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wèi)紅 蔣延林
(江蘇高郵地震臺,江蘇高郵 225601)
高郵臺是國家基本臺,平于江蘇省中部里下河平原、海拔不足5 m的揚子準地臺高郵凹陷內。從臺址構造條件來看,距離郯廬大斷裂不遠(約130 km),周圍大小構造發(fā)育,北西走向的無錫—宿遷斷裂貫穿臺站。臺址下覆地層為第四系松散泥巖沉積,測區(qū)內有桑園、農(nóng)田以及少數(shù)居民點,為地震觀測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地球變化磁場垂直分量日變幅是地球變化磁場的外場及由地球內部電性介質感應生成的變化內場疊加而成,它的大小不但受外場的控制,同時也受內場的影響。地球內部電性介質的變化必定影響其感應生成的內場,因此,地球磁場垂直分量的日變化幅度可以反應地球內部介質電性性質的變化。曾小平等分析了地磁場垂直分量日變幅極大值及其后極小值之比值與地震的關系,發(fā)現(xiàn)高比值與臺站周邊地震有良好的對應關系。在應用該法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下面這個簡單比值的高值與其臺站周邊地震也有良好的對應效果。
式中A(t)為地磁垂直分量日變化幅度,t2=t1+1,(t1為觀測日期),將Y取名為地磁垂直分量日變化幅度逐日比值。
地磁垂直分量日變幅逐日比方法是利用能較好反應地下介質導電性質的逐日比Y(0)作為響應函數(shù),以它在正常情況下的時時變化和空時分布作為背景,研究地震前由于電導率變化引起的磁逐日比異常來預測地震。計算了高郵臺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時的Y(0)值,如圖1,并將Y(0)≥2.8定為異常值,在這23年中共出現(xiàn)異常13組17次,(注:一次異常出現(xiàn)后在4個月內出現(xiàn)多次異常的為一組,異常時時以第一次異常時時為準。)對應地震9次,虛報地震4次,漏報地震3次。說明地磁垂直分量日變幅逐日比出現(xiàn)異常信度是較高的,說明了地震前在高郵臺及周圍地區(qū)的磁場發(fā)生了變化,導致地球介質的電導率發(fā)生變化,反映出這種現(xiàn)象在震前是客觀存在的,為高郵臺今后的地磁垂直分量日變幅逐日比預報地震提供了依據(jù)。
圖1 高郵地磁臺Z分量日變幅逐日比變化曲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