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良 (成都軍區(qū)昆明總醫(yī)院地干病房,云南 昆明 650032)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的有效防治是心臟手術成功及術后恢復的關鍵。一般認為中性粒細胞是缺血再灌注損傷(IRI)的主要炎性細胞,研究顯示T細胞是再灌注損傷的主要效應細胞且參與心肌持續(xù)性損傷過程。鈣調(diào)神經(jīng)磷酸酶(calcineurin,CaN)作為T細胞活化調(diào)節(jié)中樞,其過度表達可促進心肌細胞凋亡,導致心肌損傷,抑制其表達可對缺血再灌注心肌產(chǎn)生保護作用〔1~3〕。本研究通過觀察參麥注射液(SMI)對大鼠急性MIRI模型CaN活性變化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為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療及藥物開發(fā)提供依據(jù)。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雄性SD大鼠30只,體重(280±24)g,適應性喂養(yǎng)1 w心電圖陰性,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和SMI組各10只。假手術組僅做冠脈穿線不結扎;模型組行MIRI造模,但不給予SMI;SMI組在結扎冠脈造模同時經(jīng)股靜脈推注SMI(劑量為30 ml/60 kg)。
1.2 試藥 SMI由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SOD試劑盒、MDA試劑盒、ATP酶測試盒及CaN試劑盒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3 模型建立 參見文獻〔4,5〕改進方法,用4%烏拉坦0.4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后,仰臥固定四肢,備皮,消毒,將針形電極插入四肢皮下,連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記錄Ⅱ?qū)碾妶D;氣管切開插管,接小型動物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呼吸頻率:50次/min;潮氣量:20 ml/kg;呼吸時比1:1)。胸骨左側(cè)2 mm切開皮膚,鈍性分離肌肉見肋骨,在第四肋間隙用眼科剪輕輕向下分離肋間肌,插入擴胸器撐開肋骨,輕推肺葉,暴露心臟,剪開心包膜,用棉簽輕壓住心臟。在左心耳下緣3~4 mm進針,將線兩端穿入小圈內(nèi)。留線暫不結扎(因縫針刺激心臟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穩(wěn)定10 min后再收緊結扎線,連同小段聚乙烯管結扎(起壓迫血管作用)。立即觀察心電圖,以出現(xiàn)QRS高大增寬為結扎成功標志,記錄缺血時間。30 min后輕拉松結線,打開血管再灌注,立即觀察心電圖,數(shù)分鐘后應該出現(xiàn)QRS回落變窄。成功再灌注3 h為模型成功。
1.4 觀察指標 摘取各組大鼠心臟,取結扎線下方一小塊左心室心肌,于冰冷(0℃)的生理鹽水中洗去血液,用濾紙吸干水分,稱取0.1 g心肌,用0℃生理鹽水制成10%組織勻漿液,以3 000 r/min 4℃離心15 mim,取上清液,按照試劑盒說明測定心肌組織 SOD、MDA、ATP、CaN 活性。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數(shù)據(jù)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1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CaN活性比較 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CaN活性及心肌細胞凋亡率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SMI組CaN活性及心肌細胞凋亡率明顯下降(P<0.05)。見表1。
2.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MDA、SOD含量比較 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MDA含量明顯升高,SOD含量明顯下降(P<0.01);與模型組比較,SMI組MDA含量明顯下降,SOD含量明顯升高(P<0.05)。見表1。
2.3 SMI對大鼠心肌組織Na+-K+、Ca2+-Mg2+-ATP酶的影響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Na+-K+、Ca2+-Mg2+-ATP酶活性明顯下降(P<0.01);與模型組比較,SMI組Na+-K+、Ca2+-Mg2+-ATP酶活性明顯升高(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CaN活性、MDA、SOD含量、Na+-K+-ATP酶、Ca2+-Mg2+-ATP酶比較(n=10,±s)
表1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CaN活性、MDA、SOD含量、Na+-K+-ATP酶、Ca2+-Mg2+-ATP酶比較(n=10,±s)
與假手術組比較:1)P<0.01;與模型組比較:2)P<0.05
組別CaN(μmol·mg-1·h-1)心肌細胞凋亡率(%)MDA(nmol·mg-1·h -1)SOD(μmol·mg-1·h-1) Na+-K+-ATPase Ca2+-Mg2+-ATPase假手術組 0.271±0.002 3.54±0.15 12.363±2.004 74.837±12.835 2.035±0.911 0.642±0.286模型組 1.267±0.0131) 22.38±2.171) 33.292±11.7381) 54.186±11.6961) 1.122±0.3321) 0.177±0.1341)SMI組 0.402±0.0012) 6.85±1.232) 22.148±10.7482) 71.073±10.2482) 1.784±0.5682) 0.413±0.2312)
CaN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受Ca2+/鈣調(diào)素(CaM)調(diào)節(jié)的絲/蘇氨酸蛋白磷酸酶,哺乳動物的多個器官均有分布,參與調(diào)節(jié)心肌凋亡過程。心肌缺血再灌注容易導致鈣超載,細胞內(nèi)Ca2+濃度升高,與CaM結合相應也增多,很大程度上激活CaN。CaN激活可促進T細胞增殖活化〔6〕。
研究已證實,心肌缺血一定時間后再恢復灌注,SOD會突然增加,內(nèi)源性抗氧化酶系統(tǒng)活性相應降低。當SOD活性下降,無法清除過多的氧自由基時,很容易導致強烈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脂質(zhì)細胞膜遭到破壞,組織細胞受損。此時,心肌細胞膜Ca2+-ATP酶活性也下降,使得Ca2+分布異常,大量Ca2+沉淀于胞質(zhì)及線粒體中,導致鈣超載。鈣超載的另一影響因素為細胞內(nèi)外的Na+/K+酶。當Na+/K+梯度難以維持時,易引起Na+內(nèi)流,依賴性鈣通道開放,較多的Ca2+內(nèi)流入胞質(zhì)。
SMI源自《癥因脈治》的參麥飲,由紅參和麥冬經(jīng)過加工、提取、精制而成,具有益氣養(yǎng)陰、生津復脈的功效。有研究顯示〔7~9〕,SMI可降低心肌組織再灌注后 MDA 含量,提高 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從而減輕脂質(zhì)過氧化及對心肌細胞的不良反應,平衡心肌細胞膜和線粒體膜對Ca2+濃度的調(diào)節(jié),心肌細胞鈣超載程度降低,心肌纖維興奮性和收縮性恢復至正常,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明顯下降。CaN通路參與心肌細胞凋亡已得到大多數(shù)學者認可,但是CaN被激活后參與調(diào)節(jié)細胞凋亡的具體表現(xiàn)尚不清楚。本研究結果提示CaN在心肌缺血再灌注過程中活性增強,且SMI的干預作用可使CaN活性降低。綜上,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同時注射SMI能減輕心肌損傷,其信號轉(zhuǎn)導過程可能與CaN有一定關系,關于其詳細作用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1 李曉峰,張 紅,董艷玲,等.參麥注射液對大鼠神經(jīng)元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誘導凋亡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187-90.
2 蘇顯明,馬 奕,王永興,等.參麥注射液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SOD及MDA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8):788-9.
3 李文霞,沈小梅.鈣調(diào)神經(jīng)磷酸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凋亡中的作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13(7):249-50.
4 溫曉競,溫曉艷,王雪芳,等.參麥注射液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結構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9;26(3):21-3.
5 李 麗,黃啟福.參麥注射液對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3;19(11):1472-5.
6 杜會博,溫曉競,李薊龍,等.參麥注射液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治研究進展〔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0;27(1):79-82.
7 楊清水,廖信芳,郭世強,等.參麥注射液預處理對預防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1;20(4):39-40.
8 溫曉競,溫曉艷,陳立鋒,等.參麥注射液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CaN活性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0;27(5):10-2.
9 李 萍,楊 莉,熊 凡,等.參麥注射液對再灌注性大鼠心肌細胞保護的研究〔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05;(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