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玉彬
(黑龍江省交通科學研究所)
采用總體平衡法驗算時應滿足式(1)要求(圖1)。
圖1 總體平衡法計算圖
式中:Pi為加筋體破裂模體及其上荷載作用下的水平滑力,kN,按下式計算
Sj為Ti與Fj中的較小者,kN;Qvi為垂直荷載,kN/m;Gi為加筋體破裂模體重力,kN/m;α為破裂面與墻面的夾角,°;Tj為被潛在破裂面所截割的第j層筋帶容許拉力,kN,按下式計算
Fj為被潛在破裂面所截割的第j層筋帶抗拔力(kN),按下式計算
σj為加筋體內(nèi)深度處的垂直應力(kPa),應按下列情況分別計算
式中:σmax為基礎(chǔ)底面地基最大壓應力,kPa;σmin為基礎(chǔ)底面地基最小壓應力,kPa;N為作用在基底的垂直合力,kN;M為作用在基底的彎矩,kN·m;L為加筋體底面寬度,m;K為地基土容許承載力提高系數(shù);[σ]為修正后地基土的容許承載力,kPa。
基底抗滑穩(wěn)定系數(shù)Kc按式(4)計算(圖2)
式中:∑N為豎向力總和,kN;∑T為水平力總和,kN;μ為基底摩擦系數(shù)。
抗傾覆穩(wěn)定系數(shù)按式(5)計算
式中:∑My為穩(wěn)定力系對加筋體墻趾的力矩,kN·m;∑M0為傾覆力系對加筋體墻趾的力矩,kN·m。
整體抗滑穩(wěn)定系數(shù)Ks可按下式計算(圖2)。
圖2 抗滑穩(wěn)定示意圖
圖3 整體抗滑穩(wěn)定計算示意圖
式中:C'i為第i土條的黏聚力,kPa;Xi為第i土條弧長,m;Wi為第i土條重力,kN;αi為第i土條滑動弧法線與垂直線的夾角,°;φi為第i土條滑動面處內(nèi)摩擦角,°;R為滑動圓弧半徑,m;Ehs為滑體地震力,kN;Hw為Ehs的力臂,m。
擋土墻設錯臺(圖4a)時,筋帶斷面與筋帶長度均可按不設錯臺(圖4)計算。
圖4 擋土墻斷面圖a)設錯臺;b)不設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