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玲
循證護理在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
唐 玲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科2010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實施循證護理;出院前分別發(fā)放調查表50份,對患兒家長進行滿意度調查,并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等。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2.0%明顯高于對照組(72.0%);觀察組患兒中有1例發(fā)生肺炎,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均無智力異常的情況發(fā)生;觀察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為90%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為(16±3)d較對照組明顯縮短。結論:循證護理能夠明顯提高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的護理效果,有效改善患兒的生存質量,能夠控制病情,值得推廣應用。
循證護理;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護理工作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指在新生兒圍產(chǎn)期窒息進而引發(fā)腦的缺氧缺血性損害。護理工作是醫(yī)院臨床服務的重中之重,隨著現(xiàn)代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護理工作質量的期望值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病情危重復雜,嚴重威脅著新生兒的生命,科學的護理方法對于改善新生兒的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1,2]。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我科根據(jù)實際情況對2010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采取循證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100例,男45例,女55例。孕周32~44周。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2例,女28例。孕周32~43周。觀察組男23例,女27例。孕周33~44周。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兒采取的治療方法無明顯區(qū)別。對照組患兒實施吸氧、保暖、治療配合、營養(yǎng)支持、高顱壓等常規(guī)護理,對功能障礙的患兒制定并實施護理康復計劃,同時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意識等病情變化。
觀察組患兒實施循證護理服務,采用循證的模式制定護理程序,根據(jù)患兒的病情綜合評估保暖措施、治療配合、營養(yǎng)支持、高顱壓等各個護理細節(jié),然后從成功護理資料中查閱各個護理細節(jié),及時觀察新生兒生命體征、意識等病情變化,最終形成最適合患兒的科學護理方案。嚴格實施循證護理服務,并在護理過程中進一步評估,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純撼鲈簳r,做好出院功能訓練指導及詳細說明出院后注意事項,更好地延續(xù)護理工作。對出院的患兒進行電話追蹤訪視,了解患兒出院后的身體康復情況,提供合理建議并及時調整護理方案,讓患兒家長真正滿意。
1.3 觀察指標 患兒出院前分別發(fā)放調查表,對患兒家長進行滿意度調查。統(tǒng)計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等。
1.4 評分標準 顯效:意識障礙、腦水腫及肌張力異常等各項癥狀體征均恢復正常;有效:意識障礙、腦水腫及肌張力異常等各項癥狀體征均改善;無效:意識障礙、腦水腫及肌張力異常等各項癥狀體征均無改善或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進行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例(%)
表1顯示,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0%,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表2顯示,觀察組新生兒1例發(fā)生肺炎,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均無智力異常的情況發(fā)生。
表3 兩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比較(d,±s)
表3 兩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比較(d,±s)
組別 例數(shù) 住院天數(shù)<0.05對照組觀察組t'值P 50 16±3 50 21±5 6.0634值
表3顯示,實施循證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的住院天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比較 例(%)
表4顯示,觀察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圍產(chǎn)期窒息,因此改善受損神經(jīng)元的代謝功能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主要治療途徑[3,4]。護理是綜合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相比其他科室,兒科護理工作繁瑣,護理人員應深刻認識護患關系的重要性,提高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護理的質量。
相比常規(guī)護理,循證護理以科學為基礎,通過查閱取證,制定最佳的護理方案[5,6]。循證護理充分依據(jù)每位患兒的特點,進一步尋求最佳的護理方案,最終提高護理效果。循證護理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可保證護理工作有序進行[6-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后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新生兒肺炎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均無智力異常的情況發(fā)生;患兒家長的滿意度為9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住院時間為(16±3)d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充分說明循證護理對于提高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的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控制病情的發(fā)展,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循證護理特別適用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能夠明顯提高護理水平,有利于患兒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陳連翠.循證護理實踐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24(3):351-352.
[2]李 巖.循證護理在肺切除術后預防嚴重并發(fā)癥的護理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1,32(18):3819-3820.
[3]吳 瑩.循證護理對預防骨科下肢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應用[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1,13(2):102-104.
[4]付建秋,陳曉旋.循證護理在兒科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5(34):210-211.
[5]張麗娜.循證護理在療養(yǎng)護理工作中的做法[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20(6):508.
[6]賈麗霞,王紅英,劉冬青.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臍血NSE變化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5):2073-2074.
[7]王玉琴,閆 芳,崔秀云,等.78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的護理[J].工企醫(yī)刊,2008,21(3):55-56.
[8]李 薇,楊秋麗.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免疫功能變化的臨床意義[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28(9):614-616.
2012-04-03)
(本文編輯 王亞芹)
225001 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生兒科
唐玲:女,本科,主管護師
10.3969/j.issn.1672-9676.2012.1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