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新栓
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及治療分析
盧新栓
目的探討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選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46例患有老年肺炎的患者,觀察患者具體臨床表現,并進行相關的檢查治療,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特點以及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經過治療患有老年肺炎的患者有105例完全治愈,23例患者出現好轉,4例患者未完全治療自動出院,14例患者死亡,老年患者由于基礎性并發(fā)癥較多,使得自身耐藥性較高,阻礙了正常治療效果。結論老年肺炎發(fā)病多不明顯,表現多種多樣,無恒定癥狀,而且并發(fā)癥較多,有很高的死亡率。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愈率,最主要的是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
老年肺炎;臨床特點;治療分析
老年肺炎通常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蟲所導致的老年人肺部感染病癥,往往老年人的發(fā)病病死率相較于青壯年人都要高出很多[1]。所以此種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尤為重要。由于老年肺炎在臨床除去多隱秘,并沒有較為典型的表現癥狀,所以容易誤診、漏診導致治療時機的貽誤。本文通過探討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46例老年肺炎患者的臨床特點,研究其相對的治療措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46例患有老年肺炎的患者,年齡為60~89歲,平均是(72.9±5.6)歲,其中男103例,女33例,都是住院患者。86例患者最初表現癥狀為呼吸道疾病,26例患者最初表現為畏寒、發(fā)熱癥狀,20例患者最初為消化道疾病的表現癥狀,14例患者首發(fā)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癥狀。在所有研究的患者中患基礎疾病的有113例,2種病癥以上的患者有67例,患有3種以上癥狀的有22例。
通過治療患有老年肺炎的患者完全治愈105例,發(fā)生好轉23例患者,自動出院沒有進行治療4例患者,14例患者死亡,老年患者由于基礎性并發(fā)癥較多,使得自身耐藥性較高,阻礙了正常治療效果。
老年肺炎臨床特點主要有: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較低,在氣溫浮動較大的冬春季節(jié)因為受涼易出現此類疾病,主要和上呼吸道感染有關。老年人的基礎性疾病很多,主要伴發(fā)慢性呼吸道病。70%~90%老年肺炎患者伴有基礎性疾病,發(fā)病不明顯,而且臨床癥狀不典型,通常不存在咳嗽、發(fā)熱、咳痰、胸痛等肺部炎癥的主要存在形式[2],表現在外的主要是意識不清、渴睡、頭痛、惡心、消化道表現的食欲不振、腹痛、腹瀉、大小便失禁、虛弱,心血管疾病等情況,并且有的患者只是加重了基礎疾病的或是恢復變得較為緩慢,情況不明。③老年人自身體質變的虛弱,無法正常調節(jié)體溫,細胞體液免疫能力下降,呼吸系統(tǒng)纖毛及清除能力相對減弱,導致分泌物聚集于呼吸道,喉部反射能力降低,病癥發(fā)生時不容易因反射出現咳嗽癥狀,因為患者自身的吞咽障礙等情況,使得病情發(fā)生時不易被察覺。進行輔助實驗檢查發(fā)現結果并不典型,有的患者并沒有出現大量白細胞,大部分患者僅僅呈現為正?;蚴禽p度升高,痰培養(yǎng)也沒有較高的陽性率易導致誤診、漏診,引發(fā)癥狀的病原菌較為復雜,多數還是細菌感染,多為革蘭氏陰性桿菌。易發(fā)生水、電解質失衡、中毒休克,多見菌血癥;肺泡炎癥不明顯,大多出現在肺間質和毛細血管,炎癥局限性低,吸收緩慢,肺片多出現較為粗亂、模糊的肺部紋理,病情消失較為較慢,X線檢查胸部恢復需要20 d~3個月,時間較長。并發(fā)癥多,耐藥性高,治療患者緩慢亦反復[3]。
因此,治療老年肺炎時要進行及早診斷并根據實際情況正確使用抗生素,這也是正確醫(yī)治老年肺炎的關鍵。若確診為老年肺炎則需要盡快使用抗生素,如需要則根據癥狀進行聯合用藥,適當延長治療時間。首先根據經驗給予患者初級治療,在實驗室研究確定致病菌后可以進行針對性藥物治療。積極治療老年患者的基礎疾病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嚴密觀察患者自身體征特點,避免發(fā)生藥物毒性的不良反應,注意避免出現多臟器功能的同時衰竭;積極進行氧療,防止器官缺氧,增加排痰功能,避免誤吸,提高患者身體機能,增加免疫力。對老年肺炎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防止誤診漏診,減少死亡率。
[1] 顏昌云,楊麗娟,龔艷茂.老年人肺炎178例臨床特點和治療分析. 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6):2311.
[2] 李海平,曹子瓊.老年肺炎134例臨床特點及治療分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3):27.
[3] 郭麗.186例老年肺炎臨床特點和治療分析.臨床肺科雜志,2012,17(2):258-259.
472000河南省陜縣第一人民醫(yī)院
根據患者表現癥狀進行檢查,實驗室結果如下:有80例(54.8%)患者白細胞有增高情況,有40例(20.5%)患者白細胞出現降低情況;73例(50%)患者的中性粒細胞>75%。將132例患者送檢,確定其中76例患者有病原菌。
所有患者都需要進行胸片影像學檢查,107例患者需同時進行肺部的CT檢查。通過檢查確定有42例左側肺葉發(fā)生病變,82例患者為右側肺葉病變,22例患者雙側均有病變。大多數病例胸片檢查呈現小片狀,陰影分布為斑片形態(tài),部分肺片呈現大片狀,陰影分布為阿狀。通過肺部CT檢查發(fā)現有23例患者患有阻塞性肺炎。
基礎疾病并發(fā)癥狀及人數見表1。
表1 基礎疾病并發(fā)癥狀及人數
病癥 基礎性疾病 高血壓 冠心病 腦血管后遺癥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患者數目 97例 46例 64例 48例 42例 12例病癥 呼吸衰竭 食道癌 心力衰竭 水解質紊亂 消化道出血 高脂血患者數目 38例 1例 24例 23例 3例 9例
1.2 治療方法 住院之后開始進行初級治療,根據醫(yī)務人員的經驗和患者病癥選擇抗菌藥,所使用的主要藥物為青霉素、頭孢菌素類,氟喹諾酮類,患者情況嚴重可以使用碳青霉烯類和萬古霉索。經過細菌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測試之后將藥物進行調整。按照病發(fā)情形給予患者氧療,排痰和祛痰。若患者排痰較為困難需要反復進行;還需根據患者病情實施一定的抗休克措施,平衡其酸堿度,調節(jié)電解質;若呼吸出現衰竭需使用機械通氣;若心臟出現衰竭需進行強心、利尿措施,重癥患者要進行免疫及營養(yǎng)治療。積極配合治療基礎性疾病及其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