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芳芳,鐘慶倫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 471000)
場依存/場獨立與英語學習策略選擇的相關性研究
湯芳芳,鐘慶倫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 471000)
英語專業(yè)學生場獨立/場依存的認知方式與學習策略選擇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場獨立的學生較多地選擇形式操練策略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而場依存的學生較多地選擇功能操練策略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因此,教師應區(qū)別對待不同認知方式的學生,引導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場獨立;場依存;認知方式;學習策略
作為二語習得中個體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認知方式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受到廣泛的關注(戴運財,2002)。認知方式主要是指個體在信息加工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個別差異,以及個體為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個性化和一貫性的偏好方式(楊志良,郭力平,2001)。關于認知方式的分類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得出不同的分類。在眾多的分類中,Witkin(1977)提出的場依存—場獨立(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的認知方式影響較大,是“研究最早最多的一個領域,也是迄今為止在外語學習領域中討論最多、最富有成果的認知風格類型”(秦曉晴,1997)。
O’Malley&Chamot(1990)認為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y)是學習者用于幫助理解、學習和記憶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為。文秋芳(2010)認為策略是學習者為有效學習所采取的措施,并把其分為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前者與語言學習過程的管理有關,后者與語言學習材料發(fā)生直接關系。語言學習策略包括:形式操練策略(通過掌握語言知識學習英語);功能操練策略(在交際中運用語言知識學習英語);依賴母語策略(通過翻譯學習英語)。
“英語學習策略系統(tǒng)的運行,除了策略之間的相互作用外,還要受到一系列環(huán)境因素和學習者因素的影響?!保ㄎ那锓?,王立非,2004)這其中,場依存和場獨立的認知方式是學習者因素的一個重要維度。認知方式、學習策略相互影響,并與外語學習密切相關。根據(jù)文秋芳(1996:5)對學習策略系統(tǒng)的研究,認知方式作為學習者因素對學習策略系統(tǒng)會有影響,同時二者又會共同影響最終的學習成效。
國內(nèi)外研究者對認知方式和學習策略已有研究,但是對于認知方式與學習策略相互影響共同對學習成效產(chǎn)生作用的研究目前還不多。據(jù)此,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試圖探討以下幾個問題:(1)場依存、場獨立認知方式是否與學習策略的選擇有關系,有何種關系?(2)不同認知方式的學習者怎么選擇學習策略更加有利于英語的學習(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是國內(nèi)信度、效度較高的標準化英語考試,本研究即采用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成績作為研究變量)?
(一)研究對象本研究的對象為河南某高校英語專業(yè)本科學生,受試對象隨即抽取于英語專業(yè)本科二年級的學生,總人數(shù)為60人,在參與調(diào)查時他們已經(jīng)有過大約8年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并都參加過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
(二)調(diào)查工具
本研究分別對受試進行學習策略和認知方式方面的問卷調(diào)查,然后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各項分析。英語學習策略問卷采用的是文秋芳(2010)根據(jù) Oxford(1990)的學習策略問卷整理改編的。該問卷的學習策略量表,共25個小題,涵蓋四大分類策略,即管理策略、形式操練策略、功能操練策略和母語策略。問卷采用萊克特5分質量表,每個小題給出了5個備選項,要求受試選擇與自己實際情況最相符的選項。認知方式問卷采用的是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yè)修訂的團體鑲嵌圖形測試,是目前國內(nèi)測試場依存、場獨立認知方式比較通用的問卷。
(三)數(shù)據(jù)的收集
所有問卷調(diào)查均在受試上課時間進行,整個過程在施測者和任課老師的共同監(jiān)督下進行,歷時約30分鐘。發(fā)放問卷共計60份,收回60份,最終獲得有效問卷40份。所有問卷數(shù)據(jù)經(jīng)過初步整理,錄入SPSS,進行各項數(shù)據(jù)分析。
(一)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表1 認知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首先對認知方式作場獨立組和場依存組的劃分。將 40份有效問卷按認知方式得分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各取高分段和低分段(排序的前37.5%和后37.5%)的數(shù)據(jù)作為場獨立組和場依存組的典型代表,中間部分作為過渡組,暫不予考慮。由表1可以看出,場獨立組和場依存組各有15人,兩組認知方式分數(shù)的均值與標準差分別為23.1333和.99043,16.6000和2.02837。
表2 場獨立/場依存組學習策略的描述性分析
表2顯示的是場獨立/場依存組學習策略的描述性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根據(jù)Oxford對學習策略使用頻率的闡釋,均值在3.5-5.0之間表示使用頻率較高,2.5-3.4之間表示使用頻率中等,1.0-2.4之間表示使用頻率較低。總體看來,場獨立/場依存組的受試整體策略使用狀況處于中等水平,四大分類策略的使用頻率中管理策略的使用頻率較高(M=4.7000,4.7889),其余三類策略的使用頻率均為中等。同時可以看出,場獨立的受試母語策略的使用情況變化較大,而管理策略、形式操練策略、功能操練策略的使用情況比較接近;場依存的受試功能策略的使用情況變化較大,而管理策略、形式操練策略、母語策略的使用狀況比較接近。
(二)場依存、場獨立認知方式與學習策略選擇的關系
表3 場獨立/依存的認知方式與總體學習策略及四大分類策略的相關分析
表 3顯示的是場獨立的認知方式與總體學習策略及四大分策略的相關分析結果。總的來看,認知方式的總分與總體學習策略呈現(xiàn)弱的相關性(r=.276,.269)。進一步對認知方式與四大分策略分數(shù)分別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場獨立的認知方式與管理策略呈現(xiàn)較顯著的相關性(r=.464)、與形式操練策略和母語策略呈現(xiàn)弱的相關性(r=.243,.219);而與功能操練策略沒有顯著的相關性(r=.075);場依存的認知方式與管理策略和功能操練策略呈現(xiàn)弱相關(r=.363,.275);而與形式操練策略和母語策略沒有顯著相關性(r=.024,.026)。
(三)場獨立、場依存認知方式、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績的關系
表4 場依存、場獨立組總體策略及四大分類策略與英語專業(yè)四級成績的相關分析
由表 4可以看出場依存組英語專業(yè)四級成績與總體策略呈現(xiàn)弱相關(r=.378),與管理策略和功能操練策略呈現(xiàn)較顯著的相關(r=.308,.380),與母語策略呈現(xiàn)弱的負相關(r=-.245),與形式操練策略沒有顯著的相關性(r=.001)。由此可以說明場依存的學生較多地使用管理策略和功能操練策略則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而較多地使用母語策略則不利于英語的學習。場獨立組英語專業(yè)四級成績與總體策略呈現(xiàn)顯著性相關(r=.441),與管理策略和母語策略分別呈現(xiàn)顯著性正相關和負相關(r=.489,-.418),與形式操練策略呈現(xiàn)弱相關(r=.321),與功能操練策略沒有顯著的相關性(r=-.037)。由此可以說明場獨立的學生較多地使用管理策略和形式操練策略則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而較多地使用母語策略則不利于英語的學習。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場獨立的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為:管理策略使用較多,形式操練策略和母語策略次之,功能操練策略使用最少;從整體上看,學習策略的使用都有利于英語的學習,較多地使用管理策略和形式操練策略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母語策略的使用不利于英語的學習。場依存的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為:管理策略使用較多,功能操練策略次之,形式操練策略和母語策略使用較少;從整體上看,學習策略的使用都會影響英語的學習,較多地使用管理策略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因此,策略與成績的緊密關系也驗證了學習策略的使用有助于英語的學習,是影響英語學習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王奇民,王健,2003)。
研究發(fā)現(xiàn),分屬場獨立和場依存認知方式的學習者在學習策略的使用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對學習策略的選擇略有不同,場獨立的學習者選擇管理策略較多,形式操練策略和母語策略次之,功能操練策略最少,而場依存的學習者選擇管理策略較多,功能操練策略次之,形式操練策略和母語策略最少。場獨立的學習者較多地選擇形式操練策略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場依存的學習者較多地選擇功能操練策略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因此,對認知方式和學習策略開展研究可以幫助教育者加深對學習者不同個體差異的認識,同時也有助于指導學習者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使英語的學習更加高效而有趣。
[1] 戴運財. 場獨立/依靠的認知方式和第二語言習得[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3).
[2] 楊志良,郭力平. 認知方式的研究進展 [J]. 心理科學,2001,(3).
[3] Witkin,H. A.,C. A. Moore,D. R. Goodenough. & P. W. Cox. Field-dependent and field-independent styles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7,1.
[4] 秦曉晴. 第二語言習得中認知方式研究的現(xiàn)狀[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2).
[5] O’Malley,J. & A.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 文秋芳. 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7] 文秋芳,王立非. 影響外與學習策略系統(tǒng)運行的各種因素評述[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9).
[8] 文秋芳. 英語學習策略論[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9] Oxford,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10] 王奇民,王健. 制約大學生英語學習成效的策略因素探析[J].外語界,2003,(2).
G420
A
1008-7427(2012)09-0136-02
201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