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美 ,熊興耀 ,2,胡新喜 ,2,劉明月 ,2
(1.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2.湖南省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 410128)
馬鈴薯是一年生茄科植物,其塊莖營養(yǎng)價值高,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1]。馬鈴薯是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發(fā)展中國家。據(jù)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達到16億,糧食總需求量為6.4億t[2]。因此,發(fā)展馬鈴薯產(chǎn)業(yè),將在解決中國糧食問題上發(fā)揮重大作用。但是,馬鈴薯在貯藏過程中易變綠、發(fā)芽,抑制馬鈴薯發(fā)芽的氯苯胺等化學試劑具有毒副作用。研究表明,變綠的馬鈴薯和芽中含有龍葵素,而龍葵素多食可導致中毒,是不容忽視的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問題。為提高安全意識和科學解決這些問題,從龍葵素類、結構、毒理及提取方法和檢測方法等方面對龍葵素進行了綜述,為今后龍葵素的研究提供參考。
龍葵素,是植物體內(nèi)所有糖苷生物堿的總稱(TGA),是植物為抵御動物、昆蟲和微生物等的侵害而合成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一般在植物的芽、嫩葉、花及未成熟的果實中含量比較高。糖苷生物堿是一種甾體皂苷,由疏水苷元(糖苷配基)和親水寡糖鏈組成,苷元部分由1個環(huán)戊烷多氫菲(非極性的甾體單元)和1個含氮雜環(huán)(氮核)連接而成。構成寡糖鏈的單糖有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鼠李糖,苷元與單糖通過氧糖苷鍵連接(表1)。目前,已發(fā)現(xiàn)100多種糖苷生物堿,大多存在于茄科和百合科植物中[3]。
龍葵素在植物的根、莖、葉中都能合成,但關于其合成途徑的報道很少,其可能遵循如下合成途徑[4]:乙酰輔酶A→甲羥戊酸(MVA)→菠菜烯(角鯊烯)→環(huán)阿屯醇→膽固醇→茄啶。該合成途徑的關鍵化合物是乙酰輔酶A,細胞的細胞質(zhì)和線粒體中都有乙酰輔酶A合成酶,細胞質(zhì)中的乙酰輔酶A合成酶直接活化進入細胞的乙酸,形成線粒體外的乙酰輔酶A;從葡萄糖或者長鏈脂肪酸等分解產(chǎn)生的乙酰輔酶A是通過線粒體內(nèi)的乙酰輔酶A合成酶催化產(chǎn)生的。因此,乙酰輔酶A可能是來源于糖酵解的終產(chǎn)物丙酮酸的氧化。龍葵素的代謝主要通過根系分泌完成,植物殘株分解和種子萌發(fā)等為輔。
表1 馬鈴薯野生種和栽培種的糖苷生物堿
研究發(fā)現(xiàn),龍葵素有抗腫瘤、強心健體、平喘鎮(zhèn)痛、保肝護肝、降壓抗炎及保護腎臟、胰臟等多種作用,但它也有很強的毒副作用,還可致畸、致突變[5]。番茄堿對30余種病原菌的有明顯的抗性,能抑制白色念球菌和皮膚蘚菌,殺死血吸蟲寄主釘螺;龍葵素中抗瘧作用依次為:a-卡茄堿>番茄堿>垂茄堿>a-茄堿。季宇彬等[6]研究表明,龍葵素對小鼠腫瘤細胞膜 K+,Na+,-ATPase 及 Mg2+,Ca2+,-ATPase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降低腫瘤細胞膜的通透性,使腫瘤細胞無法異常擴增,顯著延長了小鼠的生存時間。梁前進等[7]的研究進一步驗證了此結果。
龍葵素的致毒機理是抑制膽堿酯酶活性從而引起中毒,龍葵素的含量與品種特性、收獲時間、受損程度、儲藏條件等密切相關[8]。a-茄堿可干擾受試雄性小鼠的生精功能,75 mmol/L的α-茄堿即可對睪丸細胞產(chǎn)生毒性,細胞毒性隨著α-茄堿濃度增加而增強[9]。龍葵素含量0~10 mg/100g FW在食用安全范圍內(nèi);10~20 mg/100g FW食用時麻口,并帶有苦味;超過20 mg/100g FW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在生產(chǎn)中種植戶應選擇龍葵素含量低的品種進行栽培,并且在收獲時避免破損,采取合理的貯藏措施,消費者則應選擇沒發(fā)芽的馬鈴薯食用。
龍葵素具有一定的光、熱穩(wěn)定性,目前廣泛使用的提取方法有浸提法、回流提取法、索氏抽提法、超聲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5種(見表2)。
表2 龍葵素的提取方法
4.1.1 浸提法浸提法是最簡單、最原始的萃取方法。(1)用混合溶劑乙醇∶乙腈∶乙酸(5∶3∶2,V/V/V)浸提馬鈴薯鮮樣20 h,過濾,旋轉蒸發(fā),濃縮,離心,取上清液調(diào)pH,70℃保溫30 min,4℃靜置8 h,提取率在65%,重復性差[10]。(2)加5%乙酸攪拌浸提馬鈴薯樣品,過濾,用氨水調(diào)pH,用正丁醇萃取4次,將提取液蒸發(fā)至干,即得粗產(chǎn)品[11]。(3)用95%乙醇浸提黃果茄果實粗粉24 h,60℃旋轉濃縮,再用5%冰乙酸和1%氨水反復溶解、沉淀[12]。浸提法簡單易行且成本低,可是浸提時間很長且提取不完全。
4.1.2 回流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利用高溫回流達到萃取的效果。(1)用鹽酸(2 mol/L)-乙醇在 65℃溫度下提取龍葵樣品,過濾,濃縮,殘渣用0.5 mol/L的鹽酸溶解,氯仿萃取3次,濾液調(diào)pH至10.5,氯仿萃取 3 次,旋轉蒸干;(2)用鹽酸(2mol/L)-乙醇溶解,在100℃條件下水解,蒸餾去除乙醇,用氯仿萃取3次,酸水層調(diào)pH值至10.5,氯仿萃取3次,合并氯仿萃取液,旋轉蒸干得到澳洲茄胺?;亓魈崛》ㄌ崛÷屎芨?,但是過程冗長、繁瑣,耗時長。
4.1.3 索氏抽提法索氏抽提法主要是利用回流和虹吸的原理反復回流萃取。用乙醇/乙酸混合液(10∶3,V/V)提取馬鈴薯鮮樣,用磁力攪拌器攪拌15 min,放入索式脂肪抽提器中,在溫度55~65℃條件下水浴抽提16 h,濾液旋轉蒸發(fā)至浸膏狀,用5%的硫酸溶解,過濾,用氨水調(diào)節(jié)濾液pH值至11,離心,用1%氨水洗滌,干燥沉淀后即得粗產(chǎn)品[13]。索氏抽提法提取率比回流提取率高,過程也更加繁瑣,耗時更長,適宜提取熱穩(wěn)定性高的物質(zhì)。
4.1.4 超聲波提取法超聲波提取法利用超聲波在溶劑和樣品之前產(chǎn)生聲波空化作用,分散固體樣品,增大樣品與提取溶劑之間的接觸面積,加速目標物從固體樣品轉移到提取溶劑中。(1)用70%甲醇超聲波提取茄子,旋轉濃縮,調(diào)pH值至2.5,冷凍離心,上清液用乙醚萃取后調(diào)pH值至10.5,冷凍離心,用0.25%HCl溶解沉淀,調(diào)pH值至10.5,離心,甲醇溶解沉淀,回收率為97.97%;(2)優(yōu)化超聲波提取方法:最佳提取料液比為1∶10,提取溶劑為70%甲醇,超聲溫度為50℃,超聲時間為60 min,回收率為98.0%[14]。超聲提取率高,回收率高,提取時間短,設備簡單,逐漸替代回流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
4.1.5 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利用微波直接穿透非極性分子,被極性分子選擇性吸收的原理加熱樣品輔助提取。先用乙醇-冰乙酸微波輔助提取,然后索氏抽提16 h,過濾,濃縮,1%硫酸溶解,過濾。用濃氨水調(diào)節(jié)pH值10.5,4℃下靜置過夜,離心,沉淀用1%氨水沖洗至洗滌液澄清,取沉淀烘干即得粗產(chǎn)品。通過正交試驗得出最佳提取工藝:料液比為 10 g/200 mL,乙醇/冰乙酸 100∶10(V/V),在 540 W下提取6 min[15]。微波提取率高,提取過程復雜。目前利用微波提取的比較少,此方法還有待改進。
龍葵素呈弱堿性,在酸性條件下溶解成鹽,在堿性溶液中產(chǎn)生沉淀析出,這就是常說的“酸溶堿沉”,通常使用弱酸和有機溶劑提取龍葵素,常用的提取溶劑見表3,因溶劑種類的不同,又可將提取方法分為單溶劑法、雙溶劑法和混合溶劑法。
表3 龍葵素的提取溶劑
龍葵素的檢測方法包括滴定法、比色法、酶聯(lián)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液-質(zhì)聯(lián)用法等5種方法(表4)。
表4 龍葵素的檢測方法
這是最早的檢測龍葵素的方法,利用甲醇/氯仿雙溶劑法進行索氏抽提,得到的粗產(chǎn)品用無水甲醇溶解,用加了溴酚藍指示劑的10%苯酚甲醇溶液滴定[17]。該方法測定的是龍葵素的苷元部分,能定量所有的糖苷生物堿,使用的儀器和試劑成本低,檢測速度快,但是需要苷元標準品做標準曲線,且回收率低,可以進行簡單快速的定性,不適合定量。
比色法是通過測量有色物質(zhì)顏色深度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方法。儀器簡單、操作簡便、耗時短,但其精確度不高。比色法常用顯色劑有:甲醛/濃硫酸(Marquis試劑)、1%多聚甲醛/85%磷酸(Clarke試劑)、三氯化銻/濃鹽酸和溴百里酚蘭。影響比色法定量精確性的因素有:水相pH值、染料本身、有機溶劑、共存物等。比色法設備簡單、成本低,在龍葵素研究初期使用比較多。
酶聯(lián)免疫法是一種免疫測定技術,在有抗原或抗體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體的酶標記的基礎上,讓抗體與酶復合物結合,底物被酶催化生成有色物質(zhì),產(chǎn)物的量與待測物質(zhì)的量直接相關。用有96個微孔板的培養(yǎng)箱,在每個孔的表面固定化抗原,酶標記抗原或抗體,再測定抗原或抗體的濃度,Morgan MRA等將龍葵素抗血清分別稀釋1/20 000和1/3 000,將α-卡茄堿標準品添加到馬鈴薯勻漿中,測得的回收率是93%。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以液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分離方法,是利用待測物在兩相之間分配系數(shù)不同而進行分離的技術。用四氫呋喃∶水∶乙腈∶乙酸(50∶50∶20∶1,V/V/V/V)混合溶劑提取勻漿后的馬鈴薯鮮樣過濾,濾液離心,上清液加醋酸,超聲振蕩5 min,氨水調(diào)pH值至10.5,濃縮,調(diào)pH值,離心,蒸干沉淀,用2 mL硫酸溶解,過0.45μm的膜,以乙腈/磷酸二氫鉀(75∶25,V/V)為流動相,用 YWG-C18 不銹鋼柱為色譜柱,流速為0.7 mL/min,檢測波長為208 nm,進樣10μL,進行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回收率為91.5%,變異系數(shù)為3.84%[19]。HPLC法目前被廣泛采用,其分離純度高,分離效果很明顯。
液-質(zhì)聯(lián)用法是一種先通過液相色譜分離得到目標成分,再經(jīng)過質(zhì)譜將物質(zhì)離子化,按照離子的質(zhì)荷比分離,從而測量目標離子的離子譜峰的強度的分析方法。用液-質(zhì)聯(lián)用法可以檢測到微量的龍葵素,比如 α-solanine(m/z,868)檢測限為 3.8×10-7μg/L,α-chaconine(m/z,852)檢測限為 1.4×10-8μg/L[20]。液-質(zhì)聯(lián)用法是在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其靈敏度比高效液相色譜法高,適合測定龍葵素含量比較低的樣品。
由于一般情況下馬鈴薯塊莖中龍葵素含量比較低,應選用精確的檢測方法,因此目前最常用檢測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液-質(zhì)聯(lián)用法。
龍葵素在植物抵御病蟲害、抑制真菌、調(diào)節(jié)種群結構以及維系種群間協(xié)同進化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且龍葵素具有保健藥用價值。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分析化學的發(fā)展,龍葵素研究重點將在龍葵素結構組成、合成與代謝機理、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機制、藥理與毒理以及低龍葵素含量新品種選育等方面,并預期可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1]熊興耀,劉明月,何長征.馬鈴薯生產(chǎn)實用技術[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糧食問題[N].人民日報,1996-10-8(1).
[3]Lachman J,Hamouz K,Orsak M,et al.Potato glycoalkaloid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plant protection and human nutrition-review[J].Rostlinna Vyroba-UZPI,2001,4(47):181-191.
[4]Idit Ginzberg·Jamed G.Tokuhisa·Richard E.Veilleux.Potato Steroidal Glycoalkaloids:Biosynthesis and Genetic Manipulation[J].Potato Research,2009,(52):1-15.
[5]Crawford L,Myhr B.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toxic and mutagenic potential of steroidal alkaloids in transgenic mice.[J].Food Chem Toxicol,1995,33(3):191-194
[6]季宇彬,王宏亮,高世勇.龍葵堿對荷瘤小鼠腫瘤細胞膜唾液酸含量和封閉度的影響[J].中草藥,2005,369(1):79-81.
[7]梁前進,李翠妮,向 俊,等.北京外來入侵植物刺萼龍葵抑腫瘤 ATPase效應評估[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0,309(12):36-41.
[8]黃紅蘋,郭華春,王 瓊,等.云南馬鈴薯品種(系)塊莖中的龍葵素含量測定[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1,449(7):1512-1518.
[9]王秋平,郎 朗,季宇彬.龍葵堿對雄性小鼠睪丸毒性的初步研究[J].食品與藥品,2009,119(11):10-13.
[10]張 薇,熊興耀,李 霞.馬鈴薯中龍葵素的提取方法[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2(32):665-667.
[11]Sotelo A,Serrano B.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the glycoalkaloids a-solanine and a-chaconine in 12 commercial varieties of Mexican potato[J].J.Agric.Food Chem.,2009,(48):2472-2475.
[12]李 洲,程 溪,王春靜,等.黃果茄殺滅釘螺有效成分的分離提純及其效果觀察[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質(zhì),2005,23(4):206-208.
[13]蔣新宇,楊 輝,趙 宇.龍葵中甾體類生物總堿的含量測定[J].食品科學,2006,27(8):224-227.
[14]周寶利,李志文,丁昱文,等.茄子果實中α-茄堿提取方法的研究[J].園藝學報,2009,36(1):141-146.
[15]張 薇,文 雄,潘雙銀,等.微波輔助提取馬鈴薯龍葵素[J].園藝學報,2008,35(9):1393-1396.
[16]Angela Sotelo,Beatriz Serrano.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the glycoalkaloids a-solanine and a-chaconine in 12 commercial varieties of Mexican potato[J].J.Agric.Food Chem.,2009,(48):2472-2475.
[17]季彥林,王旺田,王 蒂,等.不同光質(zhì)對馬鈴薯塊莖糖苷生物堿積累的誘導[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10,26(1):40-45.
[18]Haddadin M SY,Humeid M A,Qaroot F A,et al.Effect of expo-sure to light on the solanine content of twovarieties of potato (Solamum tuberosum)popular in Jordan[J].Food Chemistry,2009,(73):205-208.
[19]王守蘭,朱 佳.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馬鈴薯中a-茄堿含量[J].食品科學,1999,(6):60-61.
[20]Distl M,Wink M.In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teroidal alkaloidsfrom wild tuber-bearing solanum species by HPLC and LC-ESI-MS[J].Potato Research,2009,(52):7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