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樊玉靜
來自女計算機科學家的光彩
——記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李華偉研究員
本刊記者 樊玉靜
專家簡介:
李華偉,1974年6月出生,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容錯計算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VLSI測試與設計驗證組組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編委。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和863等多個研究項目、龍芯CPU設計驗證與測試等工程項目。在IEEE Trans.on VLSI,J. Electron. Test.,《計算機學報》等國內(nèi)外刊物和IEEE ITC,VTS, DATE等著名國際學術會議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17篇,EI收錄70篇以上),授權發(fā)明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0件。近十年來先后獲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獎、中科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等榮譽。
廣告界,有一個世界著名品牌的廣告語是:“光彩,來自女性”。在計算機界,劍橋大學計算機女科學家K a r e n Sparck Jones的名言是:“計算機是如此重要,因此不能把它只留給男人去做!”
計算機世界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女英雄競折腰。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李華偉研究員就是其中一位。多年從事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的CAD方法研究的她,通過在時延測試、可測試性設計、可靠性設計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方法,讓我們領略到了一位女計算機科學家的光彩。
李華偉研究員1996年在湘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學士學位。1999年和2001年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分別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01年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和“微軟學者”稱號。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擔任訪問學者。
2006年以來,李華偉研究員主持完成了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個973課題、1個863課題。這些課題產(chǎn)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1)精確串擾源通路時延故障模型及其測試生成方法;2)容忍串擾的高可靠片上網(wǎng)絡路由器系統(tǒng);3)考慮工藝偏差的關鍵通路選擇和小時延缺陷測試方法;4)用于檢測和調(diào)試時延故障的可測性設計和超速測試方法等。
其中,“精確串擾源通路時延故障模型及其測試生成方法”這一項目所產(chǎn)生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最為業(yè)界所矚目。該成果可廣泛應用于高性能芯片的定時分析和時延測試中,有效排除虛假串擾噪聲,提高電路的設計性能,更準確地確定電路能夠工作的最大頻率。
李華偉表示,串擾已成為在超深亞微米和納米工藝下造成電路功能錯誤的一個主要的來源。李華偉及其合作者著重研究了串擾引起的時延改變對電路性能的影響,這種時延改變可以用時延測試方法進行檢測。李華偉等人針對串擾測試的主要創(chuàng)新包括:1)提出精確串擾源通路時延故障模型,統(tǒng)一了多串擾源時延故障的時序和邏輯約束,使得對電路時延分配的考慮只需在故障收集階段,而不需在測試生成階段,從而相對國際上其他方法提高了對線間串擾引起的時延故障的測試生成效率。2)提出基于跳變圖的尋找串擾故障的高效搜索算法,能夠有效識別國際上基于時間窗的傳統(tǒng)靜態(tài)定時分析方法所找到的虛假串擾源。3)分別提出了基于結構ATPG和基于可滿足問題的測試生成算法,盡可能激發(fā)更多的串擾效應以測試電路的最差性能,獲得高質量的時延測試向量?;谏鲜鲅芯块_發(fā)了通用的測試生成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電路的靜態(tài)時序分析、靜態(tài)串擾噪聲分析和考慮串擾的通路時延測試生成。
“良馬不念秣,壯士不茍營?!崩钊A偉,就像一頭在計算機世界里不知疲倦的“拓荒牛”,在她眼前,是一片又一片綠洲在延伸,她一定會在那里繼續(xù)發(fā)光發(fā)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