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志,林 娜
1.長春市第208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吉林長春 130062;2.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手術室,廣東深圳 518036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心臟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來研究發(fā)現炎癥細胞因子參與了慢性心衰的心室重構過程,促進了心衰的發(fā)生、發(fā)展[1-2]。烏司他丁是機體內天然的炎癥反應調節(jié)物質,能抑制中性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炎癥細胞的活化,減輕炎癥反應對組織器官的損傷[3]。本研究在常規(guī)治療心衰的基礎上聯合應用用烏司他丁,觀察其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以及對心衰患者細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全部入選病例均為2010年1~12月在長春市第208 醫(yī)院收治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及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5~76歲;心力衰竭按NYHA分級標準,心功能Ⅱ級18例,Ⅲ級24例,Ⅳ級1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6例,缺血性心肌病30例,擴張性心肌病8例,瓣膜性心臟病6例。根據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將上述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研究組3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因及心衰程度等臨床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臨床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例)
兩組患者均給予心衰的標準治療,包括吸氧、限制鈉鹽攝入,強心(西地蘭)、利尿藥(速尿)、血管擴張劑(ACEI類、硝普鈉、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控制感染、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等。研究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烏司他丁(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公司生產,10 萬U/支)40 萬U+10%葡萄糖液50 ml,微量泵1 h輸入,2次/d,連用5 d。
①兩組的療效;②所有患者均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1周后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左室后壁厚度(LVWP)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的變化情況;③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于空腹抽取肘靜脈血檢測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腦鈉肽(BNP),觀察兩組治療前后IL-6、IL-8、BNP變化情況;④安全性情況。
心功能改善2 級,呼吸無明顯困難,雙肺濕啰音消失,心率正常,尿量增多,水腫消失為顯效;心功能改善1 級,上述各項癥狀均減輕為有效;呼吸困難癥狀沒有明顯改善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全部數據均應用SPSS 11.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同組內治療前后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治療后LVDD、LVWP分別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降低(P<0.05),而 LVEF 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兩組間LVDD、LVWP、LVEF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各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各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例數 時間30研究組對照組3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LVDD(mm)65.76 ±6.32 60.69 ±5.97*#65.21 ±6.85 62.89 ±6.03*LVWP(mm)15.26 ±6.45 10.12 ±3.75*#15.13 ±5.59 12.78 ±4.87*LVEF(%)33.12 ±7.20 40.86 ±8.18*#33.36 ±7.65 36.48 ±8.12*
兩組患者治療后IL-6、IL-8、BNP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研究組 IL-6、IL-8、BNP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兩組間比較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8及腦鈉肽水平比較(±s,ng/L)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8及腦鈉肽水平比較(±s,n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兩組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可靠,患者的肝腎功能均在正常范圍內,未見明顯變化。
心力衰竭的發(fā)生機制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和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有關,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心力衰竭患者炎癥因子顯著增高,且與心衰的嚴重程度呈正比,提示炎癥在心衰的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5]。炎癥作為促進CHF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方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烏司他丁是從人尿中提取的糖蛋白,是一種廣譜的水解酶抑制劑,抑制炎癥因子的過度釋放,改善微循環(huán)和組織灌注[6]。本研究中筆者在實驗中應用烏司他丁拮抗炎癥反應和調節(jié)免疫,同時觀察其對CHF患者的療效,以及對CHF患者心功能及細胞因子的影響。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烏司他丁治療CHF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IL-6、IL-8 是兩種重要的促炎癥細胞因子,主要介導炎癥反應、組織器官損傷。BNP是反映心功能的敏感、特異的指標,其升高的程度與心力衰竭的程度呈正相關,可用來評價心功能,判斷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7-8]。兩組患者治療前IL-6、IL-8、BNP水平已高于正常,經治療后IL-6、IL-8、BNP水平較前下降,但研究組治療后IL-6、IL-8、BNP水平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而EF較對照組顯著增加,提示烏司他丁可下調促炎因子,減輕心衰患者的炎癥反應,從而改善心功能,一定程度上可進一步改善預后,抗炎治療可能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措施。同時兩組治療后LVDD、LVWP分別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降低(P<0.05),而 LVEF 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后兩組間LVDD、LVWP、LVEF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P<0.05)。以上進一步說明,烏司他丁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確切,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其通過下調促炎因子IL-6、IL-8、BNP的水平而進一步改善心功能。
[1] 張建新,郭平選.烏司他丁對急腹癥患者圍術期腫瘤壞死因子及白介素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08,52(10):77-78.
[2] Christian M,Kirsten LK,Andreas C,et al.Inflammation and longterm mortality in acu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J].Am Heart J,2006,15(4):845-850.
[3] 蔡芹.B型鈉尿肽與心力衰竭關系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2):150-151.
[4]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65-166.
[5] Cong KZ,Zhang ZG,Sun XN,et al.The nonspecific anti-inflammation therapy with methotrexat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Am Heart J,2006,151(1):62-68.
[6] 邱源忠.烏司他丁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TNF-α和腦鈉尿肽(BNP)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09,(14):9-10.
[7] 楊巍,梅育嘉.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進展[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9,12(6):440-443.
[8] 邱源忠,陽澤偉,劉友生.烏司他丁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炎性介質的影響[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37(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