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先 張 琦 王國仁 林雪蘭 彭玉婷
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湖南株洲 412012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1],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促智、抗衰老、保肝、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何首烏多以炙首烏入藥,何首烏的炮制,歷代多采用蒸法和煮法及九蒸九曬等,以黑豆為輔料炮制,成分主要有卵磷脂、蒽醌衍生物、二苯乙烯苷類化合物、淀粉、脂肪、礦物質(zhì)、糖類等成分。二苯乙烯苷具有降低膽固醇和保肝作用;卵磷脂能促進血液細胞的生長發(fā)育,為其補肝腎、益精血的主要成分;總糖及還原糖具有滋補作用;結(jié)合蒽醌衍生物可促進腸管的蠕動以通便,游離蒽醌衍生物具有補益作用,能抑制腸道對膽固醇的再吸收。中藥炮生為熟引起的藥性改變與其內(nèi)在物質(zhì)基礎的變化有關,以往不少何首烏炮制的研究報道大多用單一成分為指標,單純一種成分的變化并不能全面解釋整個單味中藥飲片功效的改變。為說明炮制引起化學成分的變化,本文全面考察了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何首烏炮制品中游離蒽酯、結(jié)合蒽醌、總糖、卵磷脂以及二苯乙烯苷類成分的含量及其變化規(guī)律并對何首烏各種炮制品進行炮制效果的比較,探討現(xiàn)代炮制方法和炮制時間對何首烏炮制品質(zhì)量的影響,同時分析炮制過程中有效成分的變化,為何首烏炮制工藝研究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何首烏購于湖南省藥材公司,經(jīng)我校周煌輝教授鑒定為正品。黑豆為市售。
7520型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 (上海分析儀器廠);Waters液相色譜儀,600泵,2487雙波長紫外檢測器,JJ系列電子天平,索氏提取器,XYZ-802離心沉淀機。
硫酸、無水乙醇、無水葡萄糖、苯酚、鉬氨酸、無水醋酸鈉、抗壞血酸、高氯酸、氯仿、甲醇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試劑,大黃素對照品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驗所,批號:110756-200110,卵磷脂對照品為SIGMA公司產(chǎn)品,批號:232-307-2,二苯乙烯苷對照品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驗所,批號:0844-20003。
各何首烏炮制品的炮制方法見表1。
生品及四種炮制品均在50℃溫度下干燥4 h,粉碎,過40目篩,備用。
用偏光顯微鏡測定淀粉粒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及何首烏各炮制品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附錄藥材成方制劑顯微鑒別法,用偏光顯微鏡觀察淀粉粒形態(tài)和偏光現(xiàn)象。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附錄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冷浸法)測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見表2。
表1 四種何首烏的炮制方法
表2 用偏光顯微鏡測定淀粉粒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及何首烏各炮制品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2.4.1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稱取大黃素對照品8 mg,加甲醇并定容為 10 mL。 精密吸取此對照品溶液 20、40、80、120、160 μL,分別加0.5%醋酸鎂甲醇液至10 mL,搖勻,于510 nm測定吸收度,繪制濃度-吸收度曲線,回歸方程為:C(μg/mL)=15.31A-0.26,r=0.999 0。
2.4.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生首烏及各何首烏炮制品粗粉各1 g,用50 mL甲醇回流提取完全,提取液平分為兩份,加冰醋酸-25%鹽酸(10∶2)20 mL,沸水浴水解 2 h,酸液用氯仿萃取5次,合并氯仿液,濃縮至干,殘渣加0.5%醋酸鎂甲醇溶液溶解,顯色,定容至100 mL作為測定總蒽醌的供試品溶液;另一份水浴蒸干,用20 mL乙醚回流提取3次,揮去乙醚,殘渣甲醇溶解并稀釋至100 mL,作為測定游離蒽醌的供試品溶液。
2.4.3 樣品的測定 取上述供試品溶液,照標準曲線項下方法測定,計算即得。見表3。
精密稱取生何首烏,各炙首烏粗粉0.2 g,準確加入5 mL氯仿-甲醇(5∶1)混合溶劑,回流提取,按文獻[2]比色法測定計算卵磷脂含量。見表3。
采用薄層掃描法[3-4],以生首烏含量為100%,各何首烏炮制品:九蒸九曬何首烏、七蒸七曬何首烏、五蒸五曬何首烏、三蒸三曬何首烏等控制薄層總樣量,以其適當面積與生品對照計算出相對百分含量。見表3。
總糖含量測定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何首烏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含量測定結(jié)果(%)
用偏光顯微鏡測定淀粉粒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及何首烏各炮制品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淀粉粒在何首烏炮制過程中的變化是:用生物顯微鏡觀察,生何首烏中可見大量的淀粉粒,隨著蒸制次數(shù)的增加,淀粉粒逐步聚合成團,最后徹底糊化消失。由于普通顯微鏡下淀粉粒與周圍組織反差較小,尤其是半糊化的淀粉粒不易觀察,因此,筆者用偏光顯微鏡觀察了淀粉粒在何首烏炮制過程中的變化,結(jié)果是原生藥中可見大量的淀粉粒,偏光圖像清晰可見明顯對稱的黃藍兩色,隨著蒸制次數(shù)的增加,三蒸三曬淀粉粒開始變形,部分有偏光現(xiàn)象。五蒸五曬淀粉粒開始糊化,偶見偏光現(xiàn)象,七蒸七曬、九蒸九曬未見淀粉粒。從表2可以看出何首烏各炮制品中,七蒸七曬何首烏的成品形狀符合規(guī)定,未見淀粉粒,九蒸九曬何首烏炮制品,顏色暗淡,無光澤,質(zhì)疏松,顯然蒸制太過。三蒸三曬及五蒸五曬何首烏炮制品,外表紅棕色或黑褐色,但斷面紅棕色,部分呈粉性,用偏光顯微鏡檢查可見大量淀粉粒,顯然未制透。從表2同時可以看出,隨著蒸制次數(shù)的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斷增加。以反復蒸曬七次為含量最高,隨后含量有所下降。
盡管對炮制后何首烏中各化學成分的含量的變化已有報道,但測定方法不同,結(jié)果不盡相同[6-7]。從表3結(jié)果分析可見,由于結(jié)合蒽醌在炮制過程中轉(zhuǎn)變?yōu)橛坞x蒽醌,而游離蒽醌有熱不穩(wěn)定性,采用同一種炮制方法炮制,隨著蒸制次數(shù)的增加,游離蒽醌的含量先升后降,以七蒸七曬組游離蒽醌含量最高,結(jié)合蒽醌含量逐漸降低,由于何首烏蒽醌類化合物具有升華性,在蒸制過程中有部分升華損失,致使總蒽醌含量越來越低,故蒸制時間不宜太長。隨著蒸制次數(shù)增加,何首烏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斷增加,結(jié)合蒽醌含量越來越低,游離蒽醌、還原糖、卵磷脂、等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蒸曬次數(shù)范圍內(nèi)隨著蒸曬次的增多而增加。以反復蒸曬七次含量最高,隨后游離蒽醌、還原糖、卵磷脂等成分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隨著蒸制次數(shù)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可能是由二苯乙烯苷對濕、熱不穩(wěn)定引起的。
因此,以上結(jié)果分析可見,炮制時間對游離蒽醌、還原糖、卵磷脂、二苯乙烯苷都有明顯影響,時間過長均會引起這些成分的損失。相比之下,以七蒸七曬炮制品較好。本實驗結(jié)果為制訂合理的何首烏炮制工藝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1]天津市衛(wèi)生局.中藥飲片切制規(guī)范[M].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75:53.
[2]李軍,徐國鈞,徐珞珊,等.中藥首烏類的研究Ⅲ磷脂的含量測定[J].中草藥,1994,25(11):578.
[3]馬長華,王金星.何首烏炮制前后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比較[J].中藥材,1995,18(7):350.
[4]劉成基,張清華,周瓊.何首烏及炮制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測定[J].中國中藥雜志,1991,16(8):469.
[5]趙聲蘭,趙榮華,解奉江,等.炮制工藝對制何首烏飲片磷脂和總糖的影響研究[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5,26(5):34.
[6]王孝濤.歷代中藥炮制法匯典——現(xiàn)代部分[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6:88.
[7]北京市衛(wèi)生局.北京市中藥飲片切制規(guī)范(上冊)[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