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雄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fā)育異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病[1]。心力衰竭是先天性心臟病常見的并發(fā)癥,病情較重,若搶救不及時,將嚴重危及患兒生命[2]。我院自2010年6月~12月期間共收診68例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采用擴血管藥物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0年6月~12月收治的68例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治療對象,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齡6個月~23歲,平均年齡(16.97±10.03)歲,其中室間隔缺損21例,房間隔缺損19例,動脈導管未閉12例,房間隔缺損加室間隔缺損9例,動脈導管未閉加房間隔缺損3例,動脈未閉加室間隔缺損4例。治療組34例,男性18例,女16例,年齡6個月~2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6.99±10.05)歲,對照組34例,男性19例,女15例,年齡6個月~2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6.96±10.02)歲。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常規(guī)西地蘭糾正心力衰竭,并利尿、吸氧、抗感染、糾正電解質、水以及酸堿失衡,此外滴注小劑量的多巴胺。治療組的所有患者給予靜脈滴注米力農,用量為0.5μg/(Kg·min)。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2級,心電圖明顯改善,心率恢復正常,肝臟縮小回正常,心影縮??;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級,心電圖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心律以及肝臟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復;無效: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1.18%,高于對照組64.7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照組9例(26.47%)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頭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治療組2人(5.88%)出現(xiàn)以上不良反應,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結果
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3]。
米力農的正性肌力作用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使心肌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CAMP)濃度增高,細胞內鈣增加,心肌收縮力加強,心排血量增加;可降低心臟前、后負荷,降低左心室充盈壓,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臟指數(shù),但對平均動脈壓和心率無明顯影響[4]。本品對伴有傳導阻滯的患者較安全,口服時不良反應較重,不宜長期應用,主要適用于對洋地黃、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治療無效或效果欠佳的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頑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少數(shù)會有頭痛、室性心律失常、無力、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等現(xiàn)象。長期口服因副作用大,可導致遠期死亡率升高,低血壓、心動過速、心肌梗死慎用,腎功能不全者宜減量。本文的治療結果顯示在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基礎治療的基礎上,擴血管藥物可以提高治療的療效,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1]陳敏.35例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并發(fā)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的護理體會[J].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2010,24(300):89-90.
[2]夏蓓南,包曉燕,向平,等.地高辛酏劑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力衰竭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2):2061-2062.
[3]蔣愛芳,秦正強.擴血管藥物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體會[J].CHINA MEDICAL HERALD,2010,7(35):157-158.
[4]謝利劍,滕國良,張育才,等.米力農對先天性心臟病并肺動脈高壓及心力衰竭患兒的術前干預作用[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13):1022-1024.
[5]Zewail AM,Nawir M,Vrtovee B,et al.Intravenotm miilillOale intreatment of advanced congeative heart failure[J].Tax Heart Inst J,2003,30(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