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偉,李培國,朱繪麗,李新明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德311600)
濾筒除塵器在銨鹽生產裝置中的應用
陳華偉,李培國,朱繪麗,李新明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德311600)
分析了銨鹽生產裝置的粉塵處理現(xiàn)狀,比較了幾種除塵器的除塵效果,介紹了濾筒除塵器在銨鹽生產裝置中的使用情況,為工業(yè)裝置中的粉塵處理提供借鑒。
銨鹽生產裝置;濾筒;除塵器;粉塵;除塵效率
在銨鹽生產裝置中[1],由于振動流化床的流化作用,物料在氣流作用下被大量帶出。帶出的粉塵粒徑很小,主要分布在0.7~0.15 μm之間,呈懸浮狀飄逸在空氣中。由于傳統(tǒng)的除塵裝置對細顆粒捕集困難,不能較好地截留,細顆粒被尾氣帶出。經(jīng)對采用傳統(tǒng)除塵裝置的生產過程進行現(xiàn)場測試,其尾氣排放處的粉塵濃度為36 mg/m3。且生產原料多以含磷化物化合物為主,逃逸粉塵對環(huán)境影響較大。隨著國家對環(huán)保要求越來越嚴,對尾氣粉塵排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尾氣除塵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現(xiàn)對它們進行比較。
(1)濕法除塵除塵器構造簡單,投資較低;在除塵的同時,還能吸收含塵氣體中的其他有害成分,并使氣體溫度降低;能夠處理相對濕度高、有腐蝕性的含塵氣體。但除塵效果不理想,對于10 μm以上粉塵捕集效率為80%,對于0.3~10 μm粉塵捕集效率僅為20%左右;同時含磷化合物溶于水中,排出的廢水還要進行二次處理[2]。
(2)靜電除塵處理煙氣量大,可用于高溫(可高達500℃)、高壓和高濕的場合,能連續(xù)運轉;具有高效低阻的特點,電除塵器壓力損失僅100~200 Pa;除塵效率高,能捕集1 μm以下的細微粉塵。但設備龐大,耗鋼多,需高壓變電和整流設備,投資相對較大;除塵效率受粉塵比電阻影響大,一般對比電阻小于104~105 Ω·cm或大于1012~1015 Ω·cm的粉塵,不適宜采用靜電除塵。
(3)布袋除塵器處理風量的范圍廣,可用于工業(yè)爐窯的煙氣除塵;結構簡單,維護操作方便;造價相對較低;不受粉塵及電阻的影響。但布袋除塵器外形龐大,笨重,安裝占用空間大;收集濕度高的含塵氣體時,應采取保濕措施,容易因結露而造成“糊袋”。布袋除塵器對超細粉塵的處理效果不理想。
(4)濾筒除塵器濾筒除塵器除塵效率能達到99.7%以上;工作穩(wěn)定,適合高濃度工況;外形尺寸很小,重量輕,占用空間小,維修方便;濾料特殊,抗結露,透氣性好,超細粉塵不易透過,投資造價相對較高。
銨鹽生產原料主要為含磷化合物,比電阻小,物料易燃易爆,不適宜采用靜電除塵器。如果采用濕法除塵技術,廢水需二次處理,且濕法除塵效果不好。由于銨鹽屬親水性物料,極易吸潮,吸潮后形成糊狀物料,堵塞濾袋,同時粉塵較細,對于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并不理想。綜上所述,銨鹽尾氣處理采用濾筒較為合理,通過濾筒回收的銨鹽還能作為原料使用[3]。
表1為濾筒尾氣粒徑分組效率測試結果。圖1顯示了濾筒分組效果與分組粒徑的關系。
表1 濾筒尾氣粒徑分組效率測試結果
表2為濾筒尾氣粒徑分級效果測試結果。圖2顯示了濾筒分級效率與分級粒徑的關系。
表2 濾筒尾氣粒徑分級效率測試結果
從以上數(shù)據(jù)看,顆粒粒徑在0.3 μm以上,采用濾筒除塵,過濾效率在99.98%左右。顆粒粒徑在0.7 μm以上,過濾效率為100%。
公司目前的銨鹽生產裝置通過加裝濾筒除塵器的改造方案,經(jīng)半年后運行測試:除塵效率為98.43%,進口濃度為510 mg/Nm3,外排濃度為8 mg/Nm3,車間濃度為1.2 mg/Nm3。與傳統(tǒng)的除塵器相比,除塵效率提高較多,粉塵排放大量減少,車間操作環(huán)境大為改善。另外,原裝置采用二級濕法除塵,產生大量含磷廢水,需要到污水站處理,產生較多處理費用。采用濾筒除塵技術后,不但沒有廢水產生,而且通過濾筒捕集下來的銨鹽經(jīng)處理后還可作為原料使用。經(jīng)測算,采用濾筒除塵裝置與原裝置相比,可產生經(jīng)濟效益約18.67萬元/年。目前該技術已在公司其它裝置上推廣使用。
經(jīng)環(huán)保監(jiān)測站鑒定,已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符合設計要求,裝置正在使用中,達到或超過國家要求。
采用濾筒粉塵處理技術,較好地滿足了銨鹽生產的粉塵處理要求,且該技術適應于不同品種、不同粒度的粉塵處理。實踐證明,該技術對于劑型產品生產粉塵處理非常適用。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發(fā)展,以日本、美國的公司為代表,對除塵器的結構和濾料進行了改進,使得濾筒除塵器廣泛地應用于水泥、冶金、食品、化工等工業(yè)領域,成為工業(yè)除塵器發(fā)展的新方向。
[1]周曙光,秦龍,余友成,等.草甘膦異丙胺鹽的合成[J].農藥,2008,47(6):423-425.
[2]王偉,周曙光,姜勝寶,等.氧化法除去草甘膦母液中微量草甘膦的方法.中國,CN101757762A[P].2010-6-30.
[3]戚明珠,王東朝,孔勇,等.一種草甘膦母液的資源化綜合處理工藝:中國,CN102153584A[P].2011-8-17.
10.3969/j.issn.1007-2217.2012.023.012
20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