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龍
MPCP在膽管癌診斷中的應用
劉安龍
目的對MPCP在膽管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方法對50例經彩超檢查提示患有膽管癌的患者采用MPCP進行掃描,平掃層厚和間隔為6~9 mm,設定增強掃描增厚以及間隔為6 mm,原始數據層厚設定為3 mm,間隔重建為1.2 mm,掃描的結果經工作站進行MPCP圖像處理,并對膽管癌的位置以及性質進行診斷并作出相關的評價,并同患者手術結果作對照。結果MPCP在對膽管癌的定位以及定性的分辨率為100%以及96%。結論MPCP用于膽管癌的診斷過程中具有地位定性準確,影像清晰、處理效果強大等優(yōu)點,在臨床應用上具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MPCP;膽管癌;分析
膽外管癌可引發(fā)梗阻性黃疸的發(fā)生,在臨床上采用常規(guī)的CT對腫瘤部位進行掃描造影,對評估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膽管迂回曲折,常規(guī)的CT掃描造影對腫瘤的定位定性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采用MPCP造影術可將膽總管以及腫瘤造影顯示在同一幅圖像上,可以直觀地反應出腫瘤與膽管以及臨近組織之間的關系[1]。因此,本單位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對50例患有膽管癌的患者采用MPCP進行診斷,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經手術病理確診為膽管癌共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45~76歲,平均58.3歲。其中表現為上腹部疼痛的有18例,惡心嘔吐的有22例,持續(xù)發(fā)熱的共有10例,以上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癥狀。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MPCP機進行掃描,患者在檢查前5~7 h內應禁食,在進行掃描前的半小時內患者需口服500 ml的清水?;颊邟呙璧姆秶鷳刂雾斨潦改c底部下緣,掃描應一次性屏氣完成。掃描的條件設定為120 KV、250 mA,螺距為0.85,進床速度設為17.5 mm/rot,層厚、層距為6~9 mm,采用典海醇作為掃描造影劑,一次服用100 ml,注射流速率設定為2.8 ml/s,造影過程需要8 s左右。圖像造影圖像可采用2.0 mm層厚,1.5 mm層距相互重建重疊,取得原始的圖像,將原始的圖像傳回到工作站中進行圖像處理,并做二維和三維成像分析,并調節(jié)MPCP的閾值,從而獲得膽管及相關病變的最清晰圖像[2]。
根據MPCP影像造影可診斷腫瘤發(fā)生的部位為肝外膽管、肝門位置、壺腹部位。膽管癌按其病理性可以分為乳頭型、結節(jié)型、浸潤型。結節(jié)型膽管癌在MPCP影像中表現為膽管管壁的增厚且生成結節(jié)狀的組織,管腔出現偏心性狹窄或閉塞的現象。浸潤型的膽管癌在MPCP中表現為膽管壁呈環(huán)形增厚現象,管腔出現向心性的狹窄或閉塞。在乳頭型的膽管癌中MPCP影像中顯示膽管腔內呈現結節(jié)狀組織,鄰近的膽管壁不出現增厚現象,管腔出現杯口裝或閉塞。MPCP影像造影診斷與手術診斷的定位對比見表1,MPCP影像造影診斷與手術診斷的定性對比見表2。
膽管癌通常發(fā)生在肝管至壺腹部位的一種惡性腫瘤,發(fā)生的概率占肝外膽管癌30%以上,是一種高發(fā)的疾病。膽管癌的早期癥狀是不典型的,在中晚期時才可能出現一些臨床典型的癥狀,早期診斷治療對于改善膽管癌以及預后能起到很好的療效。目前治療膽管癌唯一的一種有效方法就是進行腫瘤手術切除,因此對腫瘤的生長位置、整體形態(tài)、侵襲范圍、是否轉移以及與鄰近組織之間的關系都是影像學中觀察的重點。
臨床上應用MPCP進行造影可以加大掃描的范圍,MPCP的空間的分辨率高,可以使得各向同性,其高密度的分辨率以及快速成像的處理功能,可以獲得準確的掃描以及重建三維圖像。采用多平面的重建方式可以在任意的平面中成像,因此能從不同的角度顯示腫瘤所在的位置、形態(tài)、強化特征以及擴散范圍以及腫瘤與相近組織之間的關系,使得腫瘤與擴張膽管的空間分辨率增加,提升膽管癌的診斷價值,并且可以從多方位了解腫瘤是否已向臟器或淋巴組織轉移,對膽管癌臨床的診斷具有指導性的意義[3]。
MPCP在臨床上的影像成像是運用了血管對比劑對低密度膽管與肝實質進行強化形成密度差的原理進行膽管成像的。MPCP中重建圖像的質量受到層面、重建間隔、電流、電壓等縱多因素影響。在進行掃描過程中應盡量采用較薄的層厚、狹窄的間隔、較小的螺距,使層面間盡量出現多的重疊,重疊率在50%以上為宜,并盡可能地使用高的電壓以及電流,提高成像的清晰度。MPCP成像過程中層厚對其影響最大,厚度越薄,越能獲得清晰的圖像。
MPCP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不需要進行特殊體位的掃描,在不增加患者負擔的條件下,便能獲得任意斜面、曲面、矢狀面以及冠狀面等多平面的三維圖像,且能清晰地顯示膽管的連續(xù)性以及光滑程度,可明確顯示膽管發(fā)生位移與病變之間的關系,使得膽管癌的病因診斷更加明確。在本組實驗中MPCP的診斷在定位上與手術的確診是一致的,準確率達到100%,在定性上對膽管癌的確診也達到96%,具有臨床的應用價值[4]。
MPCP在應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其體現在對迂回曲折的膽管或抗張程度較小的膽管,在進行選點時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醫(yī)護人員具有很好的操作知識以及實操能力。同時,MPCP在鑒別乳頭型的膽管癌上存在局限性,本組實驗中有2例乳頭型的膽管癌沒有確診,這還需要在日后臨床的實踐過程中對MPCP的操作方法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1]矯娜.肝門部膽管癌CT與MRI的診斷價值.臨床放射學雜志,2006,(07):18-19.
[2]張偉.肝門部膽管癌診斷與介入治療的綜合研究.鄭州大學,2007:58-64.
[3]應援寧.MRCP在肝門部膽管癌術前分型中的作用.臨床放射學雜志,2006,1:68-69.
[4]劉玉林.肝門區(qū)膽管癌的MRI應用價值.臨床放射學雜志,2004,3:98-99.
455000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yī)院磁共振室
表1 MPCP診斷與手術診斷在病理定位上的對比 n=例
診斷方式 肝外膽管 肝門位置 壺腹部位 診斷正確率MPCP診斷(n=50)18 20 12 50/50手術診斷(n=50)18 20 12 100%
表2 MPCP影像造影診斷與手術診斷的定性對比 n=例
診斷方式 乳頭型 結節(jié)型 浸潤型 診斷正確率MPCP診斷(n=50)21 12 17 96%19 12 17 47/50手術診斷(n=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