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吳 丹,張 慧 (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檢驗科,吉林吉林 132013)
尿微量蛋白的測定用于評估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腎功能早期損害具有重要價值。肝硬化疾病可以累及腎臟,嚴重者導致肝腎綜合癥,發(fā)展為腎功不全。本研究應用放射免疫技術(RIA),檢測多種肝硬化如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posthepatitic cirrhosis,PC)、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和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es,PBC),患者尿液內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探討尿微量蛋白的測定與肝硬化腎損害相互關系和臨床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間因肝硬化疾病住院患者108例。其中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74例,酒精性肝硬化28例,膽汁性肝硬化6例;男性91例,女性17例;最小年齡33歲,最大年齡為74歲,平均年齡51.8歲。疾病診斷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會議修改的診斷標準[1]。正常對照組30例,無心、肝、腎、脾疾病,尿常規(guī)蛋白為陰性,血液尿素(Urea)和肌酐(CR)含量正常,無內分泌性疾病的健康人員男17例,女13例,年齡28~63歲。
所選定的觀察病人于晨間排空夜間尿液,在安靜狀態(tài)下留取第一次晨尿20 mL,連續(xù)3 d,存放在-20℃冰格內備檢用。由專人按 RIA法測定 m-Alb、β2-MG、ɑ1-MG和IgG含量,將3次尿檢測結果求出平均含量。檢測儀為西安核儀器廠產FJ2003/PS r計數(shù)儀,試劑由山東3V生物試劑公司提供,檢測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SPSS 11.0軟件處理,結果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取t檢驗。
3組不同類型肝硬化患者尿液內m-Alb、β2-MG、а1-MG和IgG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肝硬化患者尿液微量蛋白檢測結果(S,mg/L)
表1 不同肝硬化患者尿液微量蛋白檢測結果(S,mg/L)
與對照組比較:*P<0.05,ΔP<0.01
組別n m-Alb a1-MG β2-MG IgG正常30 11.3±2.1 8.9±2.7 5.7±2.1 4.3±1.2 PC 74 88.7±4.3Δ 41.2±3.8Δ 19.6±3.6*16.8±2.3*AC 28 82.5±4.8Δ 40.8±3.2Δ 19.0±3.4*17.1±2.3*PBC 6 86.7±4.1Δ 41.6±3.7Δ 19.7±3.6*16.9±2.2*
尿微量蛋白是指用常規(guī)檢測方法不易檢出的一類蛋白質,用敏感性強的放射免疫法恰能達到的檢測技術。人體內蛋白質超常量的經(jīng)尿排出則是原發(fā)性腎臟病及其他相關疾病引發(fā)腎臟病變最明顯的病理變化之一。不同類型肝硬化可累及腎臟,嚴重者導致肝腎綜合癥,發(fā)展為腎功能衰竭[2]。β2-MG是經(jīng)典腎小管標記蛋白,可直接反映腎小管功能。m-Alb、IgG和а1-MG是高分子量蛋白質,這些蛋白成分的質和量的改變常與腎小球濾膜的損傷程度關系密切[3]。隨肝病的遷延性、慢性和肝硬化病變的演變進程對腎臟靶器官最早期損害是腎內各級血管的形態(tài)學發(fā)生改變,引起腎血管球通透性增強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下降,這種功能和結構的改變,往往出現(xiàn)在實驗室檢測結果異常之前。因而在尿內發(fā)現(xiàn)微量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含量增高對早期診斷肝硬化腎實質損害具有很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4]。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不同類型肝硬化病人尿 m-Alb、β2-MG、а1-MG和IgG含量明顯增高是正常組的8、4、3、3倍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前兩項差異非常顯著(P<0.01)和后兩項差異顯著(P<0.05)。LC患者組與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腎功損害越明顯,大量蛋白的排出越多。尿常規(guī)檢測蛋白陽性時,同時伴有血液肌酐和尿素濃度增多,是腎功能明顯減弱,或功能性腎衰,亦或是肝腎綜合癥發(fā)生的重要信號。有學者通過活檢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腎損害患者腎小球有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性改變,其中以腎小球基底膜內皮下及腎血管球毛細血管間質中有細微顆粒和無定形蛋白質樣物質沉著,伴有足突等不規(guī)則的破壞,腎血管球濾過率發(fā)生病變,腎小球硬化最多見[5]。有文獻指出,腎功能早期損害者,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不僅可以延緩腎臟功能的減退,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并有益于預后的恢復[5]。
尿微量蛋白的檢測方法由于取樣方便,簡單快速特異性強,可用于肝硬化早期腎實質損害的首選指標。為保持尿標本的可靠性,留尿過程中不得劇烈運動,尿液不應受到污染,標本保存于4℃環(huán)境中。在4 d 內完成檢測[6]。
[1]衛(wèi)生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試行)[J].中華傳染病雜志,1995,13(4):241-247.
[2]申振宇,劉恒輅,蔣曉峰,等.尿微量蛋白的測定與肝硬化腎實質損害[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2,18(2):101-102.
[3]陳慶海,府偉靈.尿微量蛋白檢測及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2,23(3):178-179.
[4]姚 建.腎小管標志蛋白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腎臟病雜志,1997,13(2):113-115.
[5]Axelsen R A,Crawford D H,Endre Z H,et al.Renal glomerular lesions in unselected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undergo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Pathology,1995,27(3):327-346.
[6]徐國賓.慢性腎臟病[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4(3):28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