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貴川
胎膜早破常為單一因素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圍產期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 ~10%,嚴重危害母嬰健康。胎膜早破后會增加產婦的難產率,同時新生兒容易發(fā)生宮內感染、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等并發(fā)癥[1]。目前,關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剩余羊水量與產婦分娩方式及新生兒預后的關系還尚未明確[2],為此,我院對372例未足月單胎胎膜早破產婦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探討不同剩余羊水量對分娩方式及新生兒預后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未足月單胎胎膜早破產婦372例,符合《早產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草案)》中相關標準[3],孕婦突感有較多液體從陰道流出,不可控制,窺陰器檢查發(fā)現羊水自宮頸口流出,陰道分泌物pH值≥7。根據臨產前B超監(jiān)測的剩余羊水指數(AFI)[2]將孕婦分為3組:羊水正常組(80 mm<AFI≤180 mm)141例,年齡(26.3±5.9)歲,孕次(2.5±1.4)次;羊水偏少組(50 mm <AFI≤80 mm)123例,年齡(27.2±6.2)歲,孕次(2.4±1.4)次;羊水過少組(AFI≤50 mm)51例,年齡(26.9±5.1)歲,孕次(2.3±1.4)次,3組年齡、孕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不同殘余羊水量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兒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傷、新生兒呼吸衰竭、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情況。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分娩方式比較 羊水過少組經陰道正常產分娩率和經陰道助產分娩率明顯低于羊水正常組和羊水偏少組(P<0.05),剖宮產分娩率明顯高于羊水正常組和羊水偏少組(P<0.05)。見表1。
2.2 3組新生兒預后比較 羊水過少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傷發(fā)生率明顯高于羊水正常組和羊水偏少組(P<0.05)。3組呼吸衰竭、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腦室出血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3組分娩方式比較 例(%)
表2 3組新生兒預后比較例(%)
胎膜早破的發(fā)病原因較多,多由胎位異常引起,最常見是感染,同時胎膜早破后,羊膜腔的開放,也增加了感染的概率。胎膜是由羊膜及絨毛膜組成,由細胞外基質相連。目前有研究認為,胎膜早破與妊娠羊膜、絨毛膜的基質金屬蛋白酶和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比例失調有關,當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升高,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降低時,可促進細胞外基質的崩解,使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引發(fā)凋亡,同時使胎盤老化,彈性下降,從而發(fā)生胎膜的破裂[4]。羊水量的多少能夠反映宮內胎兒生長和發(fā)育情況,通過羊水量的變化可以了解胎兒器官的成熟度及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情況。近年來研究發(fā)現,感染和羊水量的減少可能互為因果,另一方面,羊水量的減少,使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多種細胞因子丟失,導致抗感染能力下降,進一步加重了宮內感染[5]。
本研究對372例未足月單胎胎膜早破產婦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探討不同剩余羊水量對分娩方式的影響。研究發(fā)現,羊水過少組的經陰道正常產分娩率明顯低于羊水正常組和羊水偏少組,剖宮產分娩率明顯高于羊水正常組和羊水偏少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可能為胎膜早破后,胎兒在子宮內的體位變化較大,加劇了羊水外流,當剩余羊水量過少時,往往提示胎先露銜接不良,造成難產。賈利平等[6]探討了足月胎膜早破后殘余羊水指數與分娩方式的關系,發(fā)現足月胎膜早破后殘余羊水量過少會明顯增加剖宮產分娩及陰道助產率,提示殘余羊水指數可謂正確選擇分娩方式提供依據。王惠琳[7]對羊水早破后羊水量與分娩方式進行了相關性研究,將223例足月胎膜早破產婦根據胎膜早破后剩余羊水量分為3組,產前羊水指數≤5 cm 109例為A組,AFI>5 cm 114例為B組,另外隨機選擇同期正常足月產婦110例作為C組,發(fā)現A組、B組、C組剖宮產比例分別為54.1%,39.4%,3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本研究發(fā)現一致,說明產前羊水指數是選擇分娩方式時的一個重要參考。
本研究還發(fā)現,羊水過少組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傷發(fā)生率明顯高于羊水正常組和羊水偏少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報道,剩余羊水量過少和胎肺發(fā)育不全有關,導致胎兒窘迫的發(fā)生率增加[8]。一方面,充足的羊水量能夠保護胎兒胸壁免受機械壓迫,有利于保持呼吸道和肺發(fā)育;另一方面,胎膜早破感染升高,由于一些炎性介質的存在,增加了一氧化氮水平,產生亞硝酸鹽,從而影響胎肺發(fā)育。同時,足量的羊水對臍帶具有保護作用,當其減少時,羊水的緩沖作用減弱,使宮內壓力直接作用于胎兒,胎兒易發(fā)生缺氧,而缺氧導致腸系膜血管收縮,產生局部缺血,進一步加重缺氧,易發(fā)生新生兒窒息[9]。新生兒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害也是新生兒窒息的常見并發(fā)癥,當長時間缺氧時,冠狀動脈雖然進行擴張,但心肌血液的氧釋放量不能滿足正常的需要,使心肌處于相對缺氧狀態(tài),從而使氧自由基生成過多,加之缺氧后ATP合成不足,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自由基在心肌細胞內進行蓄積,從而對心肌細胞產生損傷[10]。
綜上所述,未足月胎膜早破剩余羊水量與臨床選擇分娩方式和新生兒預后存在密切關系,通過剩余羊水量的監(jiān)測對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和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1 周紅娜.胎膜早破后殘余羊水量過少對母嬰影響的觀察.現代實用醫(yī)學,2010,22:468-469.
2 梁麗笙,郭衛(wèi)東,黎敏.胎膜早破殘余羊水量過少與羊水過少的妊娠結局分析.吉林醫(yī)學,2011,32:2993-2994.
3 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早產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草案).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498-500.
4 劉寶蓮.早產合并胎膜早破102例臨床分析.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796-797.
5 梁麗笙,郭衛(wèi)東,黎敏.足月胎膜早破殘余羊水量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51-52.
6 賈利平,劉玉珠.足月胎膜早破后殘余羊水量指數與分娩方式的相關性分析.河北醫(yī)藥,2011,33:2785-2786.
7 王惠琳.羊水早破后羊水量與分娩方式相關性研究.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101-2102.
8 吳彩芳.妊娠晚期羊水量減少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中外婦兒健康,2011,19:25-26.
9 盧慧琴,鄭荷芳,林貞斐,等.胎膜早破后殘余羊水量對母嬰的影響.護理與康復,2009,8:101-103.
10 梁嵐.胎膜早破殘余羊水量對妊娠分娩的影響.廣西醫(yī)學,2009,31:5524-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