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愛
導入語是一堂課的開場白,是將學生由非學習狀態(tài)轉入本堂課學習的準備階段,是為了引導、啟發(fā)、激勵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所運用的語言。導入語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育機智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結合我自身教學的具體實例來談談常見的幾種導入方法。
一、歌曲導入法
在進入新課之前,可以放一段音樂,飽含深情地吟誦一首歌曲的歌詞,以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激發(fā)、感染學生的情緒,增強講課的感染力,提高聽課效果,能使學生快速地進入教學的氛圍之中。
二、設疑導入法
古代學者陳獻章說過:“疑者,覺悟之機也。”一個問題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他們思考,然后帶著疑問進入新課。這種方法一般是從文章的題目上做文章,分析標題含義,引起學習興趣。這種方法,開門見山,簡潔明快,三言兩語就直切正題。
三、圖片導入法
每冊語文課本前都有幾頁插圖,這些插圖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素材,活用這些素材可一舉多得。通過網(wǎng)絡資料可查詢到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以此導人新課,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渲染導入法
這是一種運用形象生動,情感激昂的語言開講,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氣氛,引發(fā)學生相應的情感,進而吸引學生的方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抒情性文章的教學。
五、故事導入法
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課堂上提出課本外的內容時,學生興趣很高。教師課堂中如能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以一些故事來導入課文,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實物演示導入法
實物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新課之前,出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實物,導入自然,利于理解。
當然,在新課導入語的設計上,除上述示例外,還有溫故知新導入法、銜接導入法、布障導入法、目的導入法、介紹背景導入法、概括敘述導入法等等。語文教學的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因此,導入語的設計也不能刻板單一,要強調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種導入語的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聯(lián),自然銜接。具體來說,一是力避落入俗套,給學生以新鮮感,造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二是不故弄玄虛,嘩眾取寵,給學生以實實在在的收獲。三是開宗明義,單刀直入,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
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一堂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湖南省龍山縣里耶民族中學416800)