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開玉
【摘 要】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面對特定年齡階段的小學生,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把握原則,同時避免進入教學誤區(qū),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從語文教學實際入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若干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習興趣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學過度的講授擠壓了學生的自主閱讀。新課標語文教材中,增加了很多自主閱讀篇目,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將自讀課文也放在課內(nèi)分析,然后礙于課時限制,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的點讀式教學便大大降低了效率。教師苦心教授卻出力不討好,學生積習難返而失去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給予學生足夠的主動學習空間。
(2)抽象的小組討論代替了閱讀解析?!白灾鳌⒑献?、探究”是新課標理念中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如果運用得當,將極大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遇到的更多是這樣的場景:教師就文章道出一個或幾個問題,然后幾個學生立即圍成一團 “嘰嘰喳喳”討論不斷,頓時熱鬧非凡。然后若干分鐘后,教師的一聲令下又討論聲戛然而止。即使在前面的討論中,核心的幾個學生也往往只是少數(shù)優(yōu)等生,其他多數(shù)同學成為“看客”或“聽客”。這樣的小組討論耗費了時間,卻不一定能取得預期的閱讀效果。
(3)用無序的訓練來完成閱讀知識的鞏固。在缺乏學生主動感悟和體驗的情況下,教師愈發(fā)越俎代庖,使得無休止的訓練成為了學生的噩夢。教師唯恐不練無法鞏固學生的知識,不多練就沒法彌補學生閱讀缺失的基礎與細節(jié),于是各種大量的閱讀練習隨之而來,這些教師自以為法寶的考試寶典,逐漸演變?yōu)閷W生們聞之而怯的東西。
二、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把握的原則
(1)實踐性。作為通過學生語言實踐獲得語文能力的閱讀教學,不僅要通過字詞段落方面進行訓練,還應在聽說讀寫方面對那些沒有明確要求的文章片斷進行實際賞析,包括情感體驗、意境理解、妙句欣賞等等。
(2)自主性。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學會自己閱讀、享受閱讀,自我感悟逐漸積累豐富的閱讀體驗,再通過自我反饋和評價,有效提高閱讀水平。
(3)激勵性。教師靈活地運用激勵方法,可以將學生內(nèi)在的智力和非智力潛能激發(fā)出來并不斷提高水平,讓他們更加主動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去,并在其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析
(1)課前閱讀預習方法。讀文入手,做好批注,圈出新詞,對不懂的地方做好疑問標記,然后通過收集相關(guān)信息資料,主動去解決疑問。初讀了解大意,再讀理清思路,三讀把握文章重點。
(2)課堂閱讀理解分析。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是以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為主的教學路線,情境導課——讀后感受——文本研讀。首先應當抓住導課環(huán)節(jié),從一開始就緊緊吸引學生,然后在初讀環(huán)節(jié),重點是讓學生去自讀感悟整篇文章,接著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自讀效果,要讓學生自己的閱讀發(fā)現(xiàn)探索的樂趣,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隨后的文本研讀過程,則是在學生讀通讀順一篇文章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抓住重點部分進行深層探究,挖掘品鑒,深入感悟文章內(nèi)涵,引起情感共鳴。
(3)課后拓展延伸閱讀。在課堂之外,教師要引導尋找到課文的生長點,進行有效的拓展延伸閱讀??梢酝ㄟ^一些課外讀物,進行學生情感的升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實現(xiàn)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讓學生在讀中生情,讀中悟情,以情促讀。
參考文獻:
[1]徐敏.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移情能力[J]. 云南教育(繼續(xù)教育版),2006,(03)
[2]陸小平.關(guān)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作者單位系四川省小金縣木坡鄉(xiāng)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