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玲,齊 浩,陳澤芳,張 濤
(天津科技大學(xué)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shù)學(xué)院,天津300457)
甜菜紅色素微膠囊化的研究
呂曉玲,齊 浩,陳澤芳,張 濤
(天津科技大學(xué)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shù)學(xué)院,天津300457)
以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作為復(fù)合壁材,對甜菜紅色素進行微膠囊化。實驗結(jié)果表明:微膠囊化最佳工藝條件為包埋溫度30℃,包埋時間1h,壁材/芯材(W/W)比2∶1,復(fù)合壁材中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此時微膠囊效率為92.5%。微膠囊化后的甜菜紅色素對熱、光、氧等的穩(wěn)定性都有明顯改善。
微膠囊,甜菜紅色素,穩(wěn)定性
與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的最大缺點就是色澤的穩(wěn)定性較差,提取效率較低,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條件如光、熱、pH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天然食用色素的應(yīng)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3]。故此,如何尋找較好的提取工藝和提高天然色素的穩(wěn)定性也就成了推廣使用天然食用色素的關(guān)鍵。甜菜紅色素和其他天然色素一樣,其使用劑量較大,穩(wěn)定性不好,對氧、溫度、光照等十分敏感。所以要將甜菜紅色素進行微膠囊包埋,使其封閉在囊膜內(nèi)與外界環(huán)境隔離,改善其對光和氧的穩(wěn)定性[4]。本文主要以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作為微膠囊的復(fù)合壁材,冷凍干燥制備甜菜紅色素微膠囊,增加其在環(huán)境中的穩(wěn)定性。
甜菜紅色素 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β-環(huán)糊精 西安敬業(yè)生物藥物科技有限公司;麥芽糊精、阿拉伯膠、明膠 天津市北方天醫(yī)化學(xué)試劑廠;變性淀粉 美國國民淀粉有限公司;蔗糖 天津中英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SU151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 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shù)那珂事業(yè)所;E-1010型離子濺射裝置 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shù)那珂事業(yè)所;EMS-18磁力攪拌器 天津歐諾儀器儀表有限公司;MODULYOD-230型冷凍干燥機 Thermo儀器公司;UV-2102 PCS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unico儀器公司。
1.2.1 微膠囊化效果評價 具體計算公式為:
微膠囊化效率(%)=(1-微膠囊表面甜菜紅色素含量/微膠囊中甜菜紅色素含量)×100%
1.2.2 甜菜紅色素微膠囊化工藝流程 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1.2.3 單因素實驗
1.2.3.1 不同壁材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利用常用的可溶性壁材:環(huán)糊精、阿拉伯膠、麥芽糊精等進行包埋,在包埋溫度30℃,包埋時間1h,壁材/芯材(W/W)比為2∶1(壁材濃度13.3%,芯材濃度6.7%)條件下,通過比較不同壁材(復(fù)合壁材中各組分的質(zhì)量比均為1∶1)的包埋效果,以確定最適壁材。
1.2.3.2 不同溫度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選擇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作為復(fù)合壁材,包埋時間1h,壁材/芯材(W/W)比為2∶1,復(fù)合壁材中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在20~80℃不同溫度條件下進行微膠囊化。
1.2.3.3 不同包埋時間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選擇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作為復(fù)合壁材,包埋溫度30℃,壁材/芯材(W/W)比為2∶1,復(fù)合壁材中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選擇0.5~7h不同包埋時間進行微膠囊化。
1.2.3.4 不同壁芯材比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選擇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作為復(fù)合壁材,包埋溫度30℃,包埋時間1h,復(fù)合壁材中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選擇1~7種不同壁芯材比進行微膠囊化。
1.2.3.5 不同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選擇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作為復(fù)合壁材,包埋溫度30℃,包埋時間1h,壁材/芯材(W/W)比為2∶1,選擇10%~80%不同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微膠囊化。
1.2.4 正交實驗
1.2.4.1 正交實驗設(shè)計 以溫度、時間、壁材芯材比和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做不同包埋條件的4因素4水平正交實驗,其正交設(shè)計見表1。
表1 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Orthogonal experiment factor-level
1.2.4.2 驗證實驗 由正交實驗得到的微膠囊化最佳工藝條件,制備甜菜紅色素微膠囊,測定微膠囊化效率,計算RSD。
1.2.5 微膠囊甜菜紅色素穩(wěn)定性研究
1.2.5.1 熱對微膠囊穩(wěn)定性的影響 取適量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粉末,置于密封容器中,粉末厚度約為0.2cm,避光于75℃保存,每周取樣測定粉末中甜菜紅色素含量,以色素保存率表示,并與相同貯存條件下的甜菜紅色素比較。
色素保存率(%)=微膠囊中甜菜紅色素含量/起始微膠囊中甜菜紅色素含量×100%
1.2.5.2 光對微膠囊穩(wěn)定性的影響 取適量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粉末,置于密封透明的容器中,粉末厚度約為0.2cm,日光直射條件下保存,每周取樣測定粉末中甜菜紅色素含量,以色素保存率表示,并與相同貯存條件下的甜菜紅色素比較。
1.2.5.3 氧對微膠囊穩(wěn)定性的影響 取適量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粉末,置于敞口容器中,粉末厚度約為0.2cm,每周取樣測定粉末中甜菜紅色素含量,以色素保存率表示,并與相同貯存條件下的甜菜紅色素比較。
1.2.5.4 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產(chǎn)品的貯藏穩(wěn)定性 取適量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粉末,置于敞口容器中,粉末厚度約為0.2cm,于55℃、強制通風(fēng)的烘箱中貯存14d,每2d樣測定粉末中甜菜紅色素含量,以色素保存率表示。該條件基本能預(yù)測室溫下貯存2年的穩(wěn)定性[5]。
由圖1可知,壁材4在包埋過程中發(fā)生粘連,包埋失敗,而其余四種壁材包埋效率最高的是壁材5,因而選擇該復(fù)合壁材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進行微膠囊化工藝優(yōu)化。
圖1 不同壁材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wall-materials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2.1 微膠囊化溫度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微膠囊化溫度在20~30℃時包埋效率最高,當溫度繼續(xù)升高時,微膠囊化效率明顯下降,因為在高溫條件下,芯材發(fā)生熱降解而影響包埋效果。
圖2 溫度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2.2 微膠囊化時間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微膠囊化的時間在1h內(nèi)時,包埋的效率呈上升趨勢,1h后,隨時間的延長,壁材對芯材的包裹能力達到飽和,繼續(xù)處理,微膠囊化效率下降。
圖3 時間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time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2.3 壁芯材比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由圖4可知,當壁材/芯材(W/W)值為2時,微膠囊化效率達到最大值,若芯材比例過大時會超過壁材的包裹限度,使芯材附著在壁材表面,導(dǎo)致微膠囊化效率降低;而芯材比例過低則會影響微膠囊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圖4 壁材芯材比值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ratio of core-substance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2.4 復(fù)合壁材中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 由圖5可知,隨著阿拉伯膠在壁材中含量的增加,微膠囊化效率升高,這是因為阿拉伯膠有良好的乳化性和成膜性,有利于增加壁材的包裹能力。
圖5 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對微膠囊化效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content of arabic gum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2.5 正交實驗確定微膠囊化最佳工藝 根據(jù)表1設(shè)計的正交實驗表進行正交實驗,正交實驗結(jié)果如表2所示,方差分析見表3。
表2 正交實驗結(jié)果Table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表3 正交實驗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le 3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由表2、表3可知,各因素對微膠囊化效果的影響順序依次為A>C>B>D。其中溫度具有顯著性(P<0.05),最佳工藝條件為A2B3C4D3,即微膠囊化溫度30℃,包埋時間1h,壁材/芯材2∶1,復(fù)合壁材中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
2.2.6 驗證實驗 從表4中可以看出,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包埋甜菜紅色素實驗,微膠囊化效率平均值為92.5%,標準偏差為0.6%,說明該微膠囊的制備方法重復(fù)性較好。
表4 重復(fù)性實驗結(jié)果(%)Table 4 The repetitiveness f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借助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并輔以適當?shù)臉悠诽幚砑夹g(shù),在700×條件下觀察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的外部結(jié)構(gòu)如圖6、圖7所示。由此可以看出,與甜菜紅色素相比,微膠囊產(chǎn)品成球形,表明光滑,較少有囊壁破裂的情況,說明芯材已被壁材包裹。
圖6 甜菜紅色素電鏡掃描圖Fig.6 SEM of betalain
圖7 甜菜紅色素微膠囊電鏡掃描圖Fig.7 SEM of betalain microcapsule
2.4.1 熱對微膠囊產(chǎn)品穩(wěn)定性的影響 根據(jù)1.2.5.1實驗方法,測定甜菜紅色素及其微膠囊干粉在75℃條件下貯存5周過程中色素含量的變化,結(jié)果如圖8所示。
圖8 熱對甜菜紅色素及其微膠囊產(chǎn)品的影響Fig.8 Effect of heat on betalain and microcapsule
由圖8可知,相同條件下,微膠囊中甜菜紅色素保存率明顯高于未包埋的甜菜紅色素粉末,貯存5周后色素保存率仍在93%,說明微膠囊化有助于提高甜菜紅色素對熱的穩(wěn)定性。
2.4.2 光對微膠囊產(chǎn)品穩(wěn)定性的影響 根據(jù)1.2.5.2實驗方法,測定甜菜紅色素及其微膠囊干粉在日光直射條件下貯存5周過程中色素含量的變化,結(jié)果如圖9所示。
圖9 光對甜菜紅色素及其微膠囊產(chǎn)品的影響Fig.9 Effect of light on betalain and microcapsule
由圖9可知,在相同條件下,微膠囊中甜菜紅色素保存率明顯高于未包埋的甜菜紅色素粉末,貯存5周后,色素保存率仍在95%左右,說明微膠囊化有助于提高甜菜紅色素對光的穩(wěn)定性。
2.4.3 氧對微膠囊產(chǎn)品穩(wěn)定性的影響 根據(jù)1.2.5.3實驗方法,測定甜菜紅色素及其微膠囊干粉敞口容器中貯存5周過程中色素含量的變化,結(jié)果如圖10所示。
由圖10可知,在相同條件下,微膠囊中甜菜紅色素保存率明顯高于未包埋的甜菜紅色素粉末,貯存5周后,色素保存率仍在95%以上,說明微膠囊化有助于提高甜菜紅色素對氧的穩(wěn)定性。
2.4.4 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產(chǎn)品的貯藏穩(wěn)定性 根據(jù)1.2.5.4實驗方法,測定甜菜紅色素微膠囊在特定條件下貯存14d過程中色素含量的變化,結(jié)果如圖11所示。
圖10 氧對甜菜紅色素及其微膠囊產(chǎn)品的影響Fig.10 Effect of oxygen on betalain and microcapsule
圖11 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產(chǎn)品的貯藏穩(wěn)定性Fig.11 Storage stability of betalain microcapsule
由圖11可知,甜菜紅色素微膠囊產(chǎn)品的貯藏穩(wěn)定性較好,經(jīng)過14d貯藏穩(wěn)定性實驗后,芯材中甜菜紅色素損失較少,色素保存率為87%。
采用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復(fù)合壁材對甜菜紅色素進行包埋,微膠囊化最佳工藝條件為包埋溫度30℃,包埋時間1h,壁材/芯材2∶1,復(fù)合壁材中阿拉伯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此時微膠囊效率為92.5%。微膠囊化后的甜菜紅色素對熱、光、氧等的穩(wěn)定性都有明顯改善。
[1]馮鷹,韋建華,韋祖寬.天然食用色素提取工藝及其穩(wěn)定性的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學(xué)院,2002.
[2]何北平,等.天然色素與食品加工[J].國外科技,1989(7): 22-25.
[3]Bostrom C E,Taomelin C E.Toxicol control[J].J Environ,Pathol,1987,7(4):109-112.
[4]劉云海,曹小紅,樂長高.天然食用色素花青素的微膠囊化[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4(12):109-110.
[5]張俊,齊崴,韓志慧,等.食品微膠囊、超微粉碎加工技術(shù)[M].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5:1-211.
Research of the microcapsulization of betalain
LV Xiao-ling,QI Hao,CHEN Ze-fang,ZHANG Tao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
The betalain was microencapsulated by using malt dextrin and arabic gum as composite wall material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betalain microencapsulation were:embedding temperature 30℃,embedding time 1h,the ratio of wall-material tocore-material(W/W)2∶1,and the content of arabicgum was 60%,underthese conditions,the encapsulation yield was 92.5%.The stability of microencapsulation against light,heat and oxygen was most effectively improved.
microencapsulation;betalain;stability
TS255.1
B
1002-0306(2012)08-0314-04
2011-07-15
呂曉玲(1960-),女,教授,主要從事天然產(chǎn)物提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