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與以汪精衛(wèi)為首的武漢國民政府,為繼續(xù)北伐,暫時從對抗走向妥協(xié)。之后,蔣介石為排擠同床異夢的汪精衛(wèi)集團,在黨政機關中對汪系的大部分人都摒棄不用。在此情況下,汪系內(nèi)的骨干顧孟余、陳公博等在1928年5月于上海成立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簡稱“改組派”),開始反蔣活動。
1929年3月,國民黨內(nèi)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前決定,大會代表由中央常務委員會圈定。14日,在“改組派”策動下,南京市國民黨黨員代表會議召開,會上提出“反獨裁、反圈定代表”的號召,聞訊而來的蔣系軍校學生及CC分子沖進了會場,雙方大打出手,以致多人受傷。此事件后,蔣介石對“改組派”恨之入骨,遂多方面進行殘酷鎮(zhèn)壓,“改組派”方面同樣也欲置蔣于死地而后快。
1929年冬季,鄂西綏靖主任張發(fā)奎和桂系聯(lián)合通電擁汪,要求蔣介石取消“三全大會”決議,并起兵向武漢進攻。南京的“改組派”也摩拳擦掌,準備在張發(fā)奎奪下武漢向長江下游進攻時,在南京暴動響應。
當時,除已經(jīng)把起事的臂章符號都做好之外,同時還計劃在“中央政治會議”開會時,由中央軍校的一個“改組派”航空教官駕駛教練機,投擲炸彈,炸毀中央黨部會議廳,把來開會的蔣介石等“中央要人”一舉炸死,造成首都混亂局面,以便取而代之。
有關人員已把中央黨部會議廳地點所在處畫了草圖交與飛機師,炸彈也已運到位,連轟炸的日期時間也定下了,事后飛機師逃脫的方法也布置妥當。但萬萬沒想到,就在起事的前一天晚上,老天突降大雪,飛機不能起飛,接著又傳來壞消息——張發(fā)奎軍事行動失敗。局勢急轉(zhuǎn)直下,“暴動計劃”只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