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城 劉麗輝 譚映紅 游 弋
舌系帶過短是兒童較為常見的先天性發(fā)育畸形,一般因為吸奶無力、發(fā)音吐字不清或小兒體檢時被發(fā)現(xiàn)[1]。手術是矯正舌系帶過短較為有效的方法。但面對嬰幼兒這一特殊群體,手術的風險性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要相對增加。有針對性地做好護理工作,對于促進小兒語言功能的恢復,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院2009年9月~2010年6月對舌系帶手術的患兒實施舒適護理,效果滿意,現(xiàn)將經(jīng)驗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門診收治的舌系帶過短需要手術治療患兒78例,均因語言或家長發(fā)現(xiàn)舌不能伸出口外,舌尖前伸、卷曲受限并且存在明顯發(fā)音異常發(fā)現(xiàn)舌系帶過短。無口吃,并能正常朗讀所測語音。全身體格檢查排除器質性、精神性疾病和先天性構音障礙。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齡3個月~5歲,平均(1.7±0.6)歲。體重7.5~22 kg。ASA I~Ⅱ級。將該組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體重、麻醉方式、臨床表現(xiàn)、手術方法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局麻下手術,5%利多卡因麻醉,非縫合僅僅剪開舌系帶,縫合即采用V-Y成形術,術中以6-0可吸收美容線對位嚴密縫合剪開的黏膜[2]。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患兒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3.1 術前舒適護理 手術前與患兒及家長溝通以及如何配合醫(yī)師的注意事項交代清楚,讓患兒明白將要發(fā)生什么并告知該如何對待,通過打比喻、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兒及父母介紹手術、麻醉及護理操作的相關信息,對患兒和家屬在手術期間做好必要的心理安撫,使用禮貌用語,表情親切自然,根據(jù)患兒的實際特點給予不同形式的表揚和鼓勵,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解除父母的疑慮,增加信心,使患兒和家屬感覺到心理上的舒適[3]。
1.3.2 術中舒適護理 麻醉時,取頸后仰平臥或斜臥位,四肢用適宜約束帶固定,患兒家屬幫助患兒維持體位不動,讓患兒有親人的心理支持,避免產(chǎn)生分離焦慮癥,必要時固定約束帶且松緊適宜,局部可根據(jù)情況墊襯棉墊,增加患兒舒適度[4]。
1.3.3 術后舒適護理 向家屬講明注意事項,讓其做好術后患兒功能訓練的心理準備,并進行飲食指導。術后耐心鼓勵患兒主動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每天舌頭上下卷式伸出數(shù)次彈舌頭、甩舌頭,以鍛煉舌頭的靈活度,并針對患兒的情況進行個體化語言訓練,加速改善患兒的語言功能[5]。訓練時注意循序漸進,勿急于求成,讓患兒心理上感覺舒適為度。
1.4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配合度、手術時間、并發(fā)癥(出血、感染、麻醉意外等)、切口愈合與痊愈率及家長對護理質量的滿意率。(1)合作程度。合作:患兒配合度較好。不合作:患兒拒絕操作。(2)痊愈標準。為患兒的舌向外伸活動自如,吃奶嬰兒能很好吸吮,音不準的嬰幼兒開始進行言語訓練,一段時間后語言發(fā)音正常。術后隨訪1~6個月。(3)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質量調查表,包括主動服務、態(tài)度熱情、心理支持、關愛患兒、健康教育五個方面及總體服務評價。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患兒手術時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配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切口愈合良好率、痊愈率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χ2檢驗,滿意率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兒護理效果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兒護理效果比較 例(%)
2.2 兩組患兒手術時間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兒手術時間比較(min,±s)
表2 兩組患兒手術時間比較(min,±s)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0.05觀察組對照組t'值P 39 5.21±1.22 39 8.71±2.30 8.40值
2.3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家長在主動服務、態(tài)度熱情、心理支持、關愛患兒、健康教育及總體服務評價方面的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例)
舌是重要的發(fā)音器官之一,舌系帶過短導致患兒舌的伸縮、卷曲等運動受限,嚴重影響兒童的語音發(fā)育。早期進行舌系帶外科延長術及術后的語音康復訓練,有助于患兒形成正確的語音。隨著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的護理理念也發(fā)生了改變,護理中始終貫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追求護理質量的提高。
舒適是個體在其環(huán)境中保持一種平靜、安寧的精神狀態(tài),是身心健康,沒有疼痛、沒有焦慮的輕松自在感覺。舒適護理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現(xiàn)代化護理模式,它注重整體的、個性化護理,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社會、生理、心理、心靈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使臨床護理達到最佳效果[6]。本研究將舒適護理融入到小兒舌系帶手術的術前、術中、術后護理中,使患者家屬了解手術的流程,盡快消除患兒負性情緒,積極樂觀的面對手術。結果顯示舒適護理組患兒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配合度及家長的滿意度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這提示通過術前舒適護理,使患兒及父母對護士產(chǎn)生依賴感、信任感,減少了患兒心理創(chuàng)傷,提高了患兒的配合度;環(huán)境舒適護理使得患兒獲得生理上的舒適感,功能鍛煉的舒適護理在注重患兒舒適度的同時,加強鍛煉,以鍛煉舌頭的靈活度,加速患兒語言功能的恢復。這表明舒適護理能夠增加患兒的舒適度,提高其對治療的配合度、手術療效和家長的滿意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何孔炎,鄭健鴻,李建成,等.386例嬰幼兒舌系帶過短矯正術的臨床分析[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9,25(2):195 -197.
[2] 曹桂珍.143例兒童舌系帶過短矯形術的療效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6,30(6):552 -553.
[3] 陳 瑛.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小兒舌系帶過短的護理及健康教育[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7):264.
[4] 連青萍,富春燕.小兒舌系帶修正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19):3635 -3636.
[5] 徐玉霞.小兒圍手術期整體護理的初探與體會[J].中華實用醫(yī)學,2003,5(5):118.
[6] 曹 燕.舒適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08,7(6):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