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全
徐小斌來電話,問最近有什么好地兒可去。我說你還有完沒完,去了那么多地兒了你還不知足。她就笑,說好啊你孫德全又給我造謠,哎喲!都去過哪兒呀,真是冤枉人。聽著她一連串的聲討,我突然覺得她的話或者說口語與她的小說、散文上的語言絲毫不搭界。讀很多人的作品,一聽那口氣就知是誰寫的,看來她在創(chuàng)作時是換了一個人的,變成了文學的徐小斌,或是特殊的,大眾的,三界外的,不在五行中的徐小斌。我覺得掌握什么東西都有一個門外、門內、門外的過程,即跳進去再跳出來,從模仿到自成,從自我到更高的自我。真不知徐小斌是在門內還是在門外,依我看是可以任意出世入世了。
看徐小斌,長得是夠狡猾的。其實不然,性格爽朗,心直口快,是個樂天派,與朋友相處大大方方,能說能笑。一日她一臉正經地說,算卦的給她看相,說她的身體各部零件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年輕、健康十多年。我說,一般沒心沒肺的人都如此。她就笑著罵,你這壞人!記得前兩年一起隨中國作家團采訪甘南,閑時,她又開始給大家看手相,一套一套道來,號稱柳莊相法,古代宮廷的,似乎比民間的麻衣高幾個檔次,搞得大家爭先恐后向她伸手掌。就看她那一副認真的樣兒,故做高深的表情,搞得一個一個的還真點頭稱是。她還問,讓我說實話嗎?鬧得個別心存暗鬼的人真半紅著臉拉著她到一邊算去了。當然她也有小脾氣,也很倔,拿話噎人,我們雖不在一個單位,但我敢肯定她是個敢頂撞領導的人。
但她是個才女,光我知道的,除了寫作外,音樂、繪畫都有兩下子,其他學科的知識也涉獵廣泛,尤其是宗教。九十年代初作協(xié)開青創(chuàng)會,會議的最后一天晚上舉辦了“文學之夜”聯(lián)歡會,她出的節(jié)目是刻紙,著實露了一手。據(jù)她吹噓她幾分鐘刻出的一張剪紙能賣兩百美元,我說你是純屬唬弄外國人。那天,從她手上刻出的作品大多是佛,后來我曾和她聊過幾次,她確實有其獨到的見解。對于宗教或世間的神秘現(xiàn)象,多數(shù)人是半信半疑,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或很功利,或敬而遠之。而她卻是骨子里的,不但寫在她的臉上,寫在她的書里,還寫在她向往的大自然。對她的作品我沒有發(fā)言權,那是評論家的事??梢痪啪湃晡覀円黄鹑ザ鼗?,一路上也說這聊那,誰知過后沒多長時間,她的《敦煌遺夢》便出版了,真讓我吃了一驚。翻著這二三十萬字的書,故事情節(jié)、感覺體會,跟我們路上聊的看的根本不沾邊。想想,真會編故事。不過我也覺得,她的精神在尋求一處港灣,她是用寫作來抒發(fā)內心真正的情感,用寫作來面對這個大千世界。
和她認識也小二十年了,有時通個電話聊一會兒,后來還看了她的《緬甸玉》《雙魚星座》等作品,很老到,但性格依然可見。
二○○九年,她的《羽蛇》終于飛到海外,大紅大紫。好久沒見了,但我相信她依然是老樣子,童心未泯的人,往往容貌也青春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