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列波,陳敬偉
(寧波市鄞州區(qū)金家漕小學,浙江 寧波 315192)
對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
盧列波,陳敬偉
(寧波市鄞州區(qū)金家漕小學,浙江 寧波 315192)
小學低年級學生身心好動,由于生理和知識等原因,他們完成動作的質(zhì)量比較粗糙;又由于心理原因,他們?nèi)菀着d奮,但興奮也容易轉移。因此,如何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手段,從認知、操作、情意3個方面進行體育課教學改革,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是本文研究和論述的主要內(nèi)容。
1.1 方法的確定
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實驗法、觀察法、經(jīng)驗總結法等研究方法。
1.2 檢驗的辦法
將任課的低年級班均作為實驗班,進行實驗前后的縱向?qū)φ?,檢驗實踐效果。
學生參加體育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認知的過程,學生只有不斷地學到知識,才能伴隨而來產(chǎn)生情感,才能不斷地引起他們的探索熱情,滿足他們的生、心理需求。在上課時一般都采用條件作業(yè)和將動作技術分解練習法,通過各種程序教學,使學生逐步地、潛移默化地學到知識。例如,教投擲,由于學生年齡小,知識少,他們不懂得最后用力和出手高度以及扣腕的原因,往往采用看誰的球反彈得高、看誰的球投過線以及看誰的手帕過手腕等方法。讓他們在寬松練習,自由競爭和愉快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學到有關拋物線,不斷地探索新的練習方法,尋求新的起點,學習和熱情也就十分高漲,主體作用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對體育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為重視體育打下了基礎。
表1 反映學生基本活動能力的三項成績-跳短繩 (單位:個)
表2 反映學生基本活動能力的三項成績-投沙包 (單位:米)
2.1 革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習積極性
以傳授動作技術為主的教學方法,由于偏重于以技術形成規(guī)律組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影響了學生積極性的發(fā)揮,使體育課上得呆板、沉悶。針對這種教學弊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問題是一切科學方法的起點之學說,往往是明確練習內(nèi)容,將完成練習的方法作若干問題,讓學生單個或結伴去探索問題,去解決問題。提倡他們作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勵他們在探索練習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新的方法、新的途徑。這樣一來,他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往往是生理上得到鍛煉,心理上得到滿足,使他們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和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隨之提高。
2.2 師生共同活動,發(fā)揮兩個作用
情感能激發(fā)和維持行動的熱情,能提高機體的活動效能。筆者在上課時一般都與學生一起活動,將自己對教學的熱情散發(fā)給學生,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接力跑時,參與一個較弱的小組與大家一起競賽;做“老鷹捉小雞”游戲時,筆者做“母雞”保護“小雞”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許多活動,筆者作為一名隊員積極參加,讓學生作主、組織的隊伍參與教學競賽,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不斷地產(chǎn)生教學相長,使體育課上得輕松、愉快,達到了情趣交融的目的。
3.1 結 果(表1~表3)
3.2 分 析
從調(diào)查和縱向比較看,改革后的體育課學生是很受歡迎的,學生的積極性是高漲的。因此,可以認為體育課的改革實踐是成功的。由于實驗的時間短且沒有對照班,所以學生跳躍、投擲能力的提高效果不夠明顯,但趨勢是好的,所以也可證明體育課改革方向是對的。
表3 反映學生基本活動能力的三項成績-立定跳遠 (單位:m)
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體育教學必須遵循以下5點:(1)體育教學必須從學生直接興趣出發(fā),逐步提高間接興趣;(2)傳授知識必須注意運用深入淺出,潛移默化的方法;(3)教學過程中在注重教法的同時應強化學法;(4)教學中一定要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5)教學過程要不斷提出問題,注重“科學播種”。
G807.0
A
1674-151X(2012)02-06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2.033
投稿日期:2011-12-10
盧列波(1976 ~),小教一級,大專。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