓋緊塑料瓶瓶口,以便處理實驗廢氣(裝置如圖2所示)。
2.現(xiàn)象
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條自下而上逐漸變紅。
3.結(jié)論
氨氣分子運動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上時,氨氣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滴有無色酚酞溶液的濾紙變紅。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自下而上逐漸變紅,很直觀地反映了氨氣分子的運動路徑(總體向上運動),所需時間短,實驗現(xiàn)象明顯,趣味性強,效果好。若同時用2套裝置做一組對比實驗(裝置如圖4所示),一組放在冷水中,一組放在熱水中,放在熱水中的濾紙自下而上變紅的速度更快,可以直觀地驗證“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的特點。
2011-10-20
代道強,本科,中教高級。
湖北省廣水市實驗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