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琴,曲俊民,賈永林,梁改梅,楊麗莉,郭先龍,周小梅
(1.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旱地農業(yè)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2.太原生態(tài)工程學校,山西太原030025;3.山西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目前,人們對植物抗旱性研究十分重視[1-6],主要集中在農作物、牧草的抗旱性和抗旱性狀上,而對草坪草抗旱性的研究,大多還處于觀察抗旱性的形態(tài)指標上[4]。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是一種重要的牧草,某些品種又是十分重要的坪用草坪草,在我國需求量大,對其抗旱的生理基礎研究較少,實踐表明,輻射誘變在創(chuàng)造牧草有益突變新種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9]。因此,對鈷60輻射高羊茅變異株系進行抗旱生理研究,以期創(chuàng)制、發(fā)掘和培育優(yōu)異耐旱種質,對于解決北方地區(qū)草坪抗旱節(jié)水的問題具有普遍意義。有鑒于此,研究草坪草抗旱性的差異以及抗旱機理,旨在為草坪草育種提供技術支撐與理論基礎[10-11]。
本研究通過測定6個高羊茅變異株系在干旱脅迫下的成活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葉綠素變化、葉片相對含水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的變化,探索鑒定草坪草耐旱性的方法,為草坪草耐旱品種選育提供科學依據(jù)。
2007年4月中旬,將各株系的蘗生苗分區(qū)種植于山西省農科院旱地農業(yè)研究中心試驗基地,每個小區(qū)種植一個株系,小區(qū)面積1 m2,株行距均為20 cm;生長穩(wěn)定后,在旱棚內進行盆栽,盆體直徑20 cm,高25cm。
試驗共設3個處理:1.水分對照(每7 d澆水1 000 mL/盆);2.中度水分脅迫(每7 d澆水350 mL/盆);3.重度水分脅迫(每 7 d澆水150 mL/盆)。每處理7盆,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澆水時間為18:00。水分處理前,對所有盆栽植株隔周進行灌水,每次使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5%,這樣生長一段時期,待盆苗長到35 cm左右,然后進行水分處理,當處理土壤相對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水分對照)、40%(中度脅迫)、25%(重度脅迫)時,取樣測定,采樣時間9:00,選長勢一致、部位相同的草葉片,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并吸干表面水分后剪為1 cm小段,稱0.5 g進行生理指標測定與分析??刂仆寥赖暮浚ㄊ褂妹绹a6050×1Trase系統(tǒng)中子水分測定儀,探頭自制)。
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乙醇浸提法[12],可溶性蛋白的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法[13],葉片含水量測定采用烘干法[12],可溶性糖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2],丙二醛測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14],脯氨酸測定采用茚三酮顯色法[12]。
每個株系不同處理單個抗旱指標的綜合評判:采用模糊數(shù)學隸屬函數(shù)計算公式進行定量轉換后,再將各處理某指標隸屬函數(shù)值取平均,進行干旱適應性比較。
如果某一指標的綜合評定結果為負相關,則用反隸屬函數(shù)進行定量轉換。
U(X)i式中,U(X)i為隸屬函數(shù)值;Xi為各處理某指標測定值;Xmin,Xmax分別為所有參試處理中某一指標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采用DPSv7.5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在不同干旱脅迫條件下,測定高羊茅變異株系與CK的植株成活率。從表1可以看出,在70%水分條件下,植株成活率為100%;在40%和25%水分脅迫條件下,G-4,G-12的植株成活率較低,分別為80.6%,78.3%和59.4%,63.2%。以成活率來評價抗旱性,在重度脅迫下各變異株系的抗旱能力大小為:G-8>G-9>G-13>CK>G-6>G-12>G-4。
“海神”核魚雷不會取代潛射彈道導彈,可作為一種多元化的核威懾,而非能力上的完全轉換。彈道導彈核潛艇仍然是核威懾的支柱。已有兩艘潛艇準備搭載該型武器,即09852型“別爾哥羅德”號和按照特定目的建造的09851型“哈巴羅夫斯克”號。“紅寶石”設計局正在開發(fā)的至今仍未命名的09853型潛艇,也有可能做進一步部署。
表1 不同干旱脅迫下變異株系的成活率
由表2可知,在不同的干旱脅迫條件下,變異高羊茅株系植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不同,在70%水分條件下,各變異株系的葉綠素含量之間無差異;在40%水分脅迫條件下,葉綠素含量大小為:G-13>G-8>CK>G-9>G-6>G-12>G-4;在25%水分脅迫下,葉綠素含量大小為:G-13>G-9>CK>G-8>G-12>G-6>G-4。
表2 不同干旱脅迫下變異株系的葉綠素含量
由表3可知,CK和變異株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隨干旱脅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趨勢。在70%水分條件下,G-4,G-8,G-6,G-9和 G-12的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高于CK,但在0.05水平上與CK無顯著差異。在40%中度水分脅迫條件下,各變異株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續(xù)降低,所有變異株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與CK間均無顯著差異。在25%重度水分脅迫下,從顯著性測驗看,G-6,G-8和G-13與CK在0.01水平有極顯著差異,而G-9,G-12,G-4與CK無顯著差異,抗旱性排序為:G-8>G-13>G-6>G-12(G-9)>G-4>CK。
表3 不同干旱脅迫下變異株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
由表4可知,在70%的水分條件下,不同株系葉片相對含水量與CK間無顯著差異,各株系之間G-9,G-8與G-13在0.05水平上有顯著差異。在40%水分脅迫下,從差異顯著性測驗看,G-8與CK在0.01水平上差異極顯著,G-6,G-13和G-9與CK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G-12,G-13和G-4與G-8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在25%水分脅迫下,從差異顯著性測驗看,G-3與CK間在0.01水平上差異極顯著。從以上分析得出,其抗旱能力的大小為:G-13>G-8>G-9>G-6>CK>G-12>G-4,說明 G-13,G-8和G-9株系的抗逆性較強。
表4 不同干旱脅迫下變異株系葉片相對含水量
由表5可知,在70%水分條件下,CK和變異株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比較低,但差幅較大;除G-6外,其他變異株系的可溶性糖含量與CK間在0.01水平差異顯著。這可能是不同株系內部生理活性不同造成。在40%水分脅迫條件下,CK和變異株系的可溶性糖含量與70%相比呈上升趨勢,G-13的可溶性糖含量與CK之間在0.01水平差異極顯著。在25%水分脅迫下,變異株系的可溶性糖與40%相比呈下降趨勢,這可能與脅迫程度有關。從顯著性來看,G-12,G-9和G-4的可溶性糖含量與CK之間在0.01水平差異顯著。從以上分析得出,其抗旱性大小排序為:G-9>G-13>G-8>CK>G-6>G-12>G-4。
表5 不同干旱脅迫下變異株系的可溶性糖含量
在干旱脅迫下,丙二醛含量的高低反映了其內部的膜質過氧化程度,含量越小,表明其受到的脅迫傷害程度越小,其抗旱性越好。本研究對6個不同株系在不同水分脅迫條件下進行丙二醛含量的測定,在70%水分條件下,CK和變異株系MDA的含量均比較低,從顯著性來看,變異株系MDA的含量與CK之間在0.05水平無顯著差異。在40%水分脅迫條件下,除G-8外,CK和其他變異株系MDA的含量升高比較明顯,說明干旱脅迫引起內部膜質過氧化,產生了對生長不利的影響。其中,CK與G-12的值較大,分別為28.2,27.9μmol/g,說明二者受到的不利影響較嚴重。各株系之間抗旱大小排序為:G-8>G-6>G-13>G-4>G-12>CK>G-9。在25%水分脅迫條件下,CK和變異株系的MDA含量變化表現(xiàn)為G-6和G-4呈上升趨勢,說明其受到的不利影響大,其他株系變化不明顯。從顯著性看,G-8的MDA的含量與CK之間在0.05水平差異顯著,各株系之間抗旱性大小排序為:G-8>G-6>G-13>G-9>CK>G-12>G-4(表6)。
通過比較各變異株系的MDA含量在中度水分脅迫和重度水分脅迫下的變化,G-8,G-6和G-13抗旱性在2種脅迫條件下取得了一致的試驗結果,可見其在預測和篩選草坪草抗旱性上是有效的評價指標。
表6 不同干旱脅迫下變異株系的MDA含量
從表7可以看出,在70%水分條件下,CK和變異株系脯氨酸的含量均比較低,變異株系G-4,G-8和G-6脯氨酸的含量與CK之間在0.01水平有顯著差異。在40%水分脅迫條件下,CK和變異株系脯氨酸的含量都有所升高,其中,G-9的值最大,為19.3μg/g,G-6和G-8的值分別為15.8,15.6μg/g,均高于CK。各株系之間抗旱性大小排序為:G-9>G-6>G-8>CK>G-12>G-13>G-4。在25%水分脅迫條件下,各株系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G-8,G-9,G-6和G-13分別為 23.9,23.4,21.1,19.4μg/g;而 G-12和G-4的脯氨酸含量比CK低,分別為17.69,17.67μg/g。從顯著性分析看,G-8和G-9脯氨酸的含量與CK在0.01水平差異顯著,各株系之間抗旱性大小順序為:G-8>G-9>G-6>G-13>CK>G-12>G-4。
表7 不同干旱脅迫下變異株系的脯氨酸含量
從表8可以得出,G-8,G-9,G-13,G-6的抗旱性比CK強,G-12和G-4的抗旱性差。綜合所有生理生化指標的分析得出,變異株系之間的抗旱性大小順序為:G-8>G-9>G-13>G-6>CK> G-12>G-4。
表8 不同株系抗旱性綜合評判結果
關于植物抗旱性研究前人已有報道[1-6,10-11]。本試驗結果表明,采用幾種抗旱性生理指標測定,其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均能證明變異株系G-9,G-13和 G-8的抗旱性較強,G-12,G-4抗旱性較弱。并且利用本研究的幾項指標進行草坪草抗旱性研究,方法簡便,只是應用時需要創(chuàng)造適宜的干旱逆境,否則抗旱性相近的品種之間差異不明顯。
聶華堂等[15]認為,葉綠素含量下降可以看作是植物脅迫中由功能性影響到器官性傷害的一個中間過程,并認為抗性越強的植物,脅迫程度越深,葉綠素相對含量降低幅度越小。而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各變異株系在不同脅迫程度下葉綠素的含量變化不是單純的升高降低,而是在不同脅迫程度下呈波動性的動態(tài)變化,這種變化可能與植株的生理活動和抗性有關,這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抗旱鑒定相關研究已證實[4-5],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是植物體對不良環(huán)境在一定適應性基礎上的抵抗性反應??扇苄蕴窃诩毎|中積累,不但可以增加細胞液的濃度,保持了蛋白質的水合度,防止原生質脫水,而且還起到了平衡細胞質與液泡間的滲透勢等多種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3個變異株系G-9,G-13和G-8在脅迫條件下的可溶性糖含量的變化與前人研究結果相符合,證明其對干旱脅迫過程中出現(xiàn)的水分缺乏抵抗能力強于對照,能延緩植株的衰老。
脯氨酸是一種理想的滲透調節(jié)物質,既富含氮素,又富含能量化合物,在干旱時除滲透調節(jié)外,還可結合游離NH3,既消除毒害作用又貯藏氮素,它還可與蛋白質分子上的疏水基作用,擴大親水基的表面,從而增加蛋白質的穩(wěn)定性和干旱條件下保護膜結構。另外,王世杰等[16]認為,在脅迫條件下草坪草體內脯氨酸含量增加,反映了草坪草對水分的需求,這種需求隨體內脯氨酸含量增加倍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馬祎等[17]通過4種草坪草的研究認為,隨著水分脅迫的加劇,4個草種的脯氨酸含量增加,且水分脅迫強度越大,脯氨酸含量越高。山西省農科院旱地農業(yè)研究中心選育的G-9,G-13和G-8突變系脯氨酸含量隨脅迫程度增加而增高,表明其抗旱能力較強。
關于草坪草抗旱性鑒定綜合評價已有相關報道[18-20]。本試驗綜合評價結果說明,一個草種的抗旱性較強,并不能說明它在與所有抗旱性相關的性狀指標都優(yōu)于某個抗旱性較弱的草種,因此,對于綜合評判權重問題有待繼續(xù)研究。
[1]于卓,曹自成.五種披堿草幼苗抗旱性的研究[J].草業(yè)科學,1995(6):51-52.
[2]孫啟忠.四種冰草幼苗抗旱性的研究 [J].中國草地,1991(3):29-32.
[3]李造哲.十種苜蓿品種幼苗抗旱性的研究 [J].中國草地,1991(3):1-3.
[4]高寧.水分脅迫下兩種草坪草的滲透調節(jié)與抗旱性的關系[J].中國草地,1995(4):45-47.
[5]王邦錫,黃久常.不同植物在水分脅迫條件下脯氨酸的累積與抗旱性的關系[J].植物生理學報,1989,15(1):46-51.
[6]Huang BR,F(xiàn)ry JD.Root anatomical physi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responsestodrought stress for tall fescuecultvars[J].Crop Sci,1998,38:1017-1022.
[7]馬建中,魚紅斌,伊虎英.關于牧草輻射育種幾個問題的探討[J].核農學報,2000,14(3):167-173.
[8]馬建中,魚紅斌.中國北方主要牧草品種的輻射敏感性與輻射育種適宜劑量探討[J].核農學通報,1997,18(3):101-105.
[9]蘇盛發(fā).早熟沙打旺品種選育報告[J].中國草原,1986(1):41-48.
[10] Bonos S A.Growth response and performance of Kentucky bluegrassunder summer stress[J].Crop Sci,1999,39:770-774.
[11]徐炳成,山侖,黃占彬.草坪草對干旱脅迫的反應及適應性研究進展[J].中國草地,2001,23(2):55-61.
[12]湯章誠.現(xiàn)代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13]鄒琦.植物生理生化實驗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
[14]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及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聶華堂.水分脅迫下柑桔的生理變化與抗性的關系[J].中國農業(yè)科學,1991,24(4):14-18.
[16]王世杰,郭博.水分脅迫下冰草體內脫落酸與游離脯氨酸的積累關系[J].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1993(1):36-40.
[17]馬祎,王彩云.幾種引進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長及抗旱性生理指標[J].草業(yè)科學,2001,18(2):57-61.
[18]高寧,高輝遠,石定燧,等.水分脅迫下兩種草坪草的滲透調節(jié)與抗旱性的關系[J].中國草地,1995(4):44-48.
[19]黎裕.作物抗旱鑒定方法與指標 [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1993,11(1):91-94.
[20]孫彥,楊青川,張英華.不同草坪草種及品種苗期抗旱性比較[J].草地學報,2001,9(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