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啟煥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消化內(nèi)科的常見病,慢性胃炎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其中該病的病理改變最具危險性,據(jù)相關(guān)文獻報道[1],28.1%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轉(zhuǎn)化為胃癌,尤其是伴有胃黏膜細胞異型增生者及胃黏膜上皮腸腺化生的患者發(fā)生癌變的可能更大[2],這一階段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從病理上向胃癌轉(zhuǎn)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患者以胃黏膜腺體萎縮為主要特征,極難治愈。本研究采用自擬理氣活血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1~12月82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1例,其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37~68歲,中位年齡51.5歲;病程8個月~7年。對照組41例,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35~67歲,中位年齡50.5歲;病程6個月~8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表現(xiàn) 所有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為泛酸、胃脘痞滿脹痛、食欲減退、噯氣、大便溏泄、舌苔白厚或黃厚、神疲乏力,舌質(zhì)淡胖、納差、舌下靜脈青紫曲張、脈細弱等。
1.3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根據(jù)《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進行診斷。同時經(jīng)胃鏡檢查證實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1.4 治療方法
1.4.1 觀察組 本組41例患者均給予自擬理氣活血益胃湯治療,主方為黨參15g、北沙參15g、白術(shù)15g、丹參15g、蒲黃10g、甘草6g、山藥15g、枳殼15g、白芍12g、香附15g、三七15g、莪術(shù)15g、川芎10g、延胡素10g。根據(jù)患者實癥加減:胃陰不足者加石斛、麥門冬;大便秘結(jié)減枳殼、加厚樸、樅實、大腹皮。脾胃虛寒者加炮姜、肉桂、陳皮、法半夏:l劑/d,分3次服。1個月為1個療程,連治3個療程。
1.4.2 對照組 本組41例患者均給予胃復春片(杭州胡慶余堂藥業(yè)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浙衛(wèi)藥準字1996第00250l號),3次/d,4片/次,1個月為1個療程,連治3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 治療前與治療后每周對患者主要癥狀進行觀察并評分,根據(jù)癥狀由輕到重分別記0~4分;觀察患者胃黏膜的病理改變情況,根據(jù)全國胃癌防治協(xié)作組病理組1982年制定的標準,判斷患者胃黏膜細胞異型增生情況,輕度增生記1分,中度增生記2分,重度增生記3分。
1.6 療效判定 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標準。痊愈: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癥狀評分與病理評分值下降為0分;顯效: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癥狀評分與病理評分值下降>60%;有效: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zhuǎn),癥狀評分與病理評分值下降>30%,但<60%;無效: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癥狀評分與病理評分值下降<30%;痊愈+顯效為總有效數(shù)。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65.85%,對照組總有效率34.15%;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效果比較[例(%)]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中醫(yī)學中屬于“痞滿”“胃脘痛”范疇。起病原因是由于飲食所傷、外感寒邪、情志不暢,脾胃素虛所至,胃是主要病變臟腑,隨著病程的加長,多種病因相互作用,病情也變得復雜;常與肝、脾等有密切關(guān)系;其主要病機為胃氣不和[3]、失于和降、氣機不暢,久病可累及多個臟腑。胃脘痛又可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表現(xiàn)為血瘀、寒邪、氣滯、食滯、熱郁等[4]。我國中醫(yī)學博大精深,在治療各種慢性疾病方面往往具有獨到的療效。在中醫(yī)學中,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只是單一的胃部疾病,而且與肝、脾等有密切關(guān)系,脾胃氣虛是導致胃病理改變的根本原因,肝胃不和是氣滯血瘀是病情進展的主要原因。根據(jù)中醫(yī)學辨證論治的原理,本虛標實為胃炎的根本所在,理氣活血益胃湯針對本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首先給予理氣活血、祛瘀通絡(luò)藥物,丹參、蒲黃、三七、莪術(shù)、川芎等,同時強化理氣和胃。方中香附、延胡索、枳殼具有疏肝理氣這功效,北沙參、山藥益胃養(yǎng)陰;白術(shù)、黨參健脾補氣;白芍、甘草柔肝止痛,諸藥合用,可起到標本兼治、疏肝理氣之功效。本研究觀察組患者采用自擬理氣活血益胃湯,治療效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65.85%,對照組總有效率34.15%;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果提示自擬理氣活血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確切,可在臨床推廣應(yīng)用。
[1]李乾構(gòu),周學文,單兆偉.中醫(yī)消化病診療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6:26-27.
[2]柴可夫.活血化瘀法防治慢性萎縮性胃炎辨識[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3):389-390.
[3]唐迎雪.益氣化瘀藥在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中的應(yīng)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0,25(1):46-49.
[4]李景花.四君子湯合丹參飲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6例[J].四川中醫(yī),2009,27(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