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旻,郭孟甲,陳琳,格根哈斯(海南醫(yī)學院 圖書館,海口 571101);
袁惠蓉(海南大學 圖書館,海口 570228);
龍凈林(海南師范大學 圖書館,???571158);
倪德鈺(海南瓊州學院 圖書館,海南 三亞 572022);
劉夢平(海南大學三亞學院 圖書館,海南 三亞 572022);
鄭 磊,夏 玫,于挽平,李麗舒(海南醫(yī)學院 圖書館,???571101)
網絡時代的圖書館館藏是印刷型館藏和電子館藏并存的復合型圖書館館藏。在復合型圖書館館藏環(huán)境下,全面調研一個地區(qū)高校大學生文獻資源的利用情況,有利于從學生角度發(fā)現(xiàn)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利用情況和服務狀況與學生期望值之間的差距,使圖書館及時調整發(fā)展重心,確定急需改進的領域,從而使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和服務建設更具針對性,發(fā)揮最大的效益。本著這樣的思路,本項目在海南省各本科院校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大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的調查,以期通過調研在收集并分析大量調查事實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對海南省高校大學生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總體情況、需求特點、發(fā)展趨勢等作系統(tǒng)歸納與分析研究,旨在促進圖書館提升文獻保障能力,及時調整讀者工作的內容與形式,為從事讀者服務工作的館員從理論的高度和深度上審視并規(guī)范自己的服務行為,提高服務工作水平和質量提供必要的啟示,也為海南各高校圖書館根據(jù)讀者的需求不斷地及時調整館藏結構,建立一個多種媒體、多種形式并存,并具有有效利用價值的高質量館藏提供可靠的依據(jù)和事實的數(shù)據(jù)保障,更期望通過各館相互協(xié)調為建立一個能滿足全省高校圖書館讀者現(xiàn)實與潛在需求的合理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提供必備的研究參數(shù)。
截至2010年,海南省共有5所發(fā)展比較成熟的本科院校,分別是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海南醫(yī)學院、三亞學院、瓊州大學,現(xiàn)有教師3000余人、在校生5萬余人。根據(jù)現(xiàn)代社會調查方法,大型調查類樣本規(guī)模應控制在1000-3000樣本之間。如果允許的抽樣誤差在2%,置信度為95%,樣本規(guī)模應選擇1500以上最為合適。本項目采用混合抽樣法(即混合概率抽樣法和非概率抽樣法)獲得樣本,但以概率抽樣法為主。[1]先依據(jù)各院校學科專業(yè)性質進行分層選取抽樣,再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定額隨機抽樣。每個學校選擇樣本數(shù)不少于300??紤]到有效問卷會小于實際問卷,有效問卷規(guī)模不足時再采用判斷抽樣法實地偶遇抽樣。[1]研究對象范圍為海南普通高校本、??粕把芯可?,以本科生為主。資料收集方式以自填問卷調查法為主,輔以個案訪談方法。
問卷內容的質量高低對調查起決定作用。問卷由課題組在分析各高校學科特點、廣泛收集資料并進行資料研究和征訊本行業(yè)專家意見的基礎上設計。問卷內容包含個人特征信息,課外閱讀狀況,利用圖書館各種載體文獻和互聯(lián)網的狀況,利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式,以及對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總體評價等共33項,涵蓋了圖書館各項服務資源和大學生利用圖書館的各類問題。
調查于2010年3月至4月進行,共發(fā)放調查問卷l 500份,要求學生以無記名方式填寫,收回有效問卷1459份,回收率達97%,符合預期。各校課題組成員分別在本校圖書館實地偶遇抽樣發(fā)放欠缺的份數(shù),完成本校的300份問卷,共回收1500份問卷,達到100%。所有有效問卷采用Excel錄入并進行定量分析。
五所院校涵蓋海南省主要地區(qū),??谑袨槎唷D行哉紭颖究倲?shù)41.4%,女性占58.6%,男女性別比例符合各校男女生源比例。學歷層次比例分別為:本科生70.2%,??粕?6.5%,碩士生13.3%,以本科生為主,符合本科院校的結構情況。以年級統(tǒng)計,大一占總人數(shù)的23.5%,大二占28.7%,大三占26.5%,大四占19.3%,大五只有海南醫(yī)學院的3人(樣本較少,不作研究),年級覆蓋以大一至大四為主,分布合理,結果具有廣泛代表性,基本反映了海南本科高校大學生讀者利用圖書館文獻的狀況。被調查學生專業(yè)涉及各校主要院系,專業(yè)分布較為均勻,以各校重點專業(yè)為主,文理科比例符合五校的基本情況,比較均衡。
3.2.1 課外學習的場所及利用圖書館的頻率
在閱讀場所的選項中,大部分讀者將圖書館作為課外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占到了74.8%,其次是教室。從到館頻率看,每周兩次以上(含每天)到圖書館的讀者占到了總數(shù)的72.7%,而每天都到圖書館的也有27.3%,說明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優(yōu)雅的閱讀環(huán)境對學生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再細分析,發(fā)現(xiàn)本科生較??粕脱芯可金^頻率較高。進而對各年級學生利用圖書館的頻率做詳細的調研(見表1),發(fā)現(xiàn)利用情況較好的是大一和大四的學生,其次是大三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這和課程設置有很大的關系。大一課程較少,課余時間相對較多,大一學生對新環(huán)境還不夠熟悉,可去的地方有限,圖書館就成了首選,還有的學生在中學時候忙于應付高考無暇顧及自己某方面的閱讀愛好,這時對圖書館的依賴程度增加,利用率相對較高。大四要準備論文和實習,課程也相應減少,對圖書館的需求增加。大二課程比較繁重,即使利用圖書館也是以完成學業(yè)為主。大三學生分兩種情況,對于本科生而言,學業(yè)依然繁重,大部分同學會選擇到圖書館完成學業(yè)或準備試驗材料,對于??粕?,需要準備畢業(yè)前的學習材料,對圖書館的需求相對增加。
表1 利用圖書館的頻率
3.2.2 大學生利用圖書館的動機
調查得知,學生到圖書館借閱書刊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閱覽書刊、學習知識和到圖書館配合完成學業(yè)而上自習,進行學術研究的比例較低。這反映了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基本的專業(yè)知識、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是首先要考慮的,也進一步反映了我國的教育體制的一個側面,即使在大學也擺脫不了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疲于完成基本的課業(yè)要求,只有少部分學生定位于深層次的學術研究,這其中又以研究生為最,比例占到了63.8%,其次是本科生。本??粕幸膊环H僅為了完成畢業(yè)論文而進行學術研究的學生。在娛樂消遣方面??粕急壤^其他兩個學歷層次的學生多許多,這也反映了??茖W生對自己的學習生涯還缺乏合理的定位,需要圖書館適當?shù)囊龑А4蟛糠謱W生重視拓寬知識面,進行知識更新,所占比例較高,這比較符合當今信息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為具有必備的生存能力,這使他們在校學習期間能積極主動地利用課余時間廣泛涉獵,擴大知識面,努力提高自身素養(yǎng)。
3.3.1 大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的取向[2]
大學生課外獲取文獻的最佳途徑還是到圖書館借閱,尤其是本專科生,分別占到了81%和84.7%,說明大學生對圖書館有很強的依賴性。自己購買書刊資源比例本??粕^少,研究生相對多些,占到了37.9。在調查表中設計了一項:如果自己購買你會購買哪一類的書刊資源?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多集中在常用工具書、教學參考書和習題集。分析原因,目前書刊的價格較高,圖書館有很方便的借閱條件,沒必要自己再去購買,但是一些需要常常翻閱的工具書、借閱量較大不容易借到的參考書、熱門書,以及需要在書上涂寫的習題集之類的書刊資源,有條件的大學生常常自己購買。研究生常常因為在圖書館不能完全滿足自己某方面的專業(yè)需求而購買,且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學歷層次,另一種傾向是研究生常常上網查找電子版資源,比例達到了78.9%。
表2 利用圖書館的動機
大學生在借閱文獻資源的方式上,選擇到架上直接查找的本專科生分別達到了80.8%和75.8%,而利用書目檢索系統(tǒng)查找文獻的只有38.8和42.5%,選擇咨詢圖書館員的僅占11.2%,這種情況在低年級學生中尤為明顯。只有研究生選擇書目檢索和咨詢圖書館員的比例較高,分別達到了59.5%和71.2%。究其原因,① 圖書館全開架使大學生有了與圖書館零距離接觸的方便條件,學生們可以更直觀、更全面地了解館藏,因此對書目檢索系統(tǒng)的依賴性減弱。② 開架借閱帶來問題之一就是架上書刊較為混亂,如果圖書館員不能及時歸位,即使在檢索機上檢索到了所需圖書,也不一定能根據(jù)類號在架上找到。③ 學生對書目檢索系統(tǒng)不了解、沒有意識或不知道如何使用檢索機。④ 許多學生面對偌大的館藏無從下手,于是會選擇隨意瀏覽抽取的方式。⑤ 還有學生遇到困難不知道或不好意思咨詢圖書館員;還有的學生咨詢時沒有得到滿意答案或因圖書館員服務態(tài)度和質量的原因而放棄咨詢圖書館員。以上數(shù)據(jù)和原因表明,大部分大學生讀者利用文獻資源的方式多半還是采用簡單的架上直接查找的方式。這也折射出了圖書館開展培訓、咨詢和引導服務的主動性還很不夠。
大學生最常獲得文獻信息的載體資源以紙質資源為主。究其原因:①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學業(yè),而紙質圖書是一種成熟的定型出版物,對配合學校教學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期刊、報紙具有內容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等特點,是完成畢業(yè)論文或畢業(yè)設計的高年級學生的重要參考文獻源。② 紙質資源不受時間、地點和設備等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閱讀。③ 五校學生人數(shù)5萬余人,而圖書館擁有的多媒體設備顯然供不應求的。④ 即使是在高校,學生也不能無償利用圖書館多媒體設備,一部分經濟條件較差的同學就會被拒之門外。⑤ 有些學生電腦操作不熟練,計算機和網絡文獻檢索能力較差。由于以上這些因素的制約,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固守著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把紙質資源作為最重要的信息來源。研究生利用電子資源和網絡資源的比例比較高,其原因為:① 研究生因信息素養(yǎng)較高,獲得文獻資源的途徑和意識較本??粕鷱姡陨項l件也較好,大多自己擁有電腦。② 圖書館現(xiàn)存的研究生研究領域的紙質資源較電子資源相對缺乏。③ 獲取電子資源更快捷、方便,而且電子資源往往更因為反映了本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而為研究生所喜愛。
表3 利用圖書館資源的取向
3.3.2 大學生閱讀傾向分析
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讀者最常閱讀的文獻類別是專業(yè)類(含與專業(yè)有關系的教學參考書)、文學類和社科期刊,其次是語言類和計算機類,科普類和政治法律類的需求相對較少。究其原因,除了海南醫(yī)學院其他四校都屬于綜合類院校,專業(yè)側重各不相同,學生對本專業(yè)文獻以及相關學科的文獻會有很大的興趣。此外,由于學生畢業(yè)自主擇業(yè),學生為了適應社會需要會閱讀一些對創(chuàng)業(yè)有幫助的文獻和能提高自身素養(yǎng)等方面的文獻,這在高年級學生中體現(xiàn)的尤其明顯。
學術期刊由于所載信息時效性強、容量大,受到學生歡迎,尤其是高年級學生面臨著畢業(yè)論文的撰寫,有的專業(yè)有參與社會實踐的項目,有的學生還會進行學術研究,需要大量本專業(yè)學科領域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相關學科的知識。因此,對學術性較強的期刊和數(shù)據(jù)庫就有了較強的需求。教學參考書的需求隨著不同教學階段的發(fā)展而變化,中高年級學生的需求明顯要高于低年級學生,這與高年級的學生隨著學業(yè)程度的加深,專業(yè)方向逐漸明確有一定關系。研究生在學術期刊和數(shù)據(jù)庫方面的利用概率明顯高于其他學歷層次的學生,這和他們的學業(yè)規(guī)劃以及科學研究有很大的關系。
表4 大學生閱讀傾向
3.4.1 利用基本服務的總體情況分析
這一項共設計了館舍環(huán)境、開放時間、借還書服務、閱覽室服務、咨詢服務、借閱圖書數(shù)量及服務態(tài)度和技能等7項指標,分別用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和不知道幾項要求學生作答。從問卷分析情況看由于各校館舍條件相差較大,就館舍環(huán)境和閱覽室服務兩項各校滿意程度相差也較大,總體來說,比較滿意以上的比例較少,只占五??倲?shù)的31%和35%。相對而言,學生對借還書服務滿意率較高,占68.4%。所有項目中滿意率最低的是開放時間和借書數(shù)量,從讀者的具體意見和個別訪談得到的信息是大部分學生認為晚上下班過早,尤其到了學期末考試期間應該延長開放時間,在借書數(shù)量方面,希望數(shù)量多些就不用常去圖書館了,畢竟校園也是比較大的。還有29.4%的學生認為圖書館最急需改善的是圖書館員的服務態(tài)度和服務技能。
3.4.2 利用網絡服務的情況分析[3]
具體而言,利用網絡資源最好的是研究生群體,網頁瀏覽、中外文數(shù)據(jù)庫、查找資料分別占到了87.2%、82.9%和77.8%。本??粕欣幂^好的是網絡聊天、網頁瀏覽、隨書光盤與視頻教學和超星等電子圖書。利用最少的是資源共享平臺,資源共享平臺是海南省高校信息互享的一個資源平臺,提供資源共享、個性化知識服務。有國家科技圖書館文獻中心、開世覽文、CALIS保障系統(tǒng)、海南教育科研數(shù)字圖書館以及海南省醫(yī)藥衛(wèi)生文獻保障系統(tǒng)。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利用這一功能的卻寥寥無幾,這應值得圖書館員認真反思其中的癥結所在,是否宣傳到位?服務內容和工作人員的水平是否能滿足大學生專業(yè)學習的需要?
表5 圖書館網絡利用狀況
海南每個高校都開設了程度不等的信息素質教育系列課程,學生從進校門到畢業(yè),從理論上講,可以完整地掌握利用文獻信息的技能了。從調查數(shù)據(jù)看,大部分學生基本具備了使用圖書館海量信息網絡數(shù)據(jù)庫的意識,并且也具備了一定的使用技能,這也反映了圖書館用戶教育在提高大學生信息素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相當部分學生不懂得如何利用。尤其是對海南省高校間的資源共享平臺即使是研究生也才只有38.7%的學生利用。還有相當部分學生對圖書館其他各項基礎服務項目和技能缺乏認識。這些情況是對圖書館及其資源的極大浪費。隨機調查了小部分高年級學生,反饋的信息是到圖書館只是利用借閱等基本的服務,對于檢索課程,學生反映在低年級時因為沒有學分或學分少,不是專業(yè)課沒有重視,有的學校只是講座性質的,現(xiàn)在要寫論文了才發(fā)現(xiàn)不會用數(shù)據(jù)庫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因此,圖書館首先要做的是加強宣傳和培訓,引導學生科學利用圖書館,重視資源檢索技能的培訓,在原有一條龍培訓的基礎上,采用導讀、講座、座談會、游藝、短期培訓班等學生可以切實參與的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學生活動進行宣傳和培訓,讓圖書館真正起到為教學、科研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作用。
信息時代,媒體資源逐步成為趨勢,但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以及學校的條件,圖書館在資源建設方面仍需注重紙質資源的建設,以順應學校的教學任務,滿足大部分學生的文獻資源需求,緩解多媒體設備不足帶來的壓力,但同時應該考慮高校電子設備公共化,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便利地利用到媒體資源。酌情增加電子資源的館藏比重和資源的共享建設,更應該考慮整合免費的網絡化資源,以保證學校辦學需求和重點學科、專業(yè)的科研需求,構建合理的館藏結構。
每一階段的學生閱讀傾向往往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圖書館應利用各種手段作適當?shù)拈喿x引導,為低年級學生推薦文學性、知識性強的文獻資源,同時讓他們意識到大學生必須閱讀大量的專業(yè)參考書來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消化和理解。為高年級學生提供專業(yè)性和學術性較強的,能解決思想深層次問題的導讀書目,增加針對性較強的閱讀指導,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供各種不同載體形式的文獻資源,培養(yǎng)利用時效性強、內容新穎的電子資源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游刃有余地利用各類文獻資料。
學生獲取信息希望方便、快捷,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已大大改善了圖書館公眾服務設施,使圖書館簡化服務流程,縮短可獲得信息的周期,提高服務效率成為一種可能。面對學生利用圖書館存在的問題和信息需求,利用豐富的館藏為學生提供經過處理的、更加符合需求的深加工信息產品,從而縮短學生處理信息的時間,實現(xiàn)信息深層次服務。因此,提高館員綜合素質,強化館員服務能力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核心要素,只有這樣才能讓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和利用。
[1] 風笑天.現(xiàn)代社會調查方法[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50-81.
[2] 邵晉蓉,張文霞.研究生學科教育文獻資源需求與資源保障循證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8):67-68.
[3] 甄連花.高校圖書館數(shù)字信息資源的需求及利用調查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6):104-105.
[4] 周天旻.大學生文獻資源利用狀況實證分析——以海南醫(yī)學院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1(6):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