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先平,田 宇,袁成剛
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癥反應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白介素-6(IL-6)是重要的炎癥因子,參與血管炎癥和粥樣斑塊形成,促進了腦梗死的發(fā)生。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炎癥的一個重要生化標志物,在一般炎性反應和組織損傷急性期hs-CRP含量可急劇升高,且與組織損傷程度相關。銀丹心腦通軟膠囊是由銀杏葉、丹參、三七、燈盞細辛、絞股藍、大蒜、山楂、天然冰片等藥材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本研究通過觀察銀丹心腦通膠囊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IL-6和hs-CRP的影響,進一步探討銀丹心腦通對急性腦梗死的作用機制。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遼河油田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住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90例,男54例,女36例,年齡45歲~80歲(62.5歲±11.6歲),經(jīng)臨床表現(xiàn)結合頭顱CT和核磁共振檢查確診,診斷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1]。
1.2 方法 所有入組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治療組和銀丹心腦通組。銀丹心腦通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銀丹心腦通軟膠囊4粒,每日3次口服。常規(guī)治療組除不口服銀丹心腦通軟膠囊外,其他治療同銀丹心腦通組。兩組患者均于入院前和治療1個月后空腹抽取靜脈血進行血清IL-6和hs-CRP的檢測,血清IL-6檢測采用放免法,血清hs-CRP測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兩組患者治療前IL-6和hs-CRP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銀丹心腦通組患者IL-6和hs-CRP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而常規(guī)治療組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銀丹心腦通組IL-6和hs-CRP水平明顯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6和hs-CRP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6和hs-CRP比較(±s)
組別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hs-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銀丹心腦通組 223.10±23.61 76.48±21.161)2) 13.37±3.35 4.10±1.491)2)常規(guī)治療組 225.17±21.58 201.53±28.37 12.95±3.74 11.99±3.84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常規(guī)治療組治療后比較,2)P<0.05
急性腦梗死是患者致殘和致死的危險疾病之一,腦梗死后導致腦細胞缺血缺氧,缺血激活的內皮細胞、白細胞等產生促炎性細胞因子,導致白細胞趨化和外移,構成缺血性損傷向炎癥性損傷轉變的基礎。在腦損傷時,激活的小膠質細胞和浸潤的巨噬細胞促進B細胞、T細胞的活化,而且能誘導其他炎性介質的產生,加強白細胞與內皮細胞的黏附及調節(jié)IL-6、TNF-α的產生。血清IL-6水平變化與腦缺血后局部組織中IL-6迅速表達并持續(xù)存在有關。
CRP是由炎性因子刺激肝臟細胞和上皮細胞合成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近年來研究已證實,作為一種重要的炎性標志物,CRP升高與腦梗死的發(fā)生有密切的關聯(lián)。CRP與腦梗死的密切關聯(lián)主要體現(xiàn)在:發(fā)生炎性反應時,CRP通過經(jīng)典途徑激活補體系統(tǒng),損傷血管內膜,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在組織炎性活動程度加劇時,CRP水平會迅速上升,而當急性炎癥緩解時,CRP水平也隨之下降直至恢復正常水平。因此,hs-CRP濃度也能反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炎性活動程度,成為粥樣硬化病灶是否存在不穩(wěn)定性的標志之一。當患者發(fā)生急性腦梗死后,缺血造成的損傷和再灌注的二次損傷,誘發(fā)了急性炎性反應,加之機體處于應急狀態(tài),血清hs-CRP濃度會迅速升高。hs-CRP水平不僅反映體內炎性反應程度,而且也反映急性腦梗死嚴重程度,其升高的程度可以預示梗死的體積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2]。
銀丹心腦通軟膠囊由銀杏葉、丹參、三七、燈盞細辛、絞股藍、大蒜、山楂、天然冰片等藥材組成。大量藥效學和臨床實驗發(fā)現(xiàn),其具有以下主要藥理作用: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和防止動脈脂質增加;改善腦血流量,增加腦供氧;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血流通暢。本研究結果顯示,急性腦梗死患者服用銀丹心腦通軟膠囊后血清中IL-6和hs-CRP水平顯著降低,由此產生減輕炎癥反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從而起到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血管內斑塊的炎癥反應,可以使不穩(wěn)定性斑塊轉為穩(wěn)定性,有利于腦梗死患者的治療和預防。
[1]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1995)[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1.
[2]溫昌明,張保朝.超敏C-反應蛋白與腦梗死關系的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