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兵
(蕪湖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腫瘤科,安徽蕪湖24100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約占肺癌總數(shù)的80%以上,對于失去手術(shù)時機的晚期NSCLC,其主要治療方法為化療。目前以鉑類為主的聯(lián)合化療是公認有效的晚期NSCLC的一線方案。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10年11月分別使用NP和TP方案治療晚期NSCLC患者,共88例,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88例晚期NSCLC患者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證實,中位年齡63.5歲,其中男性63例,女性25例;按照AJCC的TNM分期(第6版)標準,49例為Ⅲb期,39例為Ⅳ期;鱗癌42例,腺癌40例,其他類型癌6例。31例伴有2種或2種以上慢性疾病,22例伴有1種慢性疾病,伴發(fā)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炎、冠心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為主。以上病例均具有臨床可測量的病灶,治療前檢查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及心電圖無明顯化療禁忌證。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NP組(43例):長春瑞濱 25 mg·m-2,靜脈滴注,d1,8,使用長春瑞濱前后均給予地塞米松5 mg+生理鹽水100 mL靜脈沖入以減輕對血管的刺激;順鉑 30 mg·m-2,靜脈滴注,d1~3,同時給予水化利尿。TP組(45例):紫杉醇175 mg·m-2,使用前12 h和6 h各口服地塞米松10 mg,使用前15 min給予西咪替丁0.4 g靜脈滴注和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以防止過敏反應(yīng)的發(fā)生,紫杉醇用藥期間給予心電監(jiān)護;順鉑 30 mg·m-2,靜脈滴注,d1~3,同時給予水化利尿。2組給藥前均給予止吐護胃等處理,且均以21 d為1周期。
1.3 療效評價 按照WHO抗腫瘤藥物的療效評價標準進行療效評價,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并以 CR+PR 計算有效率。毒副反應(yīng)按照WHO抗腫瘤藥物毒副反應(yīng)評價標準分為0~Ⅳ度[1]?;熐凹懊恐芷诤髾z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記錄毒副反應(yīng)。2周期后評價療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近期療效 NP組有效率為46.5%(20/43),TP組為51.1%(23/4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其中NP組和TP組初治患者的有效率分別為56.7%(17/30)、60.0%(21/35),均高于復治患者的 23.1%(3/13)、20.0%(2/1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 <0.05)。見表 1。
表1 NP方案和TP方案療效比較 例
2.2 毒副反應(yīng) NP和TP方案的主要毒副反應(yīng)為骨髓抑制、神經(jīng)毒性及胃腸道反應(yīng)。NP組患者無過敏反應(yīng)發(fā)生,TP組3例患者發(fā)生過敏反應(yīng),給予地塞米松等藥物進行抗過敏處理后好轉(zhuǎn)。沒有因毒副反應(yīng)而終止治療者,無治療過程中死亡病例。另外,NP組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出現(xiàn)了嚴重的靜脈炎,給予相應(yīng)處理后恢復正常,無呼吸困難和支氣管痙攣發(fā)生;TP組有1例出現(xiàn)了嚴重的低血壓,經(jīng)升壓治療后緩解。見表2。
表2 NP和TP方案治療晚期NSCLC的主要毒副反應(yīng) 例
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不斷上升,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而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為晚期,不能進行手術(shù)治療,因而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已成為其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目前的研究[2]認為,第3代鉑類化療藥物問世以后,兩藥方案較單藥方案更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且含鉑類方案明顯優(yōu)于非含鉑類方案。
長春瑞濱是目前治療NSCLC的一線治療藥物,是一種半合成的長春花生物堿,屬長春堿類抗腫瘤藥,其通過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使分裂的細胞不能形成紡錘體,從而使有絲分裂停止于中期,達到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因此,長春瑞濱屬于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3]。長春瑞濱的藥代動力學研究[1]表明其分布容積較大,血漿清除率較高,終末清除半衰期長,吸收迅速,在肺內(nèi)濃度分別高于長春酰胺和長春新堿3.4和14.8倍。順鉑是公認的治療NSCLC的基礎(chǔ)化療藥物之一,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與長春瑞濱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4]。本研究中NP方案的總有效率為46.5%,與TP組的51.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NP組43例患者中,初治30例和復治13例的總有效率分別為56.7%和2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NP方案作為晚期NSCLC的一線方案有更好的治療價值。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的分期及病理類型與NP方案療效無關(guān)。
紫杉醇是植物類抗腫瘤藥物之一,是一種新型抗微管藥物,該藥通過促進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微管解聚,阻斷細胞周期M期和G1期,從而阻止腫瘤細胞增殖,因此也屬于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5]。紫杉醇與順鉑聯(lián)合應(yīng)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本組資料顯示,本組的2種方案作為一線方案治療晚期NSCLC時療效相似。TP組45例患者中,初治病例35例和復治10例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0.0%和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TP方案作為晚期NSCLC的一線方案有更多的治療價值。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的分期及病理類型與TP方案療效無關(guān)。
NP和TP方案的最常見毒副反應(yīng)為骨髓抑制,Ⅲ+Ⅳ度發(fā)生率均較高,其中較嚴重的白細胞減少經(jīng)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后好轉(zhuǎn),其他骨髓抑制未進行處理。非血液學毒性主要為神經(jīng)毒性和胃腸道反應(yīng)。有部分病例出現(xiàn)一過性肝腎功能損害,停止化療后好轉(zhuǎn),其可能與順鉑的使用有關(guān),但2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如過敏反應(yīng)、靜脈炎等均較少發(fā)生,經(jīng)處理后均明顯好轉(zhuǎn),不影響化療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NP和TP方案作為治療晚期NSCLC的方案,療效確切且相似,其中初治病例療效比復治病例療效好。毒副反應(yīng)以骨髓抑制、神經(jīng)毒性及胃腸道反應(yīng)為主,經(jīng)處理后患者可以耐受,兩者均可作為晚期NSCLC的治療方案進一步推廣。
[1]孫燕,周際昌.臨床腫瘤內(nèi)科手冊[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06-110.
[2]Raez LE,Lilenbaum R.New developments i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urr Opin Oncol,2006,18(2):156-161.
[3]吳荻,趙大偉,景年才,等.長春瑞濱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56例臨床研究[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5,19(2):139-140.
[4]王懇,郭志雄.消癌平注射液聯(lián)合NP方案治療晚期肺癌56例近期療效觀察[J].腫瘤基礎(chǔ)與臨床,2009,22(1):47 -48.
[5]Klauber N,Parangi S,F(xiàn)lynn E,et al.Inhibition of angiogenesis and breast cancer in mice by the microtubule inhibitors 2-methoxyestradiol and taxol[J].Cancer Res,1997,57(1):81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