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衛(wèi)瑋,溫祿云
(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301609)
黑豆內(nèi)酯豆腐的加工工藝
張斌,衛(wèi)瑋,溫祿云
(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301609)
本文研究以黑豆為原料,在傳統(tǒng)內(nèi)酯豆腐的加工工藝的基礎上研究黑豆內(nèi)酯豆腐的最佳工藝條件。
黑豆;葡萄糖酸內(nèi)酯;內(nèi)酯豆腐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with black bean as raw material,in the traditional bean-curd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search based on the best conditions of black bean gluconic acid lactone beancurd.
Key words:Black bean;gluconic acid lactone;lactone beancurd
黑豆是黑色食品中的佼佼者。黑豆所含黃酮和類黃酮的量要高于普通大豆5倍~7倍。膳食纖維含量高出黑大米一倍,黑豆中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也是其它黑色谷物不能比擬的[1]。
黑豆中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36%~40%,相當于肉類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還含有18種氨基酸,19種油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0%,吸收率高達95%以上,因此黑豆散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2]。
黑豆中微量元素如鋅、鈣、銅、鎂、鉬、硒、氟等的含量非常高[3]。所以常飲黑豆散,對于老年人,能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延緩衰老;尤其對于高血壓、糖尿病人常飲能明顯提高體質(zhì)。
目前黑豆在食品中的應用還很少,因為黑豆雖然在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上有優(yōu)勢,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與黃豆相比,黑豆種皮厚,外層又有臘質(zhì),富含苦味素,苦澀味濃重,適口性不佳。黑豆不宜生吞,因為空腹吃,生硬的黑豆在胃中單獨被研磨,對胃炎患者可能產(chǎn)生不適、疼痛的感覺,其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未失活,也不能達到保健的功效。
本實驗以黑豆為原料,在傳統(tǒng)內(nèi)酯豆腐的加工工藝的基礎上研究黑豆內(nèi)酯豆腐的最佳工藝條件。這一方面是對黑豆加工利用方法的豐富,使得黑豆這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黑色食品可以被更多人接受;另一方面又可拓寬內(nèi)酯豆腐的原料范圍及口味。這樣既滿足了人們對食品營養(yǎng)的追求,又滿足了人們對食品風味的追求。故本研究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試驗原料和輔料:黑豆。試驗試劑:葡萄糖酸內(nèi)酯。
FA2004型電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JML-150型膠體磨:溫州市一洲機械有限公司;組織搗碎機。
1.3.1 黑豆的前處理
黑豆去雜質(zhì),剔除癟粒壞粒。取適量稱重。
1.3.2 黑豆內(nèi)酯豆腐的加工方法
1.3.3 黑豆內(nèi)酯豆腐最佳工藝條件的確定
1.3.3.1 單因素試驗
1)磨漿溫度的確定
分別以 20、30、50、80、100 ℃(包括組織搗碎時用水溫度)的7倍干豆重量的水磨漿,豆?jié){煮開后冷卻到60℃加0.3%的葡萄糖酸內(nèi)酯凝固。
2)磨漿加水量的確定
分別以6、14、16、18倍干豆重量的80℃水磨漿,豆?jié){煮開后冷卻至60℃,加0.30%的葡萄糖酸內(nèi)酯凝固。加水量為組織搗碎和膠體磨磨漿共用水量。
3)內(nèi)酯濃度的確定
以14倍干豆重量的80℃水磨漿,豆?jié){煮開后冷卻到60℃分別加0.20%、0.25%、0.30%、0.35%、0.40%的葡萄糖酸內(nèi)酯凝固[5]。
4)凝固溫度的確定
以14倍干豆重量的80℃水磨漿,豆?jié){煮開后分別冷卻到20、30、60℃或趁沸加0.3%的葡萄糖酸內(nèi)酯凝固。其中30℃分2種方式凝固:冷卻到30℃加凝固劑,靜置;冷卻到30℃,加凝固劑,再次加熱至60℃,靜置。
1.3.3.2 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選擇磨漿水溫、磨漿加水量、葡萄糖酸內(nèi)酯濃度、溫度四個因素進行正交試驗。
1.3.3.3 感官評定方法[6]
1)單因素試驗:對于單因素實驗感官評定結果,采用感官描述法列表進行描述。
2)正交試驗:對九組成品標號,采用感官評定中標度和類別檢驗中的評分法,請多人評分。其中外觀、組織特性、風味權數(shù)分別占30%、30%、40%。每項指標采取 5 分制。很好[5]好[4]一般[3]差[2]很差[1]。最后得分折合成百分制。
2.1.1 磨漿水溫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
磨漿水溫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見表1所示。
表1 磨漿水溫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quality
由表1可知,在相同條件下,隨著溫度的升高豆腥味呈下降的趨勢,由此可初步確定最適溫度為80℃。但50℃時豆腥味也不大,且成型狀態(tài)不可單由此判定,還需進行進一步實驗。故確定正交實驗中磨漿加水溫度為20、50、80℃3個水平。
2.1.2 磨漿加水量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
磨漿加水量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見表2。
表2 磨漿加水量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water addition on the quality
由表2可以看出,相同條件下,豆?jié){越濃成型越差,豆?jié){越稀,成型越好。18倍水時成型較差,大概是豆?jié){中蛋白質(zhì)濃度過低。而內(nèi)酯豆腐即要求有一定嫩度,有要求組織狀態(tài)好,既有一定賣相,切要考慮經(jīng)濟效益。所以確定正交實驗中參考加水量三水平值為8、12、15倍。
2.1.3 葡萄糖酸內(nèi)酯添加量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
凝固劑濃度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見表3。
表3 凝固劑濃度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coagula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quality
由表3可看出,在相同的條件下,凝固劑濃度越高,凝固效果越好。但不排除與凝固條件有關,還需進一步正交實驗,綜合考慮其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考慮安全性及實際價值,確定正交實驗中凝固劑濃度三水平值為0.25%、0.30%、0.35%。
2.1.4 不同凝固溫度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
不同凝固溫度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見表4。
表4 凝固溫度對黑豆內(nèi)酯豆腐品質(zhì)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coagulant temperature on the quality
由表4可看出,在相同的條件下,點漿溫度越高,成品越老,點漿溫度越低,成品嫩度越高。冷卻至30℃,加內(nèi)酯后再升溫至60℃因為二次加熱及加熱時間較長,成品組織較實,成型極好,但同時影響了嫩度。故將100、60和30℃再升溫作為正交實驗中凝固溫度的3個水平因素。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磨漿水溫、磨漿加水量、葡萄糖酸內(nèi)酯濃度、溫度四個因素進行正交實驗,實驗因素水平見表5所示。
表5 因素水平表Table 5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
黑豆內(nèi)酯豆腐加工工藝正交試驗的結果見表6。
表6 黑豆內(nèi)酯豆腐加工工藝正交試驗結果Table 6 Result of experiment
根據(jù)極差R的大小,進行因素的主次排隊。比較本實驗中A、B、C、D四因素中R值的大小,可以看出A因素,即磨漿加水量為最重要因素,其次為B因素,即葡萄糖酸內(nèi)酯添加量,而D因素,即凝固溫度為不重要因素。四個因素的主次關系是:
根據(jù)上圖和質(zhì)量評價標準,黑豆內(nèi)酯豆腐最佳加工工藝組合為A2B3C3D1,即磨漿加水量為8倍,凝固劑濃度濃度取0.35%,磨漿水溫取20℃,點漿溫度為100℃。經(jīng)驗證,以上工藝組合制成的產(chǎn)品感官評價分數(shù)為85分,高于表6中結果,故確定該工藝為最佳工藝。
本研究采用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確定黑豆內(nèi)酯豆腐的最佳加工工藝。結果表明,黑豆內(nèi)酯豆腐最佳加工工藝組合為A2B3C3D1,即磨漿加水量為8倍,內(nèi)酯濃度取0.35%,磨漿水溫取20℃,點漿溫度為100℃。但本實驗各組成品的風味還有待改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從以上方面深入。
[1]劉陽.黑色食品市場前景廣闊[J].行情把脈,2004(1):26
[2]王寅,張坤,趙晉.黑豆的營養(yǎng)價值及在食品中的開發(fā)應用[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7(6):132-134
[3]梁琪.豆制品加工工業(yè)與配方[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28
[4]劉樹棟.豆腐及其制品加工652例[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26-27
[5]李里特,程永強.大豆食品安全標準化生產(chǎn)[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96
[6]張水華.食品分析[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12-30
[7]石彥國.大豆制品工藝學[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05:122-123
Black Bean Gluconic Acid Lactone Beancurd Processing Technology
ZHANG Bin,WEI wei,WEN Lu-yun
(Tianjin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Tianjin 301609,China)
2012-07-04
大豆加工技術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201002170)
張斌(1984—),男(漢),助理工程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保?。üδ埽┦称芳罢{(diào)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